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猛龙”歼10
文/代军
经典机型
歼10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简称成飞)为中国空军研制、生产的单引擎、全天候、多功能、鸭式气动布局的第四代战斗机,于1986年开始研制,1998年3月首飞成功,数年后正式装备部队,并先后衍生出歼10A、歼10S及歼10B等型号。最新的歼10C于2015年初首飞,已批量装备人民解放军空军,并于2018年4月16日开始担负战斗值勤任务。
歼10于1984年正式立项,代号为“10号工程”,由成飞具体负责。歼10原型机于1994年开始建造,1998年3月23日首飞。 2002年6月首架装备俄制发动机的歼10小批量生产型号首飞。2003年12月歼10双座型号原型机首飞(双座型原型机已送至航空博物馆展出)。 2004年,空军某部换装歼10战机,成为中国空军第一个装备该型战机的部队。2005年首次出现了带有空中加油探头的歼10战机。2008年11月5日,歼10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对外亮相。
对实验组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要主动向患者介绍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治疗的知识,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专业的解答,打消患者的疑虑[2]。医护人员不仅要对患者的疾病状态、生理指标等进行密切观察,还要采用家访或者是电话访问的形式,对患者实施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坚持服药情况,督促患者谨遵医嘱完成后续的药物治疗。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在控制患者血压平稳的状态下,减少患者服药种类,或者是选择新型的复方制剂,药物长效性突出,血压控制效果更好。
歼10战机衍生有单座和双座型号,航电系统基本由国内研发生产。
歼10采用鸭式布局,翼身融合。这一气动布局既增加了机内容积,可用于载油、装备,以及为之后发展预留空间,也有效利用了它带来的空气动力增升效果。歼10从外观上最大的特征是进气道位于机腹下,由调节构成进气道的前部,可为发动机提供不同飞行状态所需的气流,更加适合高性能空中作战。此外,在结构和制造工艺方面,歼10翼身融合体和大三角翼布局使得内部油箱的容积增大,有助于增大战斗机航程。
歼10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大量采用复合材料的战斗机,同时,它也是中国空军继歼8D后第二种拥有空中加油能力的战斗机。
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的首要环节,目标设定的是否科学合理将会影响整个评价的质量。农业科研项目绩效目标应当设定客观的评价标准以界定绩效内容,确定该项目的绩效究竟如何。然而当前绩效评价中较为突出的趋势是就评价而评价,更关注评价程序是否符合规范,评价结果是否有利,而忽略了绩效评价作为管理工具的价值,也未能真正客观地衡量农业科研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歼10采用鸭式布局,翼身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