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中药配合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论文_吕占伟,单延龙,候宇,张敏道,董继兴

探讨中医中药配合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论文_吕占伟,单延龙,候宇,张敏道,董继兴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接受中医中药结合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4年1月至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68例进行分析,回顾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微创手术结合中医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的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没有局部复发的情况,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 结论:微创手术结合中医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简便可行,有效率高,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外观影响不大

【关键词】静脉曲张;微创手术;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062-02

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常见疾病,该疾病的发生是因为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血液在下肢积聚,长期如此导致了静脉瓣膜受到过高压力而损坏。传统治疗是使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切口较多,患者下肢会有血肿和出血情况,术后恢复速度慢,比较痛苦,为了避免这一缺陷,我院使用了微创手术治疗(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结合侧支血管电凝)结合中医药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6月选取了68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来分析研究,使用微创手术结合中医药治疗,共有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6例,有28例并发足靴区溃疡,6例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2例术前小腿以下活动后有轻度肿胀症状,使用彩超和深静脉造影诊断确诊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1.2 治疗方法?

1.2.1术前特殊准备 (1)术前为患者提供抗生素治疗持续1到2天;(2)患者站立和行走让静脉扩张到最大程度,站立状态用记号笔勾画静脉行走线路。

1.2.2手术过程? 例如进行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时,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当麻醉生效后,让患者仰卧,在起患侧内踝上进行1厘米左右的切口,将大隐静脉主干末端曝露,进行远端结扎。剥脱器置入大隐静脉主干上行,皮下触及剥脱器头端后进行3厘米的切口,将卵圆窝区大隐静脉主干及属支曝露出来。结扎大隐静脉各属支,缝合内踝切口,消毒并进行加压包扎。对于大隐静脉主干以外有迂曲扩张的静脉团块者可取多处0.5~1cm点式切口将浅静脉分段切除或做3cm左右弧形切口整块剥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患者的曲张情况较为轻微,但是存在明显的扩张,我们使用16号套管针为患者进行穿刺,整个过程将套管针留置在静脉内,导入电极,在进行电凝的同时将套管针退出,将静脉压迫进行电凝,让静脉闭塞。于套管针针尖离穿刺点1厘米时停止,避免将患者的皮肤灼伤。在电凝的同时,使用手指按压血管,将血液排空。?

1.2.3中医药配合治疗?

(1)中医药热敷?

【组成】白藓皮30g、马齿苋30g、大黄10g、栀子10g、苦 参20g、紫草10g、冰片10g、僵蚕10g、苍术15g、蜈蚣 5条,木鳖子10g、黄柏15g。?

【用法】将上药用纱布包扎好,加水煎煮后,过滤去渣,趁热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1小时。创口处熏洗后再常规换药。?

(2)中医药饮剂?

【组成】生地20g、黄芪15g、当归15g、茵陈30g,赤小豆12g,炒薏仁24g,泽泻9g,炒苍术9g,炒黄柏9g,苦参12g,防己9g,佩兰9g,木通9g,白蔻9g,生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结果?

全部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单肢手术耗时30至90分钟,术后结合中医药进行治疗,患者平均住院7天。术后肢体曲张浅静脉完全去除,无曲张静脉残留。术后使用中医药治疗,3周内基本愈合。使用电凝浅静脉出现的局部硬块,术后4周内消失。有1例被电灼伤皮肤,使用中医药热敷两周愈合。患者的大腿无明显疤痕,外观良好。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3.讨论?

下肢浅静脉曲张属于中医领域的“筋瘤”范畴疾病,《外科正宗》所述“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正是本病。中医理论中,筋脉薄弱,久立久行和过度劳累导致了筋脉受损,经脉不合,气血不畅,阻滞脉络。长期而形成了交错盘曲似瘤体之状。远行、劳累、淋雨、受寒、脉络受阻而导致疾病爆发。淤久不散,化生湿热,流注于下肢经络,复因搔抓、虫咬等诱发,则腐溃成疮,日久难收敛。?

以往采取的主要治疗方式就是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将曲张静脉剥除,该治疗方式的缺点比较多,比如,逆静脉瓣膜方向置入剥脱器很难一次通过各瓣膜到达内踝,分段抽剥会有许多的切口,患者的腿部外观受到影响,有较多的疤痕、多次抽剥让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比较大,术后很容易有皮下淤血。不能够很好的处理广泛的非主干曲张静脉,患者恢复的周期比较长,治疗过程比较痛苦,为了避免这些不足,对传统的抽剥静脉主干进行了改良,结合电凝闭合曲张侧枝血管的方式,结合中医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和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较,我院的中医药治疗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治疗费用较低。对于下肢浅静脉曲张治疗效果优秀,对伴有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KistnerⅢ~Ⅳ级)的下肢静脉曲张效果也比较理想。

总而言之,此次研究的下肢浅静脉曲张使用微创手术和中医药结合治疗方式可行,效果好,并发症少,外观良好,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许文才.中医内外并治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体会[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6):528.?

[2]王翠莲,石桂珍,赵美清.血栓性静脉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内蒙古中医药,2008,(1):59 .?

[3]孔祥荣.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静脉炎36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7):109.

论文作者:吕占伟,单延龙,候宇,张敏道,董继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  ;  ;  ;  ;  ;  ;  ;  

探讨中医中药配合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论文_吕占伟,单延龙,候宇,张敏道,董继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