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班级成员情商,加强班级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商论文,班级论文,班级管理论文,成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情商和影响“班级成员情商”的因素
1.情商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写成EQ)是表示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情商的高低反映着情感品质的差异。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和纽罕布什大学的约翰·迈耶提出了情绪智能、情绪商数概念,并把情感智商定义为社会智力的一种类型。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因素。“情商”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
(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认识自身的情绪是情商的基础, 也是一种认识和感觉的能力。一般说来能正确了解自己、自信心强的人具有较强的这种情绪和能力。
(2)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包括化解自己的不良情绪,摆脱焦虑和不安的心情,能进行自我安慰和调节。一般说来这种自控能力强的人,能很快走出工作的低潮,整理好个人情绪,重新开始。
(3)自我激励的能力——做事不能仅依靠外界的动力,主要靠自我激励的情绪,能专注于某一目标,并保持高度热情,克服一时的冲动和满足,不感情用事,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有了这种激励情绪,工作保持高度热忱,不断提高效率,成功的几率也较大。
(4)认识他人的能力——只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不能认识别人,就会夜郎自大、孤芳自赏。要擅于从细微的信息,觉察他人的优点和需求,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5)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这是一种协调和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包括领导和组织能力,协调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能力,以及通常所谓的“人缘”。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长期以来,主要是着眼于提高班级成员的智商。督促他们的学习,激励他们学习潜能的开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等。但是却往往忽视了班级的情商教育,忽视了班集体情感潜能等EQ因素的挖掘。我们不是要造就每年都能评得学习先进的班级,更重要的是要造就情感丰富、情绪稳定,有良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呈现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面貌的班集体。只有这样,班级的每一个成员才可能在具备知识和智慧的同时,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成为“有知识,能吃苦,善做事,会做人”的现代人。
2.影响“班级成员情商”的因素
(1)班级成员的情商水平。班级是由不同的个体成员组成的, 班级与其成员之间实际上处于一个互动的信息交换系统之间,班级成员情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级情商的高低。如果班级成员情商水平都较低,每个人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情绪和能力都不够,那么由这样的个体所组成的班级则会情绪不稳,班级气氛不浓,缺乏集体感、荣誉感,活动组织不起来容易出现各种事故等等。
(2)班主任管理班级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当班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或班级内部之间发生了冲突,产生了不协调的情况时,就需要进行调适。班级冲突是难以避免的,由于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文化习俗、地域特征等的同学同时并存于一个班级,又或者班级内部本身缺乏畅通的沟通机制、班委组织结构上存在着功能缺陷等,必然存在着各种矛盾,冲突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或隐或显地存在于其中。班主任如果仅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用学校的规章制度、班级的规定等具有强制性的条条款款来解决问题,很有可能表面上化解危机,实际上却更加剧了班级的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发挥情商的作用,从感情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稳定他们的情绪,这样的结果会事半功倍。
班级内的冲突和矛盾对班级发展具有双重性的影响,既有破坏性,又有促进性。只要班主任处理得当,班级整体成员情商的作用会远远大于个体情商之和,但如果这个班主任缺乏有效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那么,不但促进性的冲突可能会向破坏性的冲突转化,如果原本就属于破坏性的冲突可能失控,会对班级产生严重的打击。
(3)个体团结和协作精神。班级是学校里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单位。 班集体就好比是航行在大海中的一艘船,班上的每一个同学则是船上的舵手,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保证大船勇往直前,驶向彼岸。所以个体必须要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优点,能虚心求教,和谐地与人相处,愉快地与人合作。
(4)团队学习能力。不仅个体需要不断学习,集体同样如此。 团队学习能力是班级作为一个整体,对新知识、新观念、新事物的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一个班级要能对外界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较强的团队学习能力。通过学习,造成一种开放的班级氛围,每个同学能互相取长补短,对一些事情形成共识,与时俱进,做好随时应接变化的准备,那么这样的班级就更加具有竞争力和凝聚力。
(5)完善的班级激励机制。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才能鼓舞学生, 提高士气。例如当一个班级在参加一些团体活动时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时候可以通过情感上的激励让大家的集体感更强、荣誉感更强。对于那些为班级做出贡献的个人,可以适当地在评优、评奖学金上给予一定的加分,这样他们会更愿意为集体的发展而尽个人最大的努力。
由此可见,班级成员情商对班级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班集体具备较高情商,有利于班级时刻对自身和外界保持理性的认识,有利于班级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更有利于班级形成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二、如何提高班级成员情商
1.提高个人情商
要提高班级整体成员情商,首先就要提高班级成员的个人情商。情商与遗传无直接关系,不受先天的局限,主要是通过后天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而获得,并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对个人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提高个人情商,要教育学生:①建立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悲观厌世、不怨天尤人,不因受挫折而一蹶不振,处事坦然,自信自立自强,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②及时化解心理困扰,一旦发现自己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应及时寻找解决的方法,如向自己的班主任、信任的教师或朋友倾诉,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建议等。③应该做到宽以待人,有博爱的情怀,能包容他人的缺点和个性;严以律己,要增强自律力,凡事都能冷静的思考,不凭一时的情感冲动而鲁莽行事。
2.建立有效的管理矛盾冲突机制
(1)要保证有通畅的信息传递通道, 能让你在第一时间内迅速了解掌握有关冲突矛盾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
(2)要有清晰的矛盾冲突管理程序。无论办什么事,都要有一个程序, 要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拖拖拉拉。当发生矛盾冲突时班干部或相关人员都很清楚应遵循怎样的程序去解决问题,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需要首先向谁汇报,在办事时班干部可以享有什么样的权利或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样,当班级发生紧急情况时,班主任如果不在,就不至于每个同学都手足无措。
(3)要有预见性。即班主任在制定此机制时, 应对班级表面的矛盾和潜在的矛盾矛盾冲突都应一清二楚,具有先见之明,并有一套预备方案,如果发生类似的事件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然。
3.倡导团结和协作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如果班级的成员个个都很优秀,但缺乏合作精神,这样的班级也同样毫无战斗力。班主任应教育学生团结友爱,有高度的主人翁的精神,做班级的主人,要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宽容和谅解他人,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可以学会检查反省自己,妥善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还可以培养出领导他人、与互相合作的能力和精神,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4.建立“学习型”班级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能及时地掌握班级内部、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迅速地适应它。要提高班级适应能力关键在于增强其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和新事物的能力。“学习型”班级可以通过在班级内部建立起完善的学习机制(如互相帮扶,成绩好的带成绩差的;按个人兴趣组成各种学习小组)和知识共享机制,从而使班级具备发展和创新的能力。学习型班级一方面不仅有利于形成具有良好班风和创造性的优秀班集体,提高班级对外界的适应能力、竞争力,而且反过来也能提高班级成员个人的水平,从而使个人与集体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5.建立激励机制
班主任应从多种角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为他们树立竞争目标,让学生生活在竞争的环境中,时常有紧迫感。个体有了竞争力,团体也就有了竞争力。在竞争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鼓舞。不失时机的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可以增强自信。同时,也要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当个体遇到挫折后该怎么办,一个集体遇到挫折后又该如何。教师要从理论学习和生活经验、情感教育上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他们在困难面前能自我激励、坚定意志和信心,奋发向上;使他们能主动地面对挫折,迎接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班集体成员的潜能和创造性,形成具有良好班风、学风的优秀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