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片向何处去?——兼论电影理论应承担的责任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应承担论文,何处去论文,大片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英雄》开始,经历了《无极》和《十面埋伏》,直到最近的《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国大片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一方面,这几部大片的票房似乎都还不错,至少没有让投资方大感失望,而且使得他们还有勇气和胆量将资金投入新的古装文艺武侠片中去。而在另一方面,对于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以及陈凯歌的《无极》和冯小刚的《夜宴》,舆论也几乎是一边倒,观众和媒体对于这些大片大多都持否定态度。只有尚未公映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由于取材于曹禺先生的名著《雷雨》,本身有极强的戏剧性,且又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估计情况会有所不同。
这个怪圈很有意思,一方面许多观众自觉自愿地花钱买票去看这些名导们的大片;另一方面在看完之后,影院之内几乎是嘘声一片,大多数观众又气愤不平地批评这些大片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然而,当又一部新的国产大片问世后,观众们似乎又遗忘了此前的种种不满,自己重新花钱购票再去上一次当。这有点像如今每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办方办也不是,不办也不是。观众则几乎是边看边批评,看完更不满。然而到第二年除夕之夜又继续守在电视机前边看边骂,重复着上一轮的程序。
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这几部大片的批评意见,充斥于各种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数以千计的批评文章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有的批评这些大片“形式大于内容”,只追求华丽的场面而忽视了影片的内容,也有人批评这些导演“不会讲故事”,只擅长艺术电影如《黄土地》的陈凯歌导演自不必多说,就连过去颇会讲故事的张艺谋和冯小刚不知什么原因也走进了误区。更加激烈者则批评这几部大片不靠谱、不正常,甚至直接指责几位名导演是艺术上的堕落。从这些成千上万的批评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于中国电影和中国导演,“爱之越深”和“责之越严”的情感。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所有这些批评文章几乎都没有触及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这几位名导演都会不约而同地走入“误区”?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几位本来很会拍电影的名导演们拍出了被广大观众认为“不靠谱”的大片呢?或者,采用精神分析学者容格的话说,究竟是什么样的“集体无意识”使得这几位名导的大片不约而同地误入歧途?
从表面上看,张艺谋最近的一席谈话其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在新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点映之后,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首次对《黄金甲》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张艺谋说:“我们的主流电影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文化电影,一条是工业电影。我们第五代走的一直是第一条,现在来探索第二条。”①其实,张艺谋在这里讲的“工业电影”,就是在国际电影圈里占主流地位的“商业电影”。在欧美发达国家,所有故事片几乎都被划分为数量众多的“商业电影”和为数很少的“艺术电影” (即“文化电影”)。欧美发达国家绝大多数的电影院都在放映“商业电影”,只有少量的艺术电影院线在放映所谓的“文化电影”。
显然,张艺谋在这里把世界电影业通用的名词“商业电影”说成是“工业电影”,其实并不是他的口误,而是十分鲜明地反映出了潜藏在他本人心中,乃至整个第四代导演、第五代导演心中的“集体无意识”,这就是我们过去一直不敢提也不愿提“商业电影”。我们且看一下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这应当是一部十分权威的电影理论辞典,由许多著名的电影理论界专家共同完成,代表了当时中国电影理论的最高水平。在阐述“商业电影”条目时,该词典有如下一段论述:“西方电影中以赢利为目的的影片的通称,与艺术电影相对而言。这种电影以好莱坞许多产品为其主要代表,其特点是一味追求缺乏内容的娱乐性。在多数情况下,回避真正的社会冲突,把实际存在的尖锐矛盾磨平,使资产阶级准则和理想定式化,是这类影片的惯用手法。”②可见,该词典一方面准确地将“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相对而言,这正是国际电影界通常的分类方法。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过分强调电影的教化功能和宣传作用,当时对于“商业电影”基本上持批评和否定态度。再加上中国从古至今“君子不言商”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电影人以拍艺术电影为荣,以拍商业电影为耻。应当看到,这种看法长期在中国电影业界占据统治地位,这种“集体无意识”不仅深藏在电影理论人心中,而且也深藏在电影编、导、演、摄、美、录、音、道、服、化等各部门人员心中。长期以来,使得“商业电影”无形中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禁区。
我国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实现的。从总体上讲,文化事业开始向文化产业转变。尤其是21世纪以来,以中国加入WTO为标志,中国文化产业开始逐步融入世界文化市场,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全球文化竞争的日益加剧,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的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而在众多的文化产业中,电影和电视毫无疑问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在迅速发展的电影实践面前,我们的电影理论未能及时跟进,已故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棐先生早在20多年前就曾多次向我们感叹:“电影理论有愧于电影创作!”遗憾的是,这种状况至今仍然未能改变,电影理论的研究仍然滞后于电影创作的实践。因此,我们在检讨中国大片的得失时,不能一味指责这些导演,中国电影理论界和评论界也应当认真进行自我反省。
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理论界和评论界曾经展开过一场关于“娱乐片”的大讨论。应当承认,这场大讨论的初衷是要帮助新中国电影摆脱长期以来过分强调电影的政治属性与教育功能的桎梏,希望通过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娱乐性的电影作品,来帮助当时的国产电影走出市场困境,遏制观众从影院大量流失的现象。这样的初衷显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特别是当时主管全国电影工作的一位文化部领导,更是大力提倡“娱乐片”,亲自撰写文章提倡“娱乐片主体论”,要求从观念上和政策上对电影作品进行明确的划分,使娱乐片和艺术片各得其所。这种“娱乐片主体论”在当时的电影界,犹如一块石头丢进了平静的湖水,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更多。伴随着这场大讨论的是一次娱乐片创作热潮。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巨大的商业压力下,全国22家制片厂,以及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电影导演,都不约而同地放下架子,或瞻前顾后、或义无反顾地转向了娱乐片创作。把娱乐片当作拯救中国电影票房的灵丹妙药,使80年代中期的中国电影创作,在对待娱乐片的态度上明显地急功近利。由三、四流导演来拍摄一些‘要钱不要脸’的影片,成为这一时期许多电影人的共识;为了将已经流失的电影观众重新拉回电影院,娱乐电影创作者们大多心照不宣地向‘杀得一个不剩,脱得一丝不挂’的疯狂目标迈进。”③正是在这样的一股大潮推动下,中国影坛一下子涌现出为数众多的喜剧片和武打片,一批小品演员或相声演员也纷纷从舞台走上银幕,喜剧片和武打片一时间成为中国电影的主要类型,其影响之巨大,甚至延续到二十年后的今天。
虽然我本人当年也参加了这场关于“娱乐片”的大讨论,也是当时“娱乐片”的积极拥护者。但是,经过二十年再回首往事,并且经过认真地反思,不能不看到这场大讨论虽然对于电影摆脱长期以来捆绑手脚的种种束缚很有益处,然而,这场大讨论由于时代的局限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其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们只提“娱乐片”,而未提“商业片”。何谓“娱乐”?权威辞典《辞海》在“娱乐”条目中讲到:“娱怀取乐:欢乐。”④可见,“娱乐”就是指“快乐”和“欢乐”的意思。显然,喜剧片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欢娱,最符合“娱乐片”的本义,这也是国产电影十多年喜剧片一直长盛不衰,一批笑星纷纷成为影星的原因。但是,这种“娱乐片”的内涵毕竟过于狭窄,难以涵盖数量众多的电影类型,诸如惊险片、科幻片、伦理片、传记片、灾难片、恐怖片等等,使得以上这些电影类型在我国影坛发展缓慢,造成电影题材的过分单一和狭窄,影响了观众的看片欲望和观影兴趣,更影响到我国电影类型片的发展。
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应当理直气壮地为“商业电影”正名。今天的中国影坛,应当既有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也应当拥有数量众多的商业电影。毫无疑问,商业电影十分关注票房,只有票房盈利才使中国电影能够良性循环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商业电影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但是,商业电影同样也应当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真正优秀的商业电影从来都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我们都看过好莱坞卓别林的系列喜剧片和希区柯克的系列惊险片,毫无疑问,它们都是属于商业电影范畴,但是,卓别林通过“含泪的喜剧”,展现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条件下,一个个小人物悲惨的命运,例如《摩登时代》中被异化的工人,《淘金记》中落魄的西部拓荒者等等,让我们在笑声中进行思考。希区柯克的惊险片《蝴蝶梦》、《群鸟》等,更是通过离奇的情节和惊险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善与恶,生活的美与丑。乃至近年来的好莱坞大片《侏罗纪公园》,也在向我们展示史前灭绝动物的奇观时,为广大青少年观众普及了科学领域基因和克隆的基本知识;《泰坦尼克号》在展现一对恋人,从一见钟情到生离死别的浪漫爱情时,也讴歌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甚至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毫无疑问是一部好莱坞商业片,但它在给观众带来视觉奇观的同时,也十分隐蔽地向全世界各国观众宣传了美国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这些例子都说明,商业电影并不排斥思想性和艺术性。商业电影的票房成功,除了引人入胜的观赏性以外,同样需要融入在影片之中的思想意蕴和艺术创造。
在为“商业电影”公开正名之后,我们才有可能来进一步研究商业电影的艺术规律和美学特色。在“商业电影”的诸多规律中,类型电影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类型片的产生,正是由于制片商为赚取最大利润,对一些受到观众欢迎的影片大量仿制,并且从中寻找和归纳出一些成功的模式。这些模式由于具有票房上的保险系数,能够保证投资获得回报,取得较好的商业效果,久而久之就形成某些相对稳定的影片类型。所以,商业化考虑应当说是好莱坞类型电影产生的关键原因,制片厂制度与明星制度是好莱坞电影制作的保证。”⑤可见,类型电影产生的关键是商业化考虑,而类型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又保证了“商业电影”的票房成功。当然,类型电影的兴盛,更在于它对观众观影心理乃至深层心理的认真深入地研究,例如什么样的类型适合什么样的观众,可以满足这些观众的哪些深层心理欲望等等。关于类型电影的研究对广大观众深层心理的研究,恰恰是我们今天国产电影最为缺乏的,也是我们急需尽快充实的薄弱环节。
实际上,张艺谋导演自己也看到了这一点,在上述《黄金甲》看片会后回答记者提问时,张艺谋认为:“国际市场接受的中国电影类型还是太窄。现在是只有古装动作这一种类型。我们中国这么多好东西,传奇的、悬疑的、惊悚的、科幻的那么多好的题材,但国际市场目前只有古装动作还好,而且也还是挑挑拣拣,要看班底、看明星、看制作,都还好的才能收回成本。……在海外市场这个大饭局上,中国电影不过是一碟花生米,是小菜、凉菜,还不是顿顿都能上桌”。⑥可见,中国大片目前都挤到古装动作片这一个独木桥上,固然是国际市场的影响。但是,我们的名导演们除了古装动作片和以前的艺术电影之外,也并没有拿出过像样的其他类型电影到海外市场上去呀!先不要怪别人不识货,关键是自己要生产出好片来。在类型电影这个问题上,我们不但理论研究滞后,我们的创作实践也是相当落后的。
当我们理直气壮地为“商业电影”正名之后,我们才有可能和有必要加强对于类型电影的研究,尽快推出更多样式的类型电影到海内外市场放映。如果我们每年能够生产十来部既有观赏价值,又有人文精神和艺术意蕴的大片,国产电影的振兴便指日可待。或许,这就是中国大片未来的发展方向吧!
注释:
①《中国电影仍是小菜一碟》,载《北京晚报》2006年9月21日第33版。
②引自《电影艺术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电影艺术词典》第51页,“商业电影”条目,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③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第583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④《辞海》(缩印本)第1102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
⑤彭吉象《影视美学》第3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⑥《中国电影仍是小菜一碟》,载《北京晚报》2006年9月21日第33版。
标签:娱乐论文; 商业电影论文; 电影论文; 艺术电影论文; 电影类型论文; 电影理论论文; 满城尽带黄金甲论文; 张艺谋论文; 影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