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 广东 广州 510175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少儿舞蹈领域,也同样面临着不断地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少年儿童喜闻乐见舞蹈作品的时代使命。在吸取中国优秀传统的同时,少儿舞蹈的创作也能从国际舞蹈的经验中吸取营养,如芭蕾舞、国标舞、街舞、踏踏舞、外国舞蹈音乐剧,为我们的舞蹈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借鉴和创新元素。
[关键词]:少儿舞蹈 国际元素 借鉴 融合
前言:
在现今少儿舞蹈创作中,我们置身于儿童群体里,就不难发现孩子们的情趣是无边无际的,天体中的太阳、月亮、星星、白云,小树林中的小兔、小猫、小鸟、小狗、小熊,城市中高楼大厦、交通工具,大海中的小虾、小雨、小贝 ,以及家中的锅、碗、瓢、盆……都是孩子们情趣交流的对象,少儿舞蹈创作就应该是多方位,多侧面、多角度的艺术表述,生动展示孩子们的胸怀广阔、视野无边的精神风貌。这就注定了少儿舞蹈元素应该是不拘一格,多式多样的,适合的都应吸收为我所用,
近年来,大量少儿舞蹈的作品大胆的运用了国外的舞蹈元素,同时保留着鲜明的区域风格,有浓郁的地域民族风采。打破舞蹈各种界限,舞向更广阔的国际天地。下面从六个方面论少儿舞蹈浅论少儿舞蹈创作的国际元素。
一、悠久历史的芭蕾舞与少儿舞碰撞出精彩的浪花。
芭蕾舞,是一个外来的舞蹈艺术,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舞在中国的真正兴起和发展,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创作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与《白毛女》,就是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史上里程碑的作品。它们是“洋为中用”更深层次的实践,以其独有的中国特色自立于世界芭蕾艺术之林。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少儿舞蹈创作者,挖空心思地将芭蕾舞和少儿舞的融合一起,把严谨的芭蕾舞融入好玩的少儿舞蹈创作中。在广州市近十年的少儿舞蹈创作中不乏把芭蕾舞元素加入创作意念中,形成独特风格的上佳作品:如“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的舞蹈节目《今日蛋家妹》甚至把芭蕾舞和岭南的木屐舞相结合,碰撞出了精彩的浪花,《彩蝶舞飞扬》以芭蕾舞的形式表现了女孩不畏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这些节目可以看出,在保留少儿舞蹈风格和古典芭蕾舞学派的优秀传统的前提下,探索与发展新的舞蹈形式——少儿舞蹈的可爱活泼和国际芭蕾舞蹈的高水准的舞蹈技巧和充满活力的舞台风格。运用国外的芭蕾舞手法,结合中国少儿舞蹈特性创作出来的芭蕾舞题材做品为我们打开新的思路。
二、国标舞成为孩子舞蹈中华丽的奇葩
国标舞,全称国际标准交谊舞。它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舞、快步舞、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等,每个舞种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儿童的国标舞自从90年代中国舞蹈家协会正式成立中国国标标准舞学会后开始盛行,大量的孩子学习国标舞,同时国标舞也被运用到了少儿舞蹈中,主要以慢三、伦巴、恰恰、牛仔、斗牛舞等元素运用最多,如1997年获得全国少儿舞蹈汇演金奖节目《归巢》中,有一段两只小鸟对舞的段落就大胆运用了国标舞中恰恰和牛仔舞的舞蹈元素,耳目一新,别树一格,在当时深深的体现了儿童舞蹈追求形式新颖和变化发展的趋势。2013年第九届少儿花会舞蹈节目《小鸡不好惹》,获得孩子们喜爱,舞蹈用了国标舞牛仔和恰恰贯穿其中,动感十足;近期中,国标舞在少儿舞蹈中运用十分普遍,在我自己创作的幼儿舞蹈《娃娃的娃娃》中,有一个舞段是“大娃娃”带动着“小洋娃娃”起舞,就运用了华尔兹慢三的国标舞,使这个舞段温馨抒情,大观众们一下子带入意境当中,引起孩子们与观众的共鸣,由此可见少儿舞蹈正迅速的接受了与国际舞的融合。
三、激情的街舞展现着青少年的活力
街舞(Street Dance或 Street dancing)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是美国黑人城市贫民的舞蹈,到了七十年代它被归纳为嘻哈文化,80年代传入中国,常见的种类有:霹雳舞、机械舞、锁舞、甩舞、自由舞等。中国的青少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普遍、热烈地喜爱一门舞蹈艺术,无论男生女生、城市乡村、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多半热衷于这种舞蹈。他们只要一听到街舞音乐,身体就随音乐情不自禁律动起来。这不仅能够激发小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更能调动他们在参与到音乐律动当中。相当多的孩子努力地学习,并在街头巷尾广场校园自豪地展示,街舞的电影也不竭涌出。比如《精舞门》,《紫禁之巅》,《那小子真帅》等,随着街舞健康文化的兴起,街舞已经被社会所认可,少儿舞蹈的编导们正是看到街舞普遍性和时尚性,不断推陈出新的创作出结合街舞这一国际舞蹈元素的少儿舞蹈节目,如男孩舞蹈《街舞男孩》、《为我加油》、《快乐男生》,巧妙把街舞运用其中,表现出青少年张扬的自我个性,展示青春的活力和激情。
四、兴起的踢踏舞在少儿舞蹈中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踢踏舞在我国起步较晚,具相关说法,是随着爱尔兰踢踏舞剧《大河之舞》在国际上取得轰动,我国的踢踏舞才渐渐流行。踢踏舞早期在我国以一种健身舞蹈运动被传播着,随着阎岭老师,中国踢踏舞的先驱者,将踢踏舞传播到舞蹈学校及普通大中小学校,踢踏舞随着迅速火红全国,各地举行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踢踏舞比赛,其中少儿踢踏舞也占其中,也都促进了少儿舞蹈与踢踏舞融合和发展,少儿舞蹈《爆米花》在全国的“小荷风采”舞蹈比赛中大放异彩,表演的孩子们穿着绚丽多彩的毛毛服,犹如一颗颗蹦出的爆米花,双手可爱的卡通动作加上双脚在强烈的节奏中跳得激烈欢快,舞的让人目不暇接,配上动感十足的音乐,让观众享受了踢踏舞的独特魅力。踢踏舞的脚法灵活多变,主要通过脚掌翘起由上往下敲击地板而发出律动的“踏踏踏踏”声。其基本的脚法包括脚抬高由上往下敲击地板,结束时脚掌停留在空中、铁片敲击地板后向前轻刷等,通过敲击角度、频率以及脚停留的地方不同,变幻出富有节奏而律动的踏踏舞。孩子们从中能感受到节奏的美感,变幻的脚步声也能感染观众,随着节奏而倾听,随着舞步而律动,增强与观众的互动与交流。
五、时尚的爵士舞使少儿舞蹈更加丰富多彩。
爵士舞是一种美国的流行舞蹈,它风靡世界各国。自本世纪初传入我国以来,已在在各级各类院校得到迅速的发展,爵士舞这一舞蹈艺术形式已被我国大众所接受和喜爱。丰富强烈的节奏以及变化丰富的舞蹈动作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少儿爵士舞用身体来表达精神,可以自由发挥,适合孩子们活泼好动无拘无束的特点。在少儿舞蹈迅速发展的今天,老师们对爵士舞的理解和深入也逐步加深,运用这一时代时尚的国际元素, 把握住爵士舞的特点与风格时尚,用一种新的想法、新的构思、新的理念,将爵士舞融进少儿舞蹈,使少儿舞蹈变得丰润的富有活力。“小荷风采”里的幼儿舞蹈节目《飞》就巧妙的运用了快速的弹踢,旋转,跳踏等爵士舞的动作,动作快节奏、节奏强动感、表演精气神,营造出一种活力四射的特殊氛围,使这舞蹈节目一举夺得比赛的最高奖项。在当代,少儿爵士舞通过教师们的眼光和少儿的特点来实践,使这一国际舞蹈元素爵士舞也因此相容而重新。例如,传统爵士舞要求优美流畅的线条、明快的肢体、持续灵巧的动作、收缩自如的力量等;而少儿爵士舞则要求夸张的身体形态、强弱力量的交替使用、肌肉的张弛变化、快慢速度的灵活控制等。让我们把握爵士舞的特点与风格,用中国风格去创造新的少儿爵士舞蹈。爵士舞作为一种时尚的潮流舞蹈形式,代表着年轻人追求愉快、活泼、有生气的的特性,同时他不必太拘泥于形式类似传统芭蕾舞那样固定的舞姿,更能让孩子们自由地在舞蹈中展现自己的天性。踏踏舞的音乐律动、爵士舞的自由表达,都是能展现少儿天性的形态。在少儿舞蹈的创作中,爵士舞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在舞台上的舞姿,也让孩子们能从小感受到,舞蹈与艺术除了追求整齐划一的舞步,更要源于内心自由的表达。而这种表达也正是孩子们内心所思、所想。比如广东省实验中学的舞蹈《搞卫生》这一节目,就很好地将爵士舞融入到舞蹈作品当中,用孩子们自由而灵活的舞蹈形式,来反映学生真实的生活。
六、外国舞蹈音乐剧的启迪——“破铜烂铁”音乐舞蹈趣味横生的运用在少儿舞蹈中。
这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舞蹈体系,是从“Stomp”这个特别演出团体而世界成名的。他们利用生活中最常见和最不起眼的工具,构思了一系列趣味横生、即兴狂想的前卫音乐和舞蹈。超乎寻常的想象结合震撼跳跃的打击乐,表现了日常活动从切菜打牌到运动打斗的艺术化景象。创作者以十年的演出经验,构思身体、环境、律动与声音的互动关系而成立"STOMP",以完美结合自然与艺术作为自我定位的表演团体。他们取材现代日常用品作为表演媒介,展现声音特质,创造出节奏丰富金铁交鸣的迷人乐章,并且魅力风潮无法抵挡这个团体一经演出,博得世界各地舞迷无数的喝彩,立刻风靡全球,风潮席卷中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少儿舞蹈,适时地使用在舞蹈片段中。在我创作的少儿舞蹈节目《打边炉》中就运用这音乐舞蹈元素,孩子打边炉吃饱喝足了,敲击着筷子、锅盖、发出丰富金铁交鸣的动感节奏,透过敲击的律动与身体的摆动,舞蹈充满爆发力,散发着迷人魅力。
美好的生活是属于少年儿童的,作为少儿舞蹈的创作者,应该努力发掘一切让少年儿童在舞蹈中体会快乐的元素。在舞蹈创作中,我们不仅要立足于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让舞蹈“寻根”,更要放眼世界,向国际中优秀的舞蹈经验学习与借鉴,诸如芭蕾舞优美的舞姿、国标舞中华丽的舞曲舞步、街舞中青春洋溢的激情、踏踏舞中律动的旋律、爵士舞中自由灵动的舞姿,这些国际舞蹈创作中的元素都是少儿舞蹈创作中不应忽略的重要营养。只有从优秀的国际舞蹈元素中汲取营养,与我国少儿舞蹈创作的探索经验相融合,我国的少儿舞蹈创作才能根深叶茂,让孩子们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葛思祎 浅析经济全球下中国舞蹈的发展方向 百度文库 2010.3
[2]张磊 街舞运动的文化特征与功能 体育与科学 2012.3
[3]赵燕 西方流行舞蹈的“中国化”生态模式 北京舞蹈学员学报 2012.3
作者简介:饶海明(1977—),男,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少儿舞蹈创编与教学,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获广州市优秀舞蹈家称号,获得广东省舞蹈家突出贡献奖,荔湾区“艺教结合”舞蹈项目工作总指导,创作排练了《想家了......》、《岭南狮娃》、《师.兄弟》、《红棉红》、《烟》、《剪龙》、《娃娃的娃娃》、《梦向海洋》等少儿舞蹈作品数十个,先后在全国“荷花少年”、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省少儿艺术花会、省少儿舞蹈比赛、市学校舞蹈节中夺得金奖。现任荔湾区青少年宫文艺部部长、舞蹈教师。
论文作者:饶海明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舞蹈论文; 少儿论文; 孩子们论文; 芭蕾舞论文; 踢踏舞论文; 国标舞论文; 中国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