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产品论文,农业发展论文,加入世贸组织论文,对策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入世”对我国农业今后发展影响的综合分析
加入世贸组织将对我国农业今后发展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可高度概括为:短期冲击、调整的压力和新的发展动力。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农业基本上处于与国际市场隔绝的状态。在高关税和农业保护政策的精心呵护下,我国农产品价格和供求渠道长期游离于国际市场之外。由于缺乏外来的竞争压力和与之相应的发展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极其低下。长期以来,由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的城乡之间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主要靠封闭环境下农产品价格的不断提高来弥补。随着《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正式签署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这种与世界农产品市场基本隔绝的状态将被逐步打破,“入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已初露端倪,这种影响的综合效应将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传统的农业保护理论、保护政策和保护做法将面临调整和修正的压力;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将分步大幅下调,受其影响,以小麦、玉米、大米等为代表的大宗农产品由于其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将出现种植规模的锐减,甚至部分退出该类产品的竞争领域;国际优质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将对我国部分低品质农产品构成较大冲击,将迫使和诱导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发生重大转移;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与国际接轨后,由于在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成本上存在巨大差异,将通过资源禀赋和比较利益的原则,对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转换、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对农业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构成很大压力。
“入世”对我国农业的冲击将迫使我们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需求和比较优势的角度重新考虑我国农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今后演进的取向,将为我国农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二、关于“入世”应对措施中几个有争议问题的探讨
1.以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结构调整问题。
在国际交换中,以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生产要想取得比较优势,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人均土地资源优势和现代化的规模经营,而这是目前我国所不具备的。尤其对粮食按保护价格敞开收购,以及落后的储存手段和高昂的储存费用,使我国每年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对粮食安全性问题以及以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结构调整问题,本文想提出以下见解:
(1)粮食是多品种,且各品种间可替代或可调剂的商品,在安全性方面,对政治和自然风险的抵抗力比单一品种和不可替代商品要强得多。在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形势下,粮食已不再是少数发达国家对外实行战略控制的主要手段。从世界粮食生产的总趋势看,粮食生产供大于求,90年代以来,没发生过重大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发达国家为遏制粮价下跌,实施总量控制的农业政策,使世界粮食生产总量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综合以上分析,对具有广袤土地资源,粮食已能基本自给且丰年有余的我国而言,粮食储备率可以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用“广积粮”的策略来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政治经济局面的观念已经陈旧;(2)“以保护价格敞开收购”的做法既不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又会给农民在粮食需求信息上产生误导,“种其它有风险,种粮食国家包收”已成为广大农民根深蒂固的想法,这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生产的供过于求。近十年来,世界粮食价格在波动中不断下降,1998年粮价下降到9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而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在过去的10年里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上升。按照这种发展趋势,保护价格终将超过国家财政承受能力而被迫放弃;(3)通过国有粮食购销体系顺价销售是一种理想化的流通体制,但由于受国际粮价、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城乡之间实际存在的各种流通渠道和营销方式的影响,这种理想化的模式很难取得预期成效;(4)对粮食采取垄断经营和补贴经营养活国有粮食购销体系会增加巨额的粮食储备和流通费用,加大粮食成本,影响后续的食品加工业。就象我们以前对棉花的价格和进口进行干预一样,初衷是保护农民利益,最终由于棉价影响成本,使纺织工业在国内沦为严重亏损的最困难行业,在国际上竞争不过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纺织品,最后不得不逐步放弃对棉价的干预。这个教训在粮食问题上值得借鉴。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凡价格放开早的产品,如蔬菜、水果、水产、花卉等都具有较强的市场活力,凡价格开放晚的商品,如粮食、棉花等,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均较差。这方面的教训值得我们反思。
从发挥比较优势的角度分析,要对以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最主要的依据是土地资源与劳动力的比例关系。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0.094公倾,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3%。因此,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只能是使主要农产品生产由资源(土地)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转换。要充分利用自由贸易环境下的进口渠道,进一步扩大适宜大规模、现代化作业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进口,同时转向劳动密集度高、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作物生产,尤其要大力发展以精、稀、优、特、偏为主要特征的高品位农产品和特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并通过精细化加工,充分提高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度,主动迎合以营养保健、无污染为特点的新的消费需求。农产品的增值潜力很大,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增值为初级农产品本身价值的5倍以上。要引导我国农业发展由过去以粮为主的外延扩张逐步转向以经济作物为主、以深加工为主的内涵式扩张,由单纯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
2.关于劳动力价廉的比较优势分析。
在国际贸易中,我们通常认为我国具有劳动力价廉的比较优势。劳动力不同于普通生产要素,对劳动力价廉的比较优势应怎样看待,以及能否把劳动力价廉作为我国今后农产品参与国际交换的基础,我想指出以下几点:
(1)劳动力价廉的优势是以牺牲劳动者的自身利益——收入为代价的。
(2)劳动力价廉的优势不能简单建立在不同国家之间劳动者报酬高低的比较上,而应与劳动生产率相联系,低收入但效率更低的劳动力依然十分昂贵。
(3)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价廉的优势远不能与劳动力素质差异所形成的劳动生产率优势相抗衡。
因此,“入世”后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不能简单定位于劳动力价廉,而应定位于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劳动力整体素质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面提高的情况下,更应注重通过少数高科技人员与劳动力群体优势互补的组合效应,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整体优势。在具体操作上,可采取将农业科研机构转制为农业科技企业等方式,以实现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广和运用;同时,国家要建立能够不断向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最新成就果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及能跟踪世界最新农业科技发展动态的技术引进体系。这应是今后国家财力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切入点和着力点。
3.“入世”后农产品进口关税大幅下调后的影响和对策。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将对农产品进口关税进行分步大幅下调。这就意味着我国农产品市场将逐步融入世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的价格及与之相关的农民收入的决定机制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此宏观经济背景下,如果农村经济结构不作相应调整,农民的收入将受到新的冲击。从中长期发展战略角度分析,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措施不能仅仅局限于减负、扶贫和保护价格收购,而在于农业人口向小城镇和城市大量转移后的农业产业化,以此来大幅度降低农产品成本,实现农产品价格与国际接轨。因为造成我国农民收入极度低下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太小,以及由此产生的极低的劳动生产率,因此我国农民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几十倍。在农民人均创造财富如此少的情况下,即使是零负担也不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农民人均收入之间的差距。显然,在全球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农产品保护价格不可能脱离国际市场价格,提高几十倍来从根本上解决21世纪的我国农民收入问题。仅靠扶贫是无法使贫困人口脱贫的,从中长期看还会产生“滞贫”(滞留农村、长期贫困)的负效应。因为中国农村的传统观念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穷窝”,不到万不得已,农民决不愿背井离乡。由于每年有大量扶贫物资、资金的注入,贫困地区的农民不愿外出谋生,形成贫困与资源退化恶性循环。
农村人口向小城镇和城市大量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内在要求,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前提。因为只有农业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才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发展空间。如果人均几亩耕地的现状不改变,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就没有存在的基础,成为空谈。美国农业现代化是通过机械化迫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后实现的。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只能在逐步引导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乡镇工业、第三产业和城市工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有明确的政策导向,要在政治上为农村人口的合理流动予以“正名”,不能嗤之以“盲流”。在户藉、入学、就业等各方面应与城镇居民平等对待。尤其要制定政策,鼓励农村人口向小城镇举家迁移,使“留守农业(少壮派进城打工,老弱病残留守种田,以保住自家承包土地)的现状得到根本改变。
4.关于“入世”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调整取向。
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我国农村处于类似于自然经济类型的半封闭的生产体系之中,与之相呼应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入世”后的农村是一个面向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型农村,故生产组织形式也应与国际接轨:家庭农场或股份制农场。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相对于公有制的人民公社来说是一次生产关系的成功变革,它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10元,比1978年增加近15倍。但由于生产主体太分散、缺乏规模经济效应,它对我国今后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推动能量已释放殆尽。从集聚现代化农业发展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分析,“普通农户→专业户→种养殖大户→农场主”是农业生产主体演变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上,必须用现代化作业的农场加以取代。所有权结构影响经营者的动机和动力,由此决定这种农场的所有权结构应是股份制的或私有制的家庭小农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园艺业等方面的基地化、产业化开发经营。在运作方式上,有人认为我国人口与土地比例过高,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抑制了对现代科技的需求,现代化将造成大量农民失业。这是一种简单分析形成的片面观念。因为现代科技发展在导致一部分人失业的同时又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比如上海相对于手工耕作的农村来说是一个现代化的工业社会,它在一块相对较小的面积上吸纳了如此众多的劳动力,如果上海现在仍是劳动密集型的手工农业耕作,无论如何无法吸纳和养活如此密集的人口。因此,宏观地、辩证地看,越是现代化,越能创造新的职业和就业机会。例如,仅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就涵盖农机、农技、良种、水利、饲料、防疫、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等各个领域,其能够吸纳的劳动力占整个农业劳动力投入的60%以上。因此,我国农业今后的运营和发展方向应是外向型和现代化的高效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