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静雯
佛山市环境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摘要:当下,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不足,既有程序性法律规范不完善的原因,也有司法救济不利的原因。因此,必须以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为基准对现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行政程序规则和司法审查规则加以重塑和完善。
关键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
引言
公众参与指个人或者社会团体在权利以及义务当中从事一定的社会行为。公众参与可有效地帮助决策者认识项目实施带来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问题,这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在环境保护法颁布之后,公众参与直接被列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当中,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之后,政府通过立法方式维护公民环境权益,确保公民能够有着良好的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公众参与的过程需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程序和时间限制进行规定,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与此同时确保公众能够发挥自身权利,参与到整个环评过程中。但目前公众参与制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厦门PX项目事件和彭州石化事件等。文章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此同时多方面的进行分析,旨在提出保障公民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权利的策略。
1公众参与的内容分析
1.1?公众参与的内涵阐述
公众参与的实现是对公民公众参与权的有效保障。在当今时代,国家公共利益的维护不仅仅需要国家机关和政府,还需要社会公众发挥力量。简单来讲,公众参与机制就是社会公民以制度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公共权力的使用中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公共活动的公平、公开与公正,在不损害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1.2公众参与的途径分析
在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评价的技术和专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既具有一定的利益冲突性,又要在评价的过程中保障利益的平衡。因此,在公众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参与方式的选择,加强对参与方式的创新和优化,将公众参与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推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一般来讲,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公众参与,主要包括电话、现场访谈、问卷调查等。另一方面是通过会议讨论的形式进行公众参与,主要包括专家咨询、公众听证会等。
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公众参与面临的问题
2.1公众参与对象缺乏正确的参与意识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国民素质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基层群众的环境素养和法律意识仍然略显不足。在实际的公众参与过程中,没有较强的专业意识和环境素养作为支撑,大部分的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态度都是以自身短期的利益为主,导致公众参与过程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2.2实施主体的问题
在公众参与的过程中,对于公众参与的实施过程主要是由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共同负责的,其中建设单位通常都会有一定的先入为主的情况,因而不能做到纯粹理性地看待环境保护问题;与此同时,自身利益也驱动建设单位不能充分克服主观因素。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涉及咨询服务性的收费环节,因此环评单位在公参实施过程中,会有条件的选择公众参与的对象,这就导致了公众参与的调查不能充分具有客观及有效性。
2.3现阶段环评公众参与环境行政程序的不足
现阶段,我国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存在程序设计上的错位。建设项目公众参与首先应该体现其"公众性"。但目前,我国诸多环评机构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公众性"的主要特点,使其环评环节只是单一的表面化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我国现阶段相关法律规定中并没能完全结合"公众性"参与,更有甚者导致公众参与并不是政策上的行政抉择,而是之前的资料准备阶段。使之对环评资料的参与效用远远超过对环评行政的力度,进而大大影响了环评的审批环节。因此,公众参与程序设计上的错位,对其民主决策造成严重的冲击影响。最后在进行建筑项目环评公众参与时应该采取客观、合理的建筑项目环评机制。例如,在对建筑项目进行环评时多采取周边居民进行参与性意见,由于建筑项目必然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居民大部分民主表决不同意建设项目的落实施工,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建筑项目环评的弊端性与问题性。
3提升环评工作中公众参与水平的有效策略
3.1加强公众参与意识的宣传和培养
环评工作对于公众参与对象的环境素质以及专业知识有着一定的要求,只有在公众掌握充分环境意识和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提出具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公众自身的权益。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公众参与意识的宣传和培养。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入手: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公众参与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公众参与以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法律的宣传和教育,提升公众的环境素养和法律素养,让他们认识到参与到环评工作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力度,将环境保护教育融入到九年义务教育之中,让公众能够潜移默化的养成环保意识,培养环境保护的习惯。
3.2提高实施者素质
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单位需要强化自身业务管理素质,强化有关人员对于环评法和其他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有关专业能力,提高其对于实施公众参与程序的重视程度。而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而言,必须能够从中立的角度出发来对于公众的各种意见进行充分考虑,并对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客观的审查,分析其有效性可行性,并给予采纳与否的决策。
3.3应该加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阶段的公众参与
首先,必须认识到建设项目环评审批阶段的重要性与现实性。审批阶段是建设项目能否确立实施的关键时期,因此,将公众利益以制度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尤为重要。在我国法律保障体系中对公众利益有其明确的规定与释权,只有将公众利益实现制度化才能更有力的保证其合法性与实用性。制度化的确立可以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条文中的具体规定,对公众参与的必要性与作用性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定位。其次,应该实现公众程序性环境权的实质需求。公众程序应该具有公正性与公平性,公众参与时通过公众程序来完成,公众程序更是我国法律程序中的重要环节。现阶段,随着我国法治机制的不断完善,公众程序性环境权已经成为当下较为先进的司法流程与规定。法律权利的衡量标准是判定的是非曲直,因此,加强实践公众程序性环境权的实质需求是其公众参与的重要前提与基矗
结束语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影响到了工程完成之后的环境影响程度,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公众参与的过程至关重要,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客观性。但是现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很难具有足够的客观性,因而可以选择代表参与对象,提高有关部门管理能力、提高有关人员单位的平均素质等进行解决。公众意见处理的过程不仅要发放到有关的审查组织当中,还应当对于公众进行公开,在方便公众监督的同时集众智来让有关的方法措施得到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合理的信息反馈系统也具有实用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艳芳.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信息公开制度[J].江海学刊,2017,(1):126-132.
[2]李天威,李新民,王暖春,于连生.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机制和方法探讨[J].环境科学研究,2018,12(2):36-39.
[3]刘毅,陈吉宁,范琳,梁宏君,刘毅国,张勇.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研究方法与案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8,27(3):428-432.
论文作者:严静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公众参与论文; 环境论文; 评价论文; 公众论文; 环评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设项目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