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股份制企业?_股东论文

如何规范股份制企业?_股东论文

如何规范股份合作企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份合作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河北省河间市从1990年开始试办股份合作企业。几年来,很快使以家庭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经历了从家庭工厂——合伙企业——股份合作企业——集团经营——特色发展的推进式变化,形成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二次浪潮,得到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河间市的突破分三个层次:一是对骨干企业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部实行股份合作制;二是对乡村集体企业运用股份合作制进行改革与规范;三是新办联营、合作企业都采用股份合作制。到1994年底,全市已发展股份合作企业4700个(其中具有一定规模和比较规范的1752个),占乡镇企业总数的20%,吸收股民28300户、股金3.6亿元,完成产值29.3亿元,实现利税4.04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总数的80%。乡镇企业总产值在1990年6.4 亿元的基础上,1994年达到36.6亿元,4年翻了两番半。1995年又完成产值70 亿元,并已涌现出10个产值上亿元的股份合作企业。河间市今后要按照“产权股份化,经营集团化,发展特色化”的要求,抓好股份合作企业的规范提高和系列配套工作。这里需要研究以下问题:

一、股份设置的多与少

企业创办时如何设置股份才能保持活力,河间市存有两种意见和做法。一种认为企业设置股东以少为好,防止股东多、股权均衡而产生头头多、思绪乱、难拍板等问题。但企业为了多集资势必又要招股。这样搞,利于股份向企业的中坚骨干分子集中倾斜,利于向能人倾斜,并把他们的命运与企业相连,促其发挥更大作用。另一种意见认为,股份企业的民主性不可违,不要怕多设股东,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全员股份合作制,走股份职工化的路子,以利调动全员积极性,齐心办好企业。实践证明,设股多与少,要依企业情况不同,择优自定,不可强求划一。这里关键是各企业,尤其是规模企业都要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董事会,并制定企业章程,走规范化道路。所有权、决策权和经营权三权要分设。董事会很关键,它必须要有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指导的绝对权威,厂长(经理)只能对董事会负责,避免徒有虚名。

二、产权界定

股份合作企业界定产权有三“难”:一是资产评估难;二是企业积累的权属划分难;三是国家扶持资金的产权归属难。河间市的办法是根据企业的资本来源情况,设立集体公股、企业股、职工股和社会股共四种股份。“集体公股”是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或间接投入所形成的股份。包括企业原始资产和积累,国家减免的税费或无偿支持投资等。这部分股份由乡镇经联社或村经济合作社持股,但不得抽回或转移,只能留在企业内滚动使用。对国家减免的税费划归集体公股,这是河间壮大乡村公共积累而实施的倾斜政策。同时还规定,国家减免税费形成的股份,只能留在企业内用于扩大再生产,不许转让或挪作别用。之所以称“集体公股”,是因为从理论上讲,集体股应包括乡村政府与乡民、村民这两大部分,但实际上,把红利分给广大集体成员是不现实的,而集体却要把它用于支农、文教、福利、公益等公共开支,否则,基层政权组织将难以运转。所以,这是一种狭义的“集体股”,只是乡村集体的公共股,是集体股的一部分,故称之为“集体公股”。“企业股”是指由企业的公共积累、折旧费和各种专项资金所形成的股份。股权归企业,由企业法人代表行使股权,股金分红收入归企业,用途是扩大再生产。设企业股的意义和作用很大,一是便于与合伙企业或私营企业区别;二是便于增强企业自负盈亏能力;三是利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四是利于增加企业积累,发展企业公共福利事业;五是利于稳定职工队伍,增强内聚力。“职工股”是指由企业创办发起人和社会个人在原始阶段投入资产(包括专项技术和公共关系)所形成的股份,股权归股东个人。这类股权承担风险大,享受权利也大,是企业资产构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股份。其特点是:股份在规定年限内不得退股,只分红,不保息,分红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且在企业破产时承担有限责任。“社会股”是指企业建成投产后,在经营中又吸收的资金及其他生产要素折款所形成的股份。这类股不能参加企业管理,不享受职工股的权益,但享受不担风险,负盈不负亏或保本保息等优惠,有助于增强企业对社会外来资金投入新股的吸引力。

三、对原集体企业的资产评估

我们的做法是把好评估人员、评估范围和评估方法这三关。由具有评估资格的财会审计机关派出财会人员会同主管部门和企业财会人员一起参加工作,最后写出评估报告,部门认证盖章。评估范围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力求科学实际,防止简单从事。评估中采用重置成本法而不用原值法,经常遇到的难题是负债、土地使用权和无形资产的评估问题。这些问题处理是否合适,能否使双方都接受,关系到企业改革的成败,必须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法。

对于负债的处理。企业负债经营本是普遍现象,但债权人和债务人却有不同看法。有贷款、周转金、单位和个人借款或购物后的欠款;债务人也不完全是企业本身,有的是私人借款转给企业;有的是别人贷款企业担保,有的是乡村集体借款投入企业等。针对以上情况,一要弄清企业法人的直接债务,二要对其他债务分清债务人。河间市的处理办法是:对企业的直接债务,企业改革为股份合作企业后仍作为新厂的债务对待;其他债务一般则折为股金投入,还债仍由原借款者负责。集体或个人借给企业的款、物也折为股金投入企业。这样,债权人就变成了股东,对双方都有利。

对土地使用权的处理。这实际上属无形资产,必须作价,不能无偿转给新企业。作价多少可根据国家规定、场地所处位置和企业负担能力协商确定,款额作为集体股金投入企业。

对专利权、商标、商誉、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计价和处理。一般以取得和维护该项资产所发生的实际支出来计算,有法定期限并按期摊销完的不再计价。对名牌产品的商誉价值,按超过同行业收益的能力来估算。

四、利润分配

河间市坚持了两条:一是必须按规定提留税后利润的15%作为不可分割的公共积累金,计入“企业股”,这是搞好企业的支撑点,也是股份合作制区别于合伙企业的最重要标志。二是实行“分光不吃净”的办法,把税后利润金额分光,划到股东名下,以解除疑虑。但划到名下的利润额不许全部提走。我们所掌握的各项比例是:除15%留作公共积累金外,要有50%用于扩大再生产,这部分资金要作为新增资产记入股东名下,视同股金,股金分红占25%左右; 集体福利和职工奖励基金占10%。这里的股金分红比例为什么要比上级规定的20%高出5 个百分点呢?其实际内涵是允许高出25%。因为企业的经营情况不一样,在分配上搞一刀切容易出现不合理,不合理时就影响企业发展。规范管理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通过测算再确定,既考虑企业发展,也照顾股东利益,灵活把握,以保持企业的生命力。

五、发展集体经济

河间市采取的办法是在自愿互利前提下,尽量以“参股”形式,为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在企业内注入一个新“生长点”。就是将企业所需的土地、水电设施和房屋等不搞一次性“卖死”,而是搞折股投入;对于企业应上缴的服务管理费、提留费等也折转为股金投入,参与日后的股金分红。对此,我们掌握的原则是:利于发展,量度而行,不与民争利,不急于求成,不搞变相平调和摊派,并且当集体股份增值到50%时就不再继续扩大,也不派董事长,因为在目前情况下搞纯而又纯的集体所有制和委派“企业官”,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六、“先放活、后规范”

这是从实际出发选择的发展路子。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承受能力也不一样,对市场经济不习惯,股份制没人搞过。所以,农民开始创办的股份合作企业多数都不那么规范。有的为了招股并照顾股东心态,采用了股金保值、保息分红、股息还参照略高于银行利息来规定等办法,有的实行“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甚至有的采用了定期还本留股或强行辞人收股等做法。总之是分配的随意性很大,难免给人以“非驴非马”的感觉。但从实际效果看,这些做法在创办企业和解决矛盾当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本来,搞股份合作制就是农民的自愿选择和创造,其包容性和兼容性很大。事实上,一些企业的不规范做法,是在特定企业、特定背景下产生的。农民之所以乐于接受,觉得合理,其内核是能及时解决矛盾,有效益,利发展,并不考虑符不符合国际惯例问题。因此,在建厂初期,还是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为妥。随着生产经营的进展,各种矛盾暴露出来,再着手规范化则顺理成章,皆大欢喜。在规范管理中,要特别注意因厂因情制宜,先热情支持,后引导规范,不去为某些权威理论作注脚,不乱加指责,不搞“刮风”和“一刀切”。

七、企业关闭、破产后公共积累的处置

股东多是个人,既然要由股东大会决定,就不能不分给个人。河间市的具体做法是在清户核资的基础上,先缴纳税款,归还贷款,再发放职工工资,清偿债务,退还股金,最后剩余资产按股份比例进行分配。这样规定和实施,相比之下,比上级规定宽松,也好操作。至于今后我国股份合作制的路子怎样走,还是要通过实践来创造,通过实践去选择!

标签:;  

如何规范股份制企业?_股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