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正颌治疗,观察组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SNA、SNB、ANB角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牙颌面畸形情况,且可降低复发率,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正畸;正颌;唇腭裂;牙颌面畸形
唇腭裂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口腔科疾病,是头面部较为常见的一种畸形疾病,对患儿健康的影响极大。临床上通常将唇腭裂修复术作为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其虽可取的一定的效果,然而术后极易引发牙颌面畸形,故而,临床上必须要加以重视。正颌手术是临床上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常用方式,其对改善患儿外形虽有一定帮助,但复发率较高。本研究为提高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治疗效果,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方式对观察组4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将其治疗效果与采用单纯正颌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8-31岁,平均年龄(22.6±3.6)岁;病程2-19年,平均(10.6±1.3)年;观察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7-34岁,平均年龄(24.1±4.1)岁;病程3-22年,平均(11.4±2.0)年;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本组80例患者治疗前均进行X线片检查,明确畸形部位,并了解畸形程度。
对照组患者采用正颌手术治疗。本组患者均进行鼻插管及全身麻醉。麻醉后再患者口腔前庭沟部位切开适当大小的切口,于上颌高位行上颌骨Le Fort-1型手术、下颌骨升矢状劈开截骨术、自体髂骨移植修复牙槽嵴裂等处理。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前移上颌骨,并置入中间牙颌板,并利用微型钛板及钛钉固定截骨。以上颌骨移动部位为依据对下颌骨部位进行调整,并置入终末牙颌板;然后利用钢丝捆扎固定,并利用钛板及钛钉固定下颌骨,固定后缝合包扎切口。
观察组采用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手术之前行正畸处理,利用直丝弓矫正技术进行矫正,去除代偿。然后实施正颌治疗,正颌方式与对照组相同,正颌术后2d再次行正畸治疗,牵引颌间。若患者术后覆盖范围恰当,则可利用橡皮圈垂直牵引颌间,若覆盖范围偏小,则需实施Anglell类骨牵引。然后以患者咬合情况为依据对牵引程度、方向等进行调整;调整后适当对弓丝硬度、粗细等进行调整以矫正患者牙齿排列情况。术后叮嘱患者定时复诊,并严密观察患者矫治力,同时进行适当调整。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X线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上颌突度(SNA),下颌突度(SNB)及ANB角,术后随访12个月,对两组患者畸形复发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属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SNA、SNB、ANB角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SNA、SNB、ANB角度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SNA、SNB、ANB角度比较
2.2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中1例患者发生复发,复发率为2.5%,对照组中7例患者复发,其中上颌前突3例,下颌前突3例,上颌后缩1例,复发率为1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唇腭裂属于口腔颌面部畸形的一种,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多伴有牙弓狭窄、牙合关系紊乱、牙列拥挤等现象,不仅会对患者的口腔功能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患者容貌,导致患者产生自卑等负面心理[1]。临床上通常采用唇腭裂修复术对该病患者实施治疗,然而该治疗方式因易损伤腭大血管神经,加重腭黏膜血运不足现象,故而术后易导致畸形复发。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加以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2]。
正颌手术是临床上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畸形的常用方式,该治疗方式能够对不协调的颌骨位置进行矫正,从而可达到改善患者颌面畸形外观的效果。然而其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术中及术后往往难以建立较好的咬合关系,且少数患者由于颌骨古段移动而难以达到大多数牙的尖窝接触;或因牙弓不协调而难以达到良好的骨段移位[3]。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逐渐开始将正畸治疗与正颌治疗联合应用于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治疗中。通过术前正畸处理有利于去除影响术中、术后重建的不良原因,对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有重要帮助。且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还可更好的协调患者面中下部比例,对改善面型、调整术后正畸精细度、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帮助。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SNA、SNB、ANB角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就表明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方式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宋蕾,邓立梅.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的优质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48-150.
[2]曾苑琴.正颌联合正畸在矫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1):95-96.
[3]张宇.正颌外科联合正畸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8):150-151.
基金项目:1.遵义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生工作站,编号:黔教研合YJSZ字(2013)08。
2.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编号:遵红科合社字(2015)09号。
论文作者:刘泽念, 贺新媛 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畸形论文; 两组论文; 正畸论文; 唇腭裂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