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安全设计探析论文_谢学娟

建筑电气安全设计探析论文_谢学娟

谢学娟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一所 810001

摘要: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建筑智能化、自动化使建筑用电量猛增,随之而来使用时的电气安全成为当前环境中的重大安全隐患。本文主要针对建筑中的电气安全设计进行了相应的阐述,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电气设备;电气技术;安全;设计

我国当前社会中的住宅房屋通过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使用性质以及其中居民的身份可以分为普通住房、公寓和别墅。其中以普通住宅最为常见,也是供电系统安全隐患最为严重的住民聚集所。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房中各种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使得人们对各类建筑和住房建筑工程的电气安全设计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一、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

对于建筑电气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符合建筑设计的行为规范,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规范来执行,因为那是国家根据建筑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计算得出的数据结果,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的考虑到电气设备的经济性,不仅要考虑到初期的费用问题,还要考虑到在设备运行期间产生的费用,力求在可靠性的基础上达到成本最小。

合理设计建筑电气的各个系统和运用先进的电气设备对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及节约基建投资是极为重要的。在实际的设计中,往往由于设计的周期短,时间紧,任务重,而对设计的经济性忽视,致使在建筑初期电气设备投资的浪费。建筑电气设计的经济性就是电气设备的初期投资与运行费用达到经济合理。

二、我国电气设计现状

近2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同时,用电安全水平也大幅度地提高。20年来,尽管我国的用电量迅速增加,供电区域声速扩大,而每年触电死亡人数的绝对值却呈下降趋势。显然我国的用电安全水平的提高是显著的。然而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是一个用电比较落后的国家,用电状况也十分复杂,发展也不平衡。同时,随着各国不同电气设备的引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出现新的电气安全问题。因此,必须研究防触电领域里的新问题。其中,包括安全标准、安全规范、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软科学课题的研究,也包括大量的不同用电装置、不同用电环境、不同用电条件、不同用电要求下降触电技术性课题的研究。

三、建筑电气设计的安全性

1.电力供应

电力设备在建筑中是最为基础的设施建设,人们的生活是不能没有电的,如果没有了电,那么人们的生活将难以想象,所以在建筑中,一定要对电力的供应有最为稳妥的保证。在现代建筑中,一般情况下在高层建筑中都是有两个电源的,为了是供电的可靠性增强,这两个电源一般都是独立设置的,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互为供电,保证正常的供电工作。对于这种多路供电的装置,都是根据实际的电网情况和负荷的大小而具体的进行分配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备有应急所需要的柴油或者是燃气轮的发电机组,以备出现紧急停电而电源又不好用的情况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供电,所以要求这种应急供电装置要在十五秒钟之内恢复供电。对于其他的电力设备也应该根据相应的建筑标准来执行,做好安全保障措施。

2.供电线路

供电线路在布设时要充分的考虑以后的需求,线路的繁多在工作的时候如果出现故障,那么在维修的时候将会非常麻烦,所以在尽量的简化线路。对于线路的截而选择,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选择,不能够根据个人的卞观臆断而随意的更改截而的大小,避免为火灾的发生留下隐患。

3.电气设备的接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室内会购置很多的家用电器,这些家用电器的使用,安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这些家电的接地保护力一而,通过重复接地都将接到共用的接地设备中,那么为了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安全,这个共用的接地体的电阻要小于一欧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建筑电气设计的常见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线路故障

电路导线超过荷载极限就会导致其电力传输能力下降,从而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加速了电路的老化甚至直接引燃导线的绝缘体和附件的易燃物。此外,一线电气线路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对线路的影响,例如在较多灰尘、温度高和空气潮湿的环境中,留下安全的隐患。

2.电气设备故障

有些较为老旧的建筑使用的配电系统可靠性差,保护的程度较低,还有的甚至不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自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无法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一旦出现常见的电气问题,这些设备不能及时的做出动作,致使本应该被预防和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导致的更严重的火灾的发生。

3.短路和过载问题

短路和荷载是导致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的最常见原因,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含有绝缘导线相互缠绕、钩挂,相互摩擦导致绝缘层损坏,导致短路;当电气设备长时间使用而老化,绝缘层受到高温和潮湿等因素的影响失去绝缘能力,极可能引起短路事故;设备的安装不合理致使电气设备的绝缘层受到损坏导致的短路;导线的选择不当,横截面积小,荷载较低,实际的负载超过了导线的荷载范围;在设计时选择的断路器不合适,断路器额定电流比线路最大负载和配电保护整定值大很多,导致过载现象发生时。

五、实现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安全原则的具体措施

1.绝缘保护

对建筑电气设计应该按照《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原材料和设备的绝缘检查,对主要设备和材料进行重点检查。如对内部导线的绝缘要求厚度在0.6mm以上,灯具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插座和电源开关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5MΩ。对电线和电缆产品的型号和品牌进行检查,对绝缘层是否完整进行检查。

2.电气线路的铺设设计

配线管的选择右硬塑料管和钢管两种,要求内径大于导线直径1.5倍;埋入混凝土的塑料管要采用重型管,连接和接头部分应做好粘结。室内线路的铺设方式,主要采用硬塑料管或者钢管进行绝缘导线的布线;对于不可避免的接头要用钳子捏紧后用绝缘胶布进行处理;明配线路应该保证直线铺设,垂直方向的导线距地面2m以上,水平方向的导线应距离地面2.5m以上,否则不能进行明线铺设;导线之间存在交叉时,应该对每根导线都做好绝缘处理,保证固定牢固;导线穿过墙壁或者楼板时,要使用套管进行保护。

3.短路和过载保护

电气线路出现段落现象时,线路中的电流将是正常状态的十几倍,对线路和设备造成烧毁的危害。过载现状发生时,会产生与短路同样的电流增加现象,导致系统故障。短路和过载的保护一般为熔断器和设计,在配电系统的关键环节设计熔断器或者新型的断路器,保证在出现较大的故障电流时及时有效的断开线路,保证电气系统安全。

4.接地保护

将设备通过接地体与大地进行连接,称之为接地。接地设计可以有效的将电气设备故障时所产生的电流导向大地,以接地短路电流的形式消除设备上的高压电荷,减少安全事故。实验表明,在距离接地体20M的地方,电位已接近于零,这一点既是电气设计中的“地”。接地电阻受到土壤含量、水分和地下水的变化等影响会产生变化,因此建筑电气接地设计需要对接地位置进行测试,保证接地电阻的有效性。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电气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总之,电气设计师要与建筑师做好配合工作,在建筑施工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保障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过关,保障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春平.探讨建筑电气安全设计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7).

[2]田宏,毕红革.研究电气火灾原因提高安全性[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01).

[3]许凯.电气节能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2,(04).

论文作者:谢学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  ;  ;  ;  ;  ;  ;  ;  

建筑电气安全设计探析论文_谢学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