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
□李 琨
(武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摘 要]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实现接续发展、迈向现代化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什么样的制度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个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与发展。不断解放思想实现实践创新引领制度创新,坚持党的领导、立足国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发展之路,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回顾总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创新与发展的历程,梳理制度发展的基本经验,展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十分必要。
[关键词]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发展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必然会有不同的特点。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适应具体环境、历史任务及时代变化的要求,先后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创新和发展。告别了旧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实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种制度优势在制度创新发展中正在转化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制度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获得了长远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成功实践的七十年。
一、实践创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引领
新中国成立前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人民设计规划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并积极谋划和引导,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条件。1948年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权组织形式做了详细的设计和规划,指出未来将建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工农联盟是中国国家和社会的基础,依据革命中的贡献和政治立场也明确了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在内的其他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这一基本原则在后来的宪法中得到了坚决的贯彻。七届二中全会之后,关于党与党外民主人士合作的构想日渐成熟,初步确定了多党合作的基本原则。新中国第一部起临时性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第一部正式宪法都对我国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以及其他具体制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制度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自主实践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自革命时期就形成的优良作风,是认识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根本方法,也是实现中国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破除对理论或模式的教条式理解和公式化崇拜,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作为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解放思想是要和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做法划清界限,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先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倡导下,全国上下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实现了拨乱反正。经过这次思想大解放,一些长期形成的“左倾”思想被极大地清理了,套在人们头上的一些条条框框开始瓦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思维被极大地释放出来,大大地推进了我国各项事业尤其是国民经济的空前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批判了“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与“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把制度建设与认清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党的十五大以后,在解放思想的指引下,突破了对计划与市场关系在认识上的局限,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p17-19)。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中发生了变化,由“必要补充”到“基本方针”,再明确为“基本经济制度”,进而强调“坚持和完善”。这是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中的理论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涵,制度创新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创新引发制度创新,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行为,是对习惯行为、传统观念的超越。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国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从我们面临的大发展大变革出发,才能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经济社会的新发展。解放思想的广阔路径是创造性实践,制度创新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从设立经济特区的逐步制度尝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勇敢创新,到基于党章的执政党制度建设和基于宪法的现代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等,都表明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鼓励人们勇于实践、敢试敢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人民群众是制度创新的主体,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要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中找到活水源头,挖掘人民群众的无限潜力,善于及时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反映到制度建设中,把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作为解放思想的永续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一轮制度建设,为了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改革经济体制,推动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需要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制度与改革政治体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与改革文化体制,确保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需要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管理制度与改革社会体制,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与改革生态体制。这一切的制度创新都是来自实践需要,都是对体制的除旧革新。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2]实践无止境,创新不停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历了改革开放重要实践,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永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在朝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的继续前进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会更加成熟。
二、自我革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
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党中央高举解放思想大旗,把握前进方向、谋划全局、协调各方、引领制定政策,对在实践中不合实际、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政策举措,及时修正调整,对于激发人民创造力、增进人民福祉的改革举措,不断总结完善向制度化、法治化推进。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高效益发展转变,中央提出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发展动力、发展结构、发展方式的瓶颈制约,打通提升质量效益的制度障碍。党的十九大做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安排,为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拓展制度空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直面权力和利益调整,全面聚焦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国家治理深刻变革。为有效应对改革开放的不同发展时期遇到的重大挑战、解决重大矛盾,中央先后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能够带领中国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敢于迎难而上、善于化危为机,具有驾驭复杂局面的智慧和能力,也能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开辟制度的创新发展。
制度建设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促成了中国制度的恢复性建设和修正性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恢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逐步开创并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颁布并修改了包括一系列涉及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通则和一系列单行民事法律、刑法和诉讼法,以及一批经济方面的、保障公民权利的、涉外方面的、行政管理方面在内的重要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开放发展的永续活力,迎来了富起来强起来的新局面。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日渐成熟的民主政治制度以及日益深入人心的市场经济改革,为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建设更高层次的国际化、开放型经济需要有科学而规范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是七十年制度探索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根本制度是事关社会主义性质的层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要在坚持和巩固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全面推进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建设和改革。随着改革向前推进,我国的制度建设在领域上也呈现出从经济和政治领域向其他领域延伸的趋势,制度建设涉及面逐渐扩大,形成了包括文化、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全方位、宽领域的制度探索。十八届三中全会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全面推进制度建设的内容和方向。“十三五”时期是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制度的关键时期,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明确了制度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为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试验和探索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把大批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土地承包制的成功经验被移植到乡镇企业,带来了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活跃了农贸市场、带动就业、创造财富。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得到了明确,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目的,引导、鼓励、支持、允许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尽可能快地增加了生产力总量”[4](p293)。建立什么样的产权制度以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不断提升经济体系综合竞争力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公有制经济在国家建设、国防安全、公共服务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基础;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在国家的鼓励、支持、引导下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进一步开拓制度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的角度提出制度全面革新的目标,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聚焦突出环境问题,优化国土开发布局,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区域流域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等长效机制,“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5](p10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清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项规定和做法,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更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制度的创新由经济领域逐渐转向社会、政治领域,党政制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管理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等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项领域基础性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不断满足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要求中制度建设大有可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不仅从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进行体制变革,而且为更好、更全面、更深入地融入全球参与不断进行制度的“弯道超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发展既要遵循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规律、又不封闭僵化,既学习和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成果、又勇于革新,“吸收别人好的东西,保持自己好的东西”。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提升制度效能、规范制度运行、转制度优势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优势,为全面深化改革构筑制度基础。
三、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3](p350)七十年的历史进程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不仅需要实践创新、与时俱进,还需要一个稳固的领导核心。
从广大人民群众中集智集才、汇聚起磅礴的力量是实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实践主体始终是人民群众,坚守“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实践的目的是与时俱进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多种需要,是现实人的发展与解放。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整个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体力量。从社会主义改造到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村民委员会的创建,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创新,充分显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
在防汛抗洪关键时刻,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亲临抗洪一线,慰问军民,视察灾情,召开座谈会,对抗洪救灾作出全面部署。河南、安徽、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工作组奔赴一线指挥抗洪抢险。沿淮各级党政领导按照防汛责任制迅速上岗到位,尽职尽责,在组织群众转移安置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确保了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吐故纳新是事物发展的本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我国实现了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发展,且不是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全面而深刻的自我革新。作为“制度”,有着共同的普遍意义上的评判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必须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二是这种制度的建立必须符合国家的实际,与人民的愿望一致;三是这种制度必须与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能够促进而不是束缚它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这三个标准的历史探索的产物。制度探索不是仅仅围绕着当时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展开,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制度的缺陷,还有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比较优势的目的。自我革新深刻地反映出制度背后的历史传统、文化基因的差异,也逐渐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放包容的特质。
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中国成功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长足发展,探索出中国式民主的新路。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就在考虑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与民主人士黄炎培对谈中他明确提出,摆脱历史周期律的支配方法是民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拨乱反正,他在反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他强调,由于一定时期内,我们以前对民主的认识不够,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制度也不完善,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今后发扬民主,造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目标。中国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结全社会智慧和意志,能够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平衡,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在于中国式的民主集中制度。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要对领导制度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1989年中共中央制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提出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合作、多党派参政。实现现代化要求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整合协调能力,由传统型政治体制和政治结构、行政管理手段和方法向适应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新型政治体制和结构转变,从而在政治上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而健康的发展提供保障。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言,要走出依赖政治动员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格局,代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以此来实现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015年中共中央对开展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做出全面部署,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形成了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着眼于提升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和能力,加强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靠搬来的“飞来峰”实现自己的发展,“怎样解决中国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的应有之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就在于立足本国实际坚持不懈地探索,扎根于本国实践、积极回应时代之问,只有这样才会在通往繁荣与发展的大道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宽阔。
四、立足国情: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
2000年11月,美国国会在水资源发展法中通过了大沼泽地综合修复计划。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环境修复工程,共有60个单项,计划30年完成。该计划的主要目标:一是增加自然生态的空间面积,改善栖息环境及其相应功能,增加原生态动植物种群的数量和多样性;二是增加区内工农业及城镇供水量,降低洪水灾害。修复计划有四项主要措施:
数形结合思想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数学美感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贯穿数学学习过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在数学学习的多个方面都有重要体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巧妙之处,让学生逐步接触、理解和运用这一数学思想方法。一方面教师要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呈现数学的图形之美,让学生在直观观察中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一步步掌握这一数学思想的运用条件和步骤,促使学生主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海面以下的冰山,融化得更快;露出海面的冰山,迎着海浪的那一面融化得更快。不同的融化速度使得冰山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不能一直稳稳地浮在海水中,它们随时有可能来个大翻转,触发可怕的海啸,损毁附近的船只。
五、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创新发展的价值取向
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中国坚持独立自主与开放搞活相结合,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积累经验,开辟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迈出了对外开放制度化的第一步。1988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之后不久,决定相继开放一批沿江、沿边、内陆和省会城市,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制度格局。1994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力地证明了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取得的成功。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市场在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是国家宏观调控,标志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了总体规划。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和国际经贸规则新变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2015年国务院印发《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如今,自贸区试验点由上海逐步扩大至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等地,自由贸易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政府监管的制度创新促进资源配置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现代市场体系不仅要有竞争,还应该有序、开放和统一,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经济法律制度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并且继续完善,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要逐步健全以确保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松绑”。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要主动适应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新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营商环境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制度型转变。未来,在党的领导下形成更具开放性、包容性、国际性的经济结构和体制机制是重要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上,即人民民主专政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权力。改革开放过程中国家立法和制定方针政策牢牢把握“依靠谁、为了谁”原则切实反映和维护民利,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基层自治制度,发展各类社会组织,不断推进就业、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体制制度改革创新,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中,将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标准和人民群众标准结合起来,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成果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富起来”根本保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凸显了民本思想,表明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路线。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又逐渐实现了七亿人口脱贫,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将“人民”和“责任”两个关键词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部门和地方政策分散、冲突和空白等问题中央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形成互补有效的政策体系,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中央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集中资源发挥制度优势突破核心技术、解决发展难题,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性。
按照以前的工艺要求,在运行中如发现变压器阀门破裂或者渗漏油,必须将变压器退出运行,把本体内的油放至需更换的阀门以下。如果是更换位于变压器底部的阀门,需放掉几乎全部油,再拆除组件(如风冷器、联管等)更换阀门。
六、结语
从社会主义制度初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从“摸着石头过河”,进入到总结实践经验、把握建设与发展规律,逐步实现制度规范化、发展现代化的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不断创新的要求:一方面,继续坚持和完善那些能够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符合人民发展需要的制度;另一方面,改革和调整制约社会发展以及不符合时代要求、违背人民利益的制度。进行制度创新的前提是科学合理认识当前中国制度自身优势,要从它确立和发展的特定历史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全面和具体地将制度优势与推动制度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民族复兴紧密结合起来,以制度创新发展所形成的新成就来巩固制度建设新格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建成富强明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中央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执政党等十五个方面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战略部署,其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从而为生产力的大解放和大发展提供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和定型必将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让全国人民得以共享中国发展的伟大成果。社会主义探索与发展是一场接力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在发展中不断修正完善、创新发展。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如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户籍、土地、金融等制度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是解决发展难题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1.
[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DOI编号] 10.14180/j.cnki.1004-0544.2019.11.006
[中图分类号] D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44(2019)11-0047-06
基金项目: 湖北省社科基金前期资助项目(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制度自信视域下大学生民主观培育与提升研究”(19ZD102);2019年武汉科技大学教研项目“高校思政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 李琨(1980—),女,甘肃兰州人,博士,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罗雨泽
标签:改革开放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创新发展论文;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