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电网的安全运行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在电网的运行中电力信息技术逐渐发挥其重大作用和重大职能,这就意味着电网的管理控制越来越普遍,涵盖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因此,要想更好安全有效地发展,就要求电力企业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使用我国的设施和获得政府的相关扶持,加强使用信息技术,充分合理使用网络技术,使我国企业可以快速融合到电网信息系统中来。
关键词:电力信息技术;电网运行;应用分析
引言
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保证电网运行安全和管理效率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认清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强化对电力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改善,规范网络操作,创新管理机制,促进电网运行的可持续发展。
1 电力信息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
1.1 分层式
这种呈现为树型结构的电力信息化系统分为设备层、单元层以及变电站、发电站层三种不同层次,在管理时分等级进行。第一层为变电站、发电站层,主要是对来自不同单元层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软件处理和管理;中间层为单元层,主要是对包含了若干设备的工作单元通过局域网实现管理;第三层为设备层,主要是管理和维护单独硬件设备。通过分层式电力信息化方式,能够实现对软件的完全控制和对硬件的全面管理,使系统的复杂度得到简化,不会将沉重的压力带给主机。不过系统信息会因较多的步骤而产生失真,显现出一定的延迟性。
1.2分布式
该结构主要是通过多台计算机完成对发电站、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配,在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以及计算等处理以后,再把数据和信息提供给主机进行深度处理。该方式不但有利于功能维护和系统扩展,使其他模块的运行不会受到局部故障的影响,而且具有较低的硬件投入成本,能够使主机造成的压力有所减轻,防止数据过于冗余。但该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机器处理能力的不同,数据的处理和传输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会有混乱或差错的状况出现。另外原始数据并没有储存在主机里,很难纠正出现的差错。
1.3集中式
集中式主要是指将一个中央处理器设置在系统中,将变电站获取的模拟量、开关量以及数字量等信息通过处理器进行集中计算和处理,从而实现对自动化设备的微机监控和保护。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实时性相对较强,便于统一管理采集的信息以及相关的设备。不过它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这种方式要求主机具有较强的储存能力和较高的计算能力,过于集中的数据结构将较大压力传递给中央处理器,使中央处理器的负担明显增加,进一步提升了对硬件的投入要求。
2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力信息技术被应用在电网调度中,创建一个信息化系统,使用传输电路把收集到的数据和信号传送到电力调度中心,进而通过计算机分析与处理数据信号,让调度员清晰知道供电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下面从现状和前景两个方面来介绍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调度方面的应用现状
首先,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科研水平也取得重大的飞跃,我国不仅研发出很多高品质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与自动化调度系统,这些系统还被成功运用到全国的电网调度中心,为我国电网调度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与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也正被大家所熟知,正在逐渐被应用到电网调度中来。其次,由于电网调度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就要求建立起相应的设施和平台,因此,创建一个全国性的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势在必行。通过建立这个数据网络可以使得其被广泛应用,更加方便地进行管理和传送数据,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石。
2.2 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调度方面的应用前景
实现智能调度,是电力信息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它凭借着使用集成调度数据和运用多种高端技术来分析和整理,从而知道目前电网系统的实时运作情况,进而自动检测系统运行、优化调度方法、运营电力市场、控制电能质量、消除事故隐患、及时做出预警、快速处理事故,进而形成最合理的管理方案。通过智能调度的运用,不仅可以做到对故障防患于未然,还能够使得调度人员的掌控能力得以加强,进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和提高网络运行的效率,从而使得电网可以高效安全运行下去。
3电力信息技术在管理上的应用
将电力信息技术应用在对数据信息的管理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它能将收集的数据进行规范,使其形成统一的格式,保证分局与分局、部门与部门信息交流的通畅;其次,由于该技术中融入了互联网技术,所以使得各阶段的管理者能够实现对电网、线路的实时监控和操作,解决了部门和企业信息交流的不通畅问题,实现了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不仅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提升了,而且失真问题和成本浪费问题都有所缓解,切实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能。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电网管理中,其对系统建立和完善方面的资金要求并不高,但是取得的效果确实十分显著的。当然,互联网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漏洞,只要保证监控并修复漏洞,便可以将其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不会对电网运行造成影响。
从电网分布的位置来看,由于其分散度比较高,并且电路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此时再采用统一的集中管理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如何在这种条件下实现有效的分片式管理,成为广大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基于电力信息技术建立的电网地理信息系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求其不仅能实现对现场数据的分析处理,同时还能保证传递到管理人员手中的信息数据的安全。在全面推进城市化建设的今天,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逐渐扩大的电网规模,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努力挖掘电力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结束语
随着电力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在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关电网部门要对我国的政策以及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进行充分利用,不断强化电网运行中的电力信息技术的运用。正确运用网络技术,将电力信息技术尽早纳入到电网信息系统中,从而确保电网运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育初.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5:16.
[2]王潇.电力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01:229+231.
[3]周国庆,付明军.刍议信息管理技术在电力变电运行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学,2016,03:78-79.
[4]任健.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6,06:128.
[5]夏丽琴.电力工程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183.
论文作者:郭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电网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数据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