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送教上门”是为重度残疾学生开展的教学和康复计划,使学生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到科学、系统的教育。“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对于国家、学生、学生家庭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甚至改变了学生一生的发展轨迹。在我国开展“送教上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便从“送教上门”的概念入手,分析其具有的重要意义,再探索“送教上门”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与对策,旨在帮助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 送教上门 探索与思考
一、“送教上门”工作概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教育扶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内容之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国家战略的根本保障。许多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提升计划中都明确规定了要为不能到学校参加教学活动的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或者远程教育等服务,并且要为他们建立学籍,统一管理,保证每一个残疾儿童不因残疾或贫困而失学。
二、“送教上门”的重要性
“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在精准脱贫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贫困地区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送教上门”服务体现了“全纳教育”思想,即每个人都有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与特殊教育的“零拒绝”理念相吻合。
三、当前“送教上门”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充分挖掘到学习者的特征与需求。有调查指出,参与“送教上门”工作的儿童大多数是自愿报名的,说明家长可以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不及专业教师的教育科学系统,所以到学校的报名处报名登记了。但是,当地的相关机构并没有做好相关的记录,没有充分调查好本地区内参与送教上门的儿童的情况,以至于学校方面也没有可以初步了解学生基础信息的依据,不能够很好地选派合适的教师前去送教。
2.“送教上门”教师的能力不足。由于送教上门教师资源稀缺,一些学校就采取的是教师自愿报名方式,并且会给予教师一些补贴。这些教师背景参差不齐,能力和素质也不够专业。还有些教师是在学校的强制要求下报名参加的送教上门,所以主观积极性不高。这些都不利于“送教上门”服务的开展。
3.“送教上门”的内容和学生需求不匹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由于重度残疾学生行动不便,从未接受过统一的学校教育,且送教学校没有对孩子的基本情况做过测评,因此不容易确定送教的内容。其次,当前推崇“医教结合”理念,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康复,又要教授知识,但这两部分的时间分配不容易掌握。送教上门课程往往过多的重视了康复课程,导致教育时间很短,这可能与“送教上门”的初衷背离了。
四、提高“送教上门”工作实效性的建议
1.加强意识,转变观念。重度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人们应该提高对社会特殊群体的认识,加强“送教上门”的意识。全社会要努力营造一种送教上门的气氛,大力开展“送教上门”的交流研究活动,及时解决在“送教上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量身订制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案。
2.提高送教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在这近两年的送教中,我们也听到教师的反应,觉得每次送教,花了那么多的精力,效果不是很大。有的遇到的孩子患有不可逆转的疑难杂症,老师有时无从下手,而家长却像半个医生一样对孩子的病情娓娓而谈。所以不仅要我们注重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更要加强对送教老师康复专业知识的培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教结合。
3.给予家长全方位的支持。“送教上门”取得的实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配合程度。大部分家长非常欢迎老师的送教,但也有家长认为老师的到来打扰到了他们生活。有的家长对老师的送教很满意,但当要求他们也像我们老师一样来训练他们的孩子时,他们就显得不是很主动。这时候,家长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及物质、精神支持。因此,也需要联系当地居委会等部门联合来做好家长的工作。
4.选取适合送教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参与送教的儿童进行科学的评估与测评,将诊断结果记录到学生档案中根据每一个特殊儿童的情况制定专门的教育发展计划,弥补孩子的弱势。选取的教学内容应符合该特殊儿童的自理情况和运动能力,符合他对居家生活的适应情况和对社会的认知情况,重点侧重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和康复训练,以生活为根本,引入功能性课程,教会残疾儿童需要具备的活动技能。
我国开展“送教服务”工作的时间还不太长,在制度和法制方面都还不完善。所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推进:第一,完善“送教上门”的体制保障。第二,应以特殊教育教师为“送教上门”的主体。第三,应当加大对“送教上门”服务的宣传力度。第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完善符合本地需求的“送教上门”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地区性数据系统,便于提高“送教上门”服务质量。
论文作者:马海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教师论文; 家长论文; 特殊教育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孩子论文; 学校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