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道德认识差异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差异论文,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人们的道德认识如果与社会集体的行为准则相背离,就产生了道德认识差异。当今中学生中存在的道德认识差异,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对中学生道德认识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消除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学生道德认识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历史的、社会的、学生自身主观的、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四个方面。为消除中学生道德认识差异,学校道德教育要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应从实际出发,应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免疫力,应做到入情入理,还要做到多方配合,道德教育与评价一致。
关键词:中学生 道德认识 差异 原因 消除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是使他们具备立身处世之本,而且也为我们民族自强提供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党中央把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到战略高度,我们如何适应中央提出的要求,这是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一大课题,而当今中学生中存在的道德认识差异,则是道德教育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正确的道德认识在良好道德形成中的作用
优良的道德品质,是通过其正确的道德上的知、情、意、念、行五方面的完整统一表现出来的。“知”即认识,从伦理学上讲,就是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主要指对于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的形成、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和道德感情的陶冶。浅显地说,道德认识主要是指关于是非、善恶、好坏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产生道德感情,并有助于指导道德行动。因此,正确的道德认识是形成良好道德的先决条件。
人们的道德认识必须符合社会集体的行为准则,如果与此相违背,就产生了道德认识差异。“差异”从哲学角度讲,是指事物的矛盾还没有激化的一种状态或表现形式。毛泽东同志说:“世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①]
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②],并使这些内容在社会各个领域,在人们的社会行为中体现出来。社会主义道德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道德发展的新境界,它必然要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道德传统,摒弃各种陈旧腐朽的道德思想,形成社会主义社会新型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使之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指导下向人类最高道德境界——共产主义道德发展。因此,社会主义道德认识,就应以此为准则。但是现在一些中学生的道德认识却常与此相差异。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中学生道德认识差异形成的原因
中学生道德认识差异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历史的原因。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道德观念,对于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来说,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社会主义制度早已确立和巩固,但几千年来的封建道德思想,以及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甚至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奴化思想,仍然可以在今天人们的道德观念中存在,并影响中学生的道德认识。过去我们在道德教育中确实有不少成果,但同时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往往忽视了历史继承性和社会现实性,一方面对于我们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批判、否定的多,肯定、弘扬的少;另一方面又超越社会发展现实水平,把共产主义道德的理想目标作为社会主义时期的普遍现实要求,致使道德建设中强调的“先破后立”,变成破多立少。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在所谓批封资修的口号下,把我们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中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东西进行了强制性的否定,而让一些应该扫除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蔓延,从而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道德标准的颠倒。
第二,社会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活巨大变化,人们思想空前活跃。市场经济在激发人们意识更新的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消极作用,从西方渗入的价值观念,商品浪潮泛起的社会沉渣,都会影响到人们思想道德领域,从而造成一些社会道德认识水平不高,道德评价与我们社会制度相背离的现象。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道德教育与社会上有些人所作的道德评价之间形成对抗。例如,学生采取与学校接受的正面道德规范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时,往往得到社会上某些人甚至是家长的否定的评价。道德品质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社会评价加以提倡,这种学校教育与某种情况下的社会道德评价的反差,无疑对中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产生抑制效应。
第三,中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一方面是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他们易于产生道德认识差异。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意识是有年龄特征的。中学生处于从少年期走向青年期的人生特殊阶段,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总喜欢表现出对周围事物的质疑态度,这在改革开放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更新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一般不囿于已知的结论,甚至对被确认为正确的东西也不肯相信。因此,往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某些道德要求,他们并不一定接受,甚至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与学生道德认识上的分歧。另一方面,他们毕竟思想不成熟,知识、阅历有限,缺乏自我克制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批判也往往是盲目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一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产生反感,但又由于对问题缺乏深刻认识辨别不清而容易受到感染。由于我国目前法制在某些情况下还缺乏其应有的力度,因此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存在,黄色文化的传播,升学和就业中的不平等竞争,不道德行为的得逞等,都可以使中学生带着求异的心理来看待社会道德问题。
第四,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原因。从学校来说,教育的内容、方法、条件等方面,在相当程度上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道德教育的要求,因而势必存在脱离实际的现象。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往往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学校则以考分高低作为评价学生一切的依据,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一俊遮百丑”,一些学生道德观念淡薄,缺乏对理想的追求。
从家庭教育来说,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文化大革命”耽误了一代人,从而使中华民族历来尊家训、重家风这一伦理思想中的积极内容在不少家庭中成为空白。有的学生家庭难以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思想传授,对子女道德认识问题的教育或者尚未引起注意,重养轻教,养而不教;或者教育不甚得法,方法简单,宽严失度;或者言传身教差,起点过低,甚至缺乏正确的道德标准。这些都可以使中学生产生不良的道德认识差异。
三、消除中学生道德认识差异的办法
消除中学生道德认识差异,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中间,学校起着重要的作用,只要作出不断努力,可以使学生道德认识差异得到克服。
其一,学校道德教育要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人们的观念也处在更新阶段。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正视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要引导学生面向实际,牢固树立实践观点,热情帮助学生提供道道践行的机会,并使之在正确的道德评价中巩固和迁移在学校接受的道德规范。同时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取正反两方面的反馈信息,并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及时调整教育方法,正确强化正面的道德观念。
其二,学校道德教育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提高中学生道德认识水平,首先是符合学生实际,既要根据中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着眼于他们普遍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采取能被他们接受的方法,又要注意共性之中有个性,根据学生家庭环境、文化素养、性格特征、思想水平、行为习惯等差别所形成的不同认识层次,注意在普遍教育中加强个别教育。其次是要符合社会实际,即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特征,向学生实事求是地提出道德认识的要求,使道德教育建立在社会现实基础上,当然,由于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战略眼光出发,教育的起点和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高度。
其三,要努力提高学生自身思想保健能力,在增强学生的识别力、免疫力和抵制力上下功夫。所谓识别力,就是要使学生在鱼龙混杂的情况下,能够辨真伪、明善恶、分美丑,不为迷雾所惑。所谓免疫力,就是要在错误思想观念面前不为所动。所谓抵制力,就是不仅能“洁身自好”,且能“兼施于人”,坚持原则,扶正祛邪。中学生有这三方面的观察识别事物基本功,就具备了立身处世、健康成长的条件。在加强学生自身思想保健上下功夫,可减少道德认识差异的产生,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提高“三力”,必须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会科学思维方法。
其四,要深入人脑。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他律过程,需要进行灌输,要深入人脑。入情入理,才能入脑。所谓入情,一是情况真实,即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能回避社会现实问题,客观地承认我国现时期所存在的一些非社会主义因素,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既讲箭是直的,也讲弓是弯的,讲直的理直气壮,讲弯的恰如其分。二是真情实感,即情感教育,以情感人。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③]要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沟通彼此之间的思想,使学生在情感交流和共鸣中潜移默化。所谓入理,一是说理,摆事实讲道理,利用理论的力量去征服和打动人心;二是理解,这是窥探学生心灵的窗口,沟通彼此思想的桥梁。理解的正确与否制约着教育的实效。在师生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相互信任,避免道德认识分歧,从而共同提高教育效果。
其五,要多方面配合,相互协调,做到道德教育一致、道德要求一致、道德评价一致。对于中学生道德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各方面协调配合,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增强教育效果。首先是校内外配合。六中全会决议提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这种配合必须得到社会重视,学校在这方面可以起协调的作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与社会有关方面配合,密切与家庭的联系。其次是校内各方面的配合。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共青团等方面互通情报,步调一致,管教结合,强化他律手段,使之逐步走向自律。
总之,中学生道德认识差异,有其产生的原因,也有克服的多种方法。但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道德认识上要求学生不存在一点差异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辩证法。学校只能通过多方努力,引导学生道德认识向好的方面转化。形成中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就是这一艰巨工作的全部内容。
收稿日期:1997年4月15日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横排本,第282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11条。
③《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