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园林工程;运用
一、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推广的意义
1.社会意义
海绵城市理念是城市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思路。伴随城市飞速的发展,一些问题悄无声息的凸显了出来,例如人口的增涨,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这些问题无疑不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但是不能因为怕环境污染就不发展,城市要不断发展,所以就必须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保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海绵城市理念可以解决城市缺水等现象,维护自然水系,实现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2.经济意义
海绵城市的理念就是从源头上做到节能减排,运用一切可以回收利用的水资源,同时将天然水进行收集循环再利用,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投入成本,足以见得海绵城市理论有着无可替代的经济效益。海绵城市理论比较注重天然水的保护与利用,对雨水的收集就是海绵城市理论的重要体现。在工程建设中防止积水现象发生一般都是修建排水管道,但是排水管道的修建无疑是一项不小的支出,这与我们一直所倡导的节能减排可持续相互违背,由此海绵城市理论的产生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海绵城市的调蓄设施可以和城市绿地、园林景观相结合,一举多得。
3.生态意义
目前有很多城市在下大雨过后就会出现看海的现象,是因为下雨过后大量的雨水无法排出,形成看海现象。主要原因是城市的硬化面积大,硬化渗水效果差,不能快速的将雨水排走,单纯的靠地下管线远远不够雨水的排泄。海绵城市理论可以大大缓解这一问题,它通过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进硬化铺装,使城市的地面像海绵一样,水多可以吸水储存,缺水可以释放,这样既可以解决城市雨后看海现象,也同时解决了城市缺水的问题。城市的发展给城市本身带来很多生态问题,城市的水位大幅下降,城市热岛效应等等,这些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可以为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为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要加强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宣传,我们更要不断的探索研究海绵城市理论。
二、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1.居住用地选取逐级单元式网状径流控制对策
通常来说,居民房屋都是在那些地势相对缓和、海拔不高的地方建造的,因此绿化区和房屋的分布常常形成扎堆现象,这种分布会对居住房屋的径流起到重要的作用,最终导致径流的产流点提升,又会很分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居住房屋的规划设计时就要不断加装净水设备、提高水质,同时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让雨水的渗透量有效提升,最后参考实际情况安排缓排设施。比如,基于LID的雨水径流控制模式是为了满足层层居住绿地组成的抱团式进行了专门的优化设计,是一种以小单元为区域划分出的网状径流管理系统。在降雨之前,表面的水分会消失,一旦降雨发生,雨水将通过水管滴落到外部高位花坛或者其他滞留地带,地表径流饱和后多余的降水会经由地面引流槽等引流路线最终流入滞留池或者调蓄场所,进而实现多元化的目标。
2.广场用地选取逐级滞留渗透对策。
广场人流量大,活动频繁,地表径流水质相对较差,尤其是台地式广场落差大,提高了径流的冲刷力度,因此我们在进行广场的规划设计时需要设计更加科学的排水方式,像传统的直排快排方式不能使雨水进行有效的渗透,而如果我们采取层叠式、分散式的雨水管控策略就能减少雨水的冲刷力,增强雨水的渗透能力,同时也能大大的提高广场周围径水的质量。在进行广场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在满足场地空间功能作用的同时选择渗透能力强的铺装类型,既可以削弱地面热量的反射,又可以增加地面的生态功能,例如广场上的停车场和人行步道就可以选择植草砖进行铺设,既满足通行和停车的功能,又增大绿化面积,改善了生态环境。
3.公园绿地选取分级调蓄缓排对策。
这一对策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分级湿塘模式。例如在合适的山顶及山腰等地段修建蓄水功能的设施,其目的是降低径流速度。如果是陡坡,则按照LID技术的措施进行改善,坡度低平的地段甚至可以建造较多坡面,同时结合当地地形等特点对径流实施分层管控,这样就建造了由上到下的雨洪调蓄系统;另一种是阶地式生物滞留设施模式。这种模式的原理就是在满足土地理化性质的情况下,在山腰等地段设置阶地式的生物滞留设施,为的是尽量削弱雨水的作用。为减轻雨水对坡度低平地区土壤的冲刷,可以选择一些普通植物进行种植,这样既可以丰富景观的层次也可以增加景观的丰富度,形成独特而有生机的自然景观。
4.道路绿地下坡末端应用。
因为该地段的地形特点,该地段道路纵坡很多且地表的径流速度很快,初期的冲刷就能有严重的破坏力,为了减轻雨水带来的种种不利,在建设绿地时就应重点关注减弱径流流速以及冲刷力的措施。在宏观分析设计后采用预处理方式来达到对其的有效控制。路面下坡末端的道路绿带中可采取生物滞留设施,设施宽度和雨水入流口的布置要满足要求。在道路路面部位放置引流槽,当雨水从坡道上流下时引流槽可将雨水引入周边的绿地,这样即不会对路面造成损伤,又能使雨水得到有效利用。
结束语:海绵城市理念确实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所以在园林工程中必须将这一理论进行渗透并加以应用实践。在园林工程的设计中充分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结合城市自身的生态环境,提高雨水的收集和净化功能,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在满足景观效应的同时还能更大程度的提高生态效应。
参考文献:
[1]邓思连.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16).
[2]文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和推广[J].现代园艺,2016,(10).
[3]陈正厂,袁建凡.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国网客服中心南方分中心项目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17,01:13-23.
[4]张静茹,秦华.试论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担当[J].现代园艺,2016,21:84-85.
[5]唐正伟.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初探[J].低碳世界,2016(5)
[6]彭红元.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6(9)
论文作者:朱永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径流论文; 雨水论文; 理论论文; 绿地论文; 理念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