浅谈农村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_陈敏

浅谈农村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_陈敏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中 535025

摘 要: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与情绪态度。学生对某一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学活动中原有的与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培养

一、课题核心概念及界定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可将之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学习的内部动机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等,它较为持久,且使学习者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状态。学习的外部动机则是由外界的诱因所决定的,它往往较为短暂,被这种学习动机所推动的学习活动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与情绪态度。学生对某一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的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学习兴趣大体上可以分为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两种。前者是由所学材料或学习活动——学习过程中本身直接引起的。后者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引起的。当一个人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或与自己的关系时,学习兴趣就随之产生。

本课题旨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研究如何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旨在改变初中生厌学现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长远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苦学为乐学。

二、现阶段农村初中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

现在的阶段,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感觉到学校读书没有意思,对学习没有兴趣,来学校就是为了打发时光,这也是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向学生问起“你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时,很多人回答“爸爸妈妈和家里人逼我来的。”“不读书在家也没事干,反正我还小就得来学校吗。”“人家来了我也只好来了。”“爸妈说了等我年龄大些就让我出门打工了。”等诸如此类的话。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到学校学习是无可奈何的,是被动的学习。

三、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1.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学习中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一般来说,问题应具备一定难度的。对学生来讲,所设置的问题既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而又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解决的,用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理论说,即这些问题必须是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小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趣味故事的叙述、利用教学内容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事实等方式来设置问题情境可以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培养成功感,增强学生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需要有赖于自信。近代教育家俞子夷说:“要有自信,一定要有过成功的体验,常常做错,常常受责、只有失败,永无成功,怎能自信呢?”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上很少取得成功,很少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乐趣。而且由于总是失败,得到的多是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冷遇,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取得一点成绩,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微小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为他们带来成功的体验和欢乐,这就有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转折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目的和个人的奋斗目标是重要的学习动机,他们就如同在江河中航行的帆船所需的灯塔一般。正确而又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巨大的力量,在困难、挫折面前永不畏缩。只有学生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与将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体会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自己的智力以及才能是未来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本领,才能确立积极的、向上的、强有力的学习动机,才能产生强烈的而又持久的学习热情。相反,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为读书是为了应付父母、教师的“差使”,上课是混日子,常常是学生学习被动、落后的主要原因。因此,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方面的教育,注重根据学科的性质、知识的特点、教学形式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目标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当然,教学活动总不能被“小目的”困扰着,必须同学生的大奋斗目标、未来的生存、社会的需要等联系起来,这样的教育才会持久深入,学生学习的热情才会始终不变。

4.转变教师角色,更新教学理念,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兴趣。

课堂教学过程事实上是师生情感交往的过程。在我国,由于几千年来受儒家思想影响所形成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造成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上是一种不平等的交往,学生对教师只有服从,教师所传授的一切,学生必须接受。由此形成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注入式教学模式。正是在这种缺乏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抑制,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长期以往,导致学生好奇心与创造性的减弱、主体积极参与意识的丧失。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新知识的获得不是光靠教师机械地传授,而应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以及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态度,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教师改变学生观,能不能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大量实践证明,一旦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敢于大胆提问、大胆置疑,课堂上就等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就会得到激发,学生乐学愿学的动机就会得到增强;更有利于转变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为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种师生关系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后的师生交流中也应该充分体现。

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主动地把自己置于学生的群体之中,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思维活动中,突出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充分地让学生去说、去做,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增强自信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提高,主动参与意识就会不断增强。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初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为我们课堂教学指引了方向,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不可能有效的。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功能角色等都必须进行彻底的转换、调整和更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对上述问题,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在农村初中教学中,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研究本课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学活动中原有的与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1-243。

[2]陈爱丽 关于农村初中生学习动机问题的调查及对策[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1),11。

[3]山课件 www.5YKj.com6.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

[4]罗乾忠 谈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5]魏凤玲 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分析与对策[J].成才之路,2011,(35),17。

[6]张德军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浅尝[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83。

[7]周蜀溪 郭英 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23-26。

论文作者:陈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浅谈农村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_陈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