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学“科学”课程比较研究_科学论文

中美中学“科学”课程比较研究_科学论文

中美两国中学《科学》课程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两国论文,课程论文,中学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353(2009)03-0069-02

1 中美《科学》课程的背景的比较

1.1 中国《科学》课程的背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1]。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的科学教育还须进行积极的改革和调整。在我们的科学教育中尚存在着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根据培养现代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对7—9年级的科学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打破单一的分科课程模式,创建一门将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2]。

1.2 美国《科学》课程的背景

1991年4月根据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总统的提议,教育部长亚历山大起草了纲领性教育文件《美国2000教育战略》。该文件要求开发有关自然科学学科的全国统一标准[3]。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与评价委员会1992年5月召开首次会议,国家研究理事会指定的由科学家、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组成的委员会和工作组共同制定了这一标准。他们进行了为期四年的工作,组织了22家科学教育机构和科学组织进行评议,全国及地方有超过18000人的广泛参与(包括科学家、科学教育家、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及家长)。通过这四年的工作,全国对标准给予了一致的肯定[4]。

1.3 中美《科学》课程的背景的异同分析

(1)中美《科学》课程的背景的相同点的分析。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其强弱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弱。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向国民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的教育,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才能使自己的国家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中美两国都意识到以上问题,在这个相同的背景下,两国都制定了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科学》课程。

(2)中美《科学》课程的背景的不同点的分析。在中国,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我们发现原来的分科教学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推广,于是我们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敢于打破过去的分科模式,制定了新的《科学》课程。这样更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普及,从而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美国,他们通过调查发现教学质量有所改变,但做得还不够好、不够快,并且不同的学校所授理科课程的质量差别还是很大。由于上述原因,美国起草了纲领性教育文件《美国2000教育战略》,该文件要求开发有关自然科学学科的全国统一标准。

2 中美《科学》课程的目标的比较

2.1 中国《科学》课程的目标

《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科学课程的分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2]。

2.2 美国《科学》课程的目标

所有的学生,不分年龄、性别、文化或种族背景、残疾与否,不论对科学的兴趣、动机以及志向如何,都应该有机会接受科学教育以使自己具有高水平的科学素养。科学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通过科学学习,学生将体验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和激动人心;应用科学原理和方法作出个人决策;讨论与科学和技术相关的问题;提高他们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潜力[5]。

2.3 中美《科学》课程的目标的异同分析

(1)中美《科学》课程的目标的相同点的分析。中美科学教育都强调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中国,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前景是所有的学生,不分年龄、性别、文化或种族背景、残疾与否,不论对科学的兴趣、动机以及志向如何,都应该有机会接受科学教育以使自己具有高水平的科学素养。

(2)中美《科学》课程的目标的不同点的分析。美国比中国更加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科学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美国按照培养科学家的模式来开展科学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描述事物、提出问题、阐明解释、验证这些解释并和别人交流其观点。另外,美国更加强调科学教育要促进个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发展,更加强调科学教育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国情的不同,中国更加注重科学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以科学的知识和态度解决个人问题的意识。

3 中美《科学》课程的内容的比较

3.1 中国《科学》课程内容

中国《科学》课程内容包括五方面的内容: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2]。

3.2 美国《科学》课程内容

美国的内容标准分为八个类别:统一概念和过程;作为探究的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科学与技术;个人和社会视角中的科学;科学的历史和本质[6]。

3.3 中美《科学》课程的内容的异同分析

(1)中美《科学》课程的内容的相同点的分析。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内容都包括: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与能力;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科学与技术;科学史等部分。除了强调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这些科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外,两国课程中都把怎样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作为课程内容来学习,都很关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两国都很重视科学史的学习,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中美《科学》课程的内容的不同点的分析。第一,美国科学课程内容中“统一概念和过程”这一部分内容是中国科学课程内容中没有的,美国科学课程注重概念的发展,因为概念的发展贯穿整个受教育的过程,而我国科学课程内容中忽略了概念的发展[7]。第二,在美国科学课程内容中“个人和社会视角中的科学”作为单独一部分出现,由此可知美国比中国更加强调科学对个人的影响,并且强调发展他们的决策技能。第三,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开设科学课程[5],而中国从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开设科学课程[1]。

4 通过中美《科学》课程的比较研究获得的启示

4.1 科学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开始

我国科学课程开始于小学三年级,笔者认为起步有些晚,因为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这段时间是一个人认知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这段时间里,我国应该根据这段时间内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科学课程教育。

4.2 应引入“统一概念和过程”的内容

“统一概念和过程”确定了作为科学训练和帮助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自然界的强大的思想基础。“统一概念和过程”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并且应该针对所有的年级,因为概念的发展贯穿学生整个受教育的过程,而我国科学课程内容中忽略了概念的发展。

4.3 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在我国,由于受到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所以我国科学课程更加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将科学课程应用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能力。笔者认为我国科学课程应该在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科学教育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发展,更加强调科学教育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4 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分科教育的影响,我国很多《科学》教师不能适应现在科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所以我国应大力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更新《科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拓展《科学》教师的知识技能,进一步引导《科学》教师加强科学探究式教学。

标签:;  ;  ;  

中美中学“科学”课程比较研究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