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 100075)
摘要:条形码技术在电能计量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提高电能产业管理,强化电能信息记录,实现电能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真正实现了电能产业的自动化、科学化、智能化的管理趋势。本文阐述了条形码技术的优势以及特点,研究条形码技术在电能计量管理统中的具体应用,为今后条形码技术在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计量管理;条形码技术;应用
1条形码技术的概念
条形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码制)编制成的,用以表达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即条形码是一组粗细不同,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间距的平行线条图形。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组成的。条形码技术是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化生产和管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实用的数据输入技术。在电能表计量管理过程中,通过光电扫描器,将代表电能表电流、电压、型号、厂家等基本信息的条形码读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 经过长期的调查和反复考证,条形码因其本身固有的误码率低、识别速度快、成本低及可直接读入计算机等优点,因而在电能管理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条形码技术在应用中实现了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化,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电能表原始数据的可信度、可靠性及可追溯性,为可能出现的计量纠纷提供了不容置疑的事实依据。
2条形码技术在电能计量管理中的作用
条形码技术因其自身的自动识别系统,在电能表资产管理及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2.1简化资产管理的繁琐程序,节约人力资源,促进了电能表资产管理的效率。电能计量管理是供用电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农网改造中一户一表工程不断改造,计量设备特别是电能表的使用数量急剧增加,信息处理量也随之增大,用电管理信息系统中手工录入计量设备基本参数信息的功能开始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条形码技术在电能表互感器和计量设备的管理中得到很好的应用,特别是与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是一种代替手工进行数据输入的工具,条形码技术应用在用电管理系统中的作用也是替代手工作业,使得数据输入准确快速,降低工作人员作业强度,提高数据录入的速度和可靠性。
2.2条形码技术配合计算机系统使用,对于数据处理和信息统计具有十分便捷的优势。应用条形码技术后,会使一些操作简单化,电能表和互感器在流转过程中,涉及到计量资产管理员、校表人员、装表人员,计量资产管理员对出入库的电能表和互感器的基本参数进行部分或全部登记,当数量较大时,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但采用了条形码技术后,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明显不同。
2.3计算机信息数据库存储空间大,储存能力强,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对于计量的准确性以及公平性提供了可靠坚实的参考依据,避免了人为计量的纠纷。
2.4条形码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仓库内死表、无用表的出现,对于加强电能表的出厂检验以及质量审核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3条形码在电能计量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条形码技术在电能表互感器和计量设备的管理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特别是与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 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1在电能表资产管理的应用
(1)使用条形码技术,在电能表批量入库中,直接扫描进行计算机处理,无需手工记录,摆脱了繁琐的库房操作。 (2)使用条形码技术,在表计误差试验中可以直接采用计算机处理,无需人工干预,条形码编码规则灵活,可对条形码编码数据库直接进行扩充。试验原始数据存入计算机,摆脱手工记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数据准确可靠性。(3)使用条形码技术,在表计走字试验过程中,可以直接进行运算和记录处理,无需走字试验人员手工计算,降低了人为差错,提高劳动效率。(4)使用条形码技术,在表计配表工作中,可以直接利用扫描器读入数据,无需提前进行基本数据的录入,无形中减少了一道繁杂的工作程序,大大降低了配表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因人为输入错误造成的数据库错误信息冗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使用条形码技术,在表计故障时,可以直接进行原始误差数据查询,在日益增多的计量纠纷中为计量工作的公正性提供了有力可靠的依据和支持。(6)使用条形码技术,避免了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电能表,表号重复的问题,减少库房内无法使用的“死表”。
3.2计量设备数据管理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计量设备参数的自动化检验。通过条形码扫描直接获取表号、常数、电压以及生产厂家等有关信息,将解码程序发送给校表设备供应商,提高校表工作的准确度与操作效率。利用动态程管理的有关技术进行计量设备的修调前检定、抽样检定、周期检定、现场检验以及首次检定,也能够同时进行现场校验、轮换、安装等参数管理工作。另外,管理人员还可以将条形码所对应的信息作为计量管理系统与自动检验程序之间的共享数据,提高数据资源的使用效率。
3.3在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条形码技术在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中使用后,以往许多需要手工录入的数据可以直接由程序读入,使工作人员摆脱了繁琐的重复劳动,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3.4电能表和互感器的入库管理
形码电能表互感器的首次入库,是对电能表和互感器的各项基本参数进行编号,形成一个“电能表互感器编码文件”,该文件的作用就是建立条形码与电能表参数信息的对应关系,新构表入库打开计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电能表资产入库”操作界面,连接于计算机串口或键盘接口的条形码扫描仪将电能表的条形码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由计算机上的计量管理系统将条形码数据与“电能表编码文件”进行对比,解码和处理该表的各项基本信息送入系统服务器存储,同时在“电能表资产入库”操作界面显示出扫描的表的各项参数,进入待校区。
采用“电能表编码文件”的方式进编码,操作简单,灵活性强,若遇到新购类型的电能表,只须在“电能表编码文件”中增加几条语句,用不同位置的1~2位数字表示厂家、型号、相线、分类等信息即可,这对其他计量器具的编码同样适用。
3.5电能表和互感器的配送接送
经过校验合格的电能表和互感器,在计量信息系统中的计量器具配送管理,生成配送计划,然后配送表计出库,在没有条形码管理的时候,无论数量的多少,都是手工输入,输错一个就是两个,操作人员不但小心翼翼还高度紧张。条形码在计量器具配送管理工作中的运用,通过条形码对周转箱或电能表互感器条形码的扫描,不但缩短时间,还能保证准确,减少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6计量资产的盘库
一个完整的计量资产应包括新表区、待校区、成品区、废品区等,资产管理员需要定期对库存量的实物和系统中的各类电能表和互感器进行清点。条形码在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中只是一种数据录入手段,不同之处在于条形码输入是将全部数据(包括表的参数和表号等)一次性输入,因此要求系统程序可以根据条形码数据中不同位置所代表的不同信息分别进行处理,系统设计时只要考虑一下条形码输入的这点不同就可以了,另外,对于批处理方式的数据采集器,系统软件要进行特殊处理,因为采集器是批处理方式的,一般数据采集器供应商会提供一个专门定制的专用通讯接口程序,负责将采集器采集到的数据收取回来放在指定和文件中,用户程序再去分析相应的文件,并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需要数据采集器供应方和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程序开发人员协助完成。
4结语
条形码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怎样实现条形码技术在电能产业的应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管晓鹃.条形码技术在电能表资产管理及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硅谷,2011,07(13):148-149.
[2]陈宝平.条形码技术在电能计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决策,2014,12(17):136-137.
[3]陈鸿. 现代物流管理系统架构与条码技术[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论文作者:蒋紫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条形码论文; 电能表论文; 技术论文; 电能论文; 互感器论文; 数据论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