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本管理与产品管理_国企论文

国有企业资本管理与产品管理_国企论文

国有企业的资本经营和产品经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企业论文,资本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资本经营正在成为我国国企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作为国有企业较为传统的经营方式——产品经营,也已在改革的新形势下得到长足的发展。笔者拟对国企资本经营和产品经营及其两者关系作些探索,以利于国有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产品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前提

企业产品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基础,这一论断已得到了众多经济界人士的认同,只有提高产品经营的水平,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没有良好的产品经营水平的企业,其所谓的资本经营很可能只会产生泡沫效应。近日国外一家著名咨询公司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为何世界各地的模拟硅谷的效益都远远不及真正的硅谷,其根本原因就是只有硅谷的企业才具有最好的产品水平。

考虑我们的国有企业,虽然明亏和潜亏的企业约占总数的70%,但仍有相当的国有企业,为其实现资本经营创造了条件。经过近几年企业的重组、兼并,一些优秀的国企已脱颖而出,如四川长虹、青岛海尔等,凭借其高超的产品经营水平,开拓和占领了国内市场,资产得到了迅速膨胀,现已走向资本经营的道路。进一步分析它们的资本经营方式,不难发现,它们都很重视品牌形象,将无形的品牌渗透到资产经营中是它们经营的一个重要特征。这说明,品牌的塑造已构成企业资本经营的软条件,而优秀国企的无形资产的迅速增加,为它们的资本经营创造了有效条件。

国内外的企业经营经验表明,企业的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产品经营是资产经营的基础。纵观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它们在向国外输出资本,开始资本经营之前,往往先采用产品输出的方式。当它们的产品已占据一定的市场之时,随之而来的则是大规模的合资、收购等活动。

二、国企的资本经营是产品经营发展的必然

1、资本经营是在产品经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需要

当一个企业的产品经营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获得的市场份额急剧膨胀,生产和市场之间出现了一定可发展的新空间,在这个空间的诱导下,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要求自然产生。由于此时企业的销售已突破了本地化,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市场,“销地产”的要求是企业通过简单的扩大再生产不能够解决的。而资本经营以其固有的特征,能够比较完满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资本经营得到了迅速发展。

资本经营在中国的企业中最为显著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企业的集团化。我们姑且不去讨论现有的国有企业集团产生的原因究竟是政府行为还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单从企业集团的形式上看,现有的企业集团的主要职能是从事资本经营。应该说,这是符合当前的经济条件的,对于国企的发展是积极有效的。

企业集团通过资本经营,可以有效地清除不良资产,优化整个资产结构,这对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资本经营是现阶段国企发展的高级运作方式和有效途径

资本经营是在产品经营运作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它比产品经营更具复杂性。它涉及到融资、投资、收购、兼并等系列问题,要进行资本经营,需要对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有更深厚的理解和把握。也正因如此,一个资产经营成功的企业,其竞争能力会大大加强。

当前,国有企业实施资本经营的外部条件已经成熟。鉴于我国市场的日益国际化,外资企业正以雄厚的经济实力抢占中国市场,要想与之竞争,单靠原有的国企个体的规模是不可能的。唯有国企强强联手,组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形成一艘艘航空母舰,才有可能与之相抗衡。在这种宏观条件下,我国已出台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优秀国企,实施资本经营战略,迅速扩张规模,增强竞争力。

党的十五大极具远见地提出中小企业发展的多种经济形式,特别是股份制形式。这个政策的出台有着深刻的背景。在目前国企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实施“抓大放小”政策。“抓大”意味着国家将直接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扶持重点企业。而“放小”则意味着国家试图通过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运行机制,由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对中小企业进行遴选,有前途、有希望的企业通过市场行为淘汰或收购劣质企业。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资本经营。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动力来自市场本体。过去,计划经济扭曲了市场与企业的关系,企业畸型发展。现在,则由国家为企业松绑,在对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行政让位于市场。事实上,国外的大公司,无一不是在市场的作用下,在破产、兼并、收购、解体、重组等系列资本经营过程中得到大规模的发展。

三、资本经营与产品经营不可偏废

企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产品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一个企业只有做好产品经营,才能使企业具有竞争力,才有进行资本经营的可能。但不可否认,单纯的产品经营对于企业来说,只能是渐进式而不可能是超常规的发展。资本经营为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途径,它能有效地解决目前国企规模小、平均效益差的问题,同时也是企业获得爆发式发展的需要。

资本经营和产品经营是国企经营的两只巨轮,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偏废,片面强调一方,忽视另一方,都将会造成发展的不平衡。缺少良好产品经营基础的资本经营,容易造成“泡沫经济”,通过资本经营获得的市场优势和资本优势,将会在低水平的产品经营中被慢慢消蚀,企业将重又跌入举步维艰的低谷。而没有资本经营的企业产品经营,只能停留在小打小闹的水平,难以抗击市场中的风浪,一旦行业竞争加剧,企业航船势必搁浅甚至倾覆。

四、目前国企在处理资本经营和产品经营中应注意的问题

1、资本经营从被动走向自觉

我国的国营企业资本经营现在正处于初探阶段,尚不规范。探讨它们的起因,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于在市场的作用下,自然产生的,更多的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我们不能否认政府的行为对于保护发展国有企业的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这种作用尤有意义。但也必须同时清醒地意识到,政府对企业的行为只是暂时的,企业的发展终究要靠企业自身的经营,我们的国营企业要充分理解政府的一片苦心,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探索企业发展新思路,变不规范为规范,在努力提高产品经营水平的同时,做好资本经营工作。

2、产品经营不应在一片资本经营呼声中被忽视

企业资本经营以其迅速扩张、超常规发展的特点,吸引了企业的经营者。与产品经营相比较,资本经营的单项工程时间较短,同时又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富有刺激性和功利性,因此倍受经营者的重视。而产品经营则显得需要长期积累,不能立杆见影,且缺乏操作机制、人员和驾轻就熟的能力,因此往往被经营者无奈地忽视,这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认识到,目前国企的产品经营还处在较低的运作水平,整体缺乏规范的理论指导,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如何协调和摆正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之间的关系和位置,是值得国企的经营者深深思索的一个大问题。

3、资本经营运作要依据市场规律办事

资本经营是企业发展的高级运作方式,它比产品经营有着更复杂的运行机理。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本经营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市场规律来办事。一忌急功近利,只看当前的既得利益,不顾企业未来的发展,违背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最终导致失败。二忌贪大求全,不顾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不考虑企业原有的产品线和产业链,一味追大求全,结果由于超越了企业自身能力,无法解决财务、管理和市场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企业陷入泥潭之中,无法自拔,甚至破产。日本八百伴国际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三忌盲目轻率,资本经营需要有成熟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它需要企业的经营者充分审时度势,任何冲动的行为都将可能导致失败。

标签:;  ;  ;  

国有企业资本管理与产品管理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