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建筑施工工程迎来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也对建筑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面临这种现状,建筑行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从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方面入手,通过不断的改革来更新技术,掌握最先进的管理方案,从而有效的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两方面展开研究讨论,针对这两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促进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 ;工程管理;施工质量;策略;
引言
建筑行业是关乎国民生计的行业,项目施工的过程和步骤又是极其复杂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方在保证良好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高效的完成施工要求,按照工期如期交付,从而保障工程能正常的投入使用。但是,一些施工单位由于施工经验不足,也没有完善的制度,在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管理上总是出现各种问题,为施工方以及企业单位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筑企业应从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入手,完善工程施工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制度,从而全面的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意义
施工过程中,除了对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良好控制之外还应对施工操作的安全性进行一定程度的考量。从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方面讲,工程人员应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进行良好落实。对工程质量的控制问题也应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入手,并结合自身的管理经验以及施工要求等全方位的落实,保障执行过程中的人性化和有效性。将管理制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施工安全为前提,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在不断的应用之中,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
首先,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项目管理工作比较复杂,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尤其是现在的建筑工程采用分包形式,虽然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但是,由于参与团队众多,很难做好明确、合理的施工范围划分,导致施工进度得不到良好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每个施工单位都想承包更多的工程,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各单位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很容易在分包过程中出现遗漏现象,为施工进度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从质量控制角度来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企业单位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施工人员素质水平低、专业技能差等方面都会对工程质量带来影响。此外,工程监督工作效性低,建材不达标、质量验收体系不完整等因素都会降低工程施工的质量。
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设计协调工作
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以及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单位多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同时也是不同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因此,要保证各个专业的技能能够良好的发挥,就需要不同的专业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配合,彼此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促进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1]。而不同的部门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产生矛盾也是难免,企业部门需要加强管理工作,提高会审深度,从而有效避免专业之间矛盾的发生。进而使工程图纸以及施工方案的设计能够更加合理,更为科学,保障施工的有效施行。
(二)加强施工方案质量控制
施工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是保障施工各个步骤能够高效完成的关键,是施工质量能够达标的保证[2]。而施工方案的设计是一项及其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的考虑到施工工艺、施工经费、施工技术、施工周期等多方面内容,所设计的施工方案必须良好的满足技术的可操作性、经济的可行性、工艺的有效性、组织的合理性等。同时对施工方案必须进行审核工作,将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联合考量,从每个工程步骤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对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技术以及新型技术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体现出施工方案的技术含量,保证施工工程的高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保证施工材料的高质量
除了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施工材料的质量也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和企业单位必须严格的检查所有施工建材,以及建筑施工所用的施工器械、建筑零件等。对建材的采购、检测、使用每一步骤都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从施工材料方面保障工程的高质量。
但是,现在的建材市场的环境不是很好,违规销售者大有存在。相关人员在进行建材采购过程中,违规销售者会利用回扣、提成等条件诱惑采购者,导致采购的材料质量不达标。因此,企业单位在进行采购人员的选择和安排时,应选择那些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有思想、有原则的员工。从而在保证材料达标的前提下,为公司节约购买材料的成本。
此外,建材市场所销售建材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往往在高质量产品中混杂着不合格产品。这就需要相关单位制定严格的建材购买制度,在对建材购进过程中,必须对建材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对建材的质量证书的有效性进行检测,并保证检测报告的真实性,从而全面的保证建材的质量。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也应对建材进行合理的运用,提前在施工场地建好仓库,并对相应环境进行良好控制,为建材的存放和使用创造良好条件,从而促进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四)加强机械检查以及设备维护工作
确保机械的正常工作也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3]。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部门应安排专人对施工器械进行管理,并按时对施工过程所用的器械进行隐患排查,从施工器械方面,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尽可能的避免施工机械事故的发生。检查项目应包括:装备是否安全可靠、施工设备能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队伍的组成和分工是否合理、操作人员的水平和安全意识是否过关等。并对施工过程中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技巧以及安全意识等进行培训,防止因器械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五)完善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
施工工程是一个由多个小的施工项目、分支而组成的整体。因此,只有保证每一步骤施工的合理性,才能保障整个施工工程的高质量、高效率。所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做好每一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实行施工人员与检测人员互相监督的方法,以预控为主,治理为辅。一旦发现违规操作或者不达标的工程,一定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整改,有效的排除安全隐患,在保证整改合格之后才能恢复施工。从每一小环节、分项工程方面杜绝质量隐患的产生。
(六)加强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工作
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工作是保障建筑作业良好质量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需要管理人员以及各级的施工人员都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并构建严格的安全责任体系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来保障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设立具体的奖罚机制,通过对工作人员意识的提高,来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安全生产的监管职责包括多个方面,尤其重视施工场地周围环境的安全性,如对高压电线防护、水网管道施工、基坑支护、模板搭建等工序的安全隐患的良好控制,从而实现对施工质量的良好监督,保证各项工种作业的安全生产[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的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都在不断完善。但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单位和施工方制定有效的方案,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选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提升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敏.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5,46:24-25.
[2]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8):717-718.
[3]陆军.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6(03)
[4]郑飞.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的有效措施探析[J].江西建材,2015(20):259.
论文作者:黄海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过程中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建材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