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精制及分离分析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精制及分离分析

于阿娟[1]2004年在《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精制及分离分析》文中指出大豆异黄酮和皂甙是大豆中的两种主要活性成分,是近年来食品与营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大豆异黄酮具有降胆固醇、抗防骨质疏松、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等有益的生理作用;大豆皂甙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抗氧化、抗癌、增加免疫力等作用,可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食品及饮料添加剂中。本论文研究了脱脂豆粕中异黄酮和皂甙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的方法条件,研究建立了用于其进行分离分析的HPLC和HPCE现代分离分析方法。 1.本文通过对比实验进行了大豆异黄酮提取物的除脂、除蛋白及除糖研究,提出了其工艺路线:异黄酮的乙醇提取液冷藏48h后,在3600r/min下离心10min,上清液浓缩,冷藏24h后去脂,再用6mol/l的HCl调至等电点,冷藏72h后离心,上清液调至中性后上柱,以水洗脱糖、盐及水溶性色素等,以30%、60%、95%乙醇洗脱大豆异黄酮,或直接用75%的乙醇洗脱,浓缩得粗提物Ⅰ。 2.本文研究了用溶剂沉淀法和各种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大豆皂甙和异黄酮甙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硅胶柱,用氯仿—甲醇—水(65:35:10,v/v/v,下层)为洗脱剂,可依次洗脱分别获得纯度优于90%总异黄酮和90%总皂甙;采用聚酰胺柱,用甲醇—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大豆皂甙类物质和异黄酮类物质整体分离较好:用葡聚糖凝胶LH-20柱,采用用50%甲醇洗脱时,大豆皂甙类物质和异黄酮类物质基本上得到了分离。 3.考察了缓冲溶液的pH值和浓度对现有的叁种标准品染料木素(genistein)、染料木甙(genistin)和大豆甙(daidzin)的替代品葛根素(puerarin)的毛细管电泳(CE)分离行为的影响,确立了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分离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测定几种大豆总异黄酮甙产品中genistein、daidzin、genistin的含量。 4.分别对叁种异黄酮质谱电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和选择,并对异黄酮粗提物Ⅱ中的异黄酮进行了液质联用分析,利用异黄酮标准品对照和MS的特征离子对色谱峰进行确认,利用紫外检测峰面积对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与HPCE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相近。

孟雷[2]2007年在《大豆糖蜜生产大豆异黄酮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异黄酮是植物中的一种类黄酮组分。在大豆中,以12种主要的形式存在:Daidzein、Genistein和Glycitein,以及它们的葡萄糖配糖体形式。由于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性质和抗菌消炎等生物活性,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它能降低乳腺癌、前列腺癌得病率,具有抗骨质酥松症、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抗冠心病等作用,在保健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大豆糖蜜是生产大豆浓缩蛋白过程中得到的副产品,其中含有大豆异黄酮,过去大豆糖蜜多用作牲畜的饲料。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大豆糖蜜生产大豆异黄酮的工艺,并利用大孔树脂分离精制得到异黄酮产品。研究确定了从大豆糖蜜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工艺条件。大豆糖蜜以1:4与水混合,调pH值至中性后,加入3g Ca(OH)2絮凝30min、在4000rpm下离心10min,得到的沉淀分别两次水洗,再将pH值调至中性,离心后得到原料液,浓度约为400mg·L-1左右,收率达到70%以上研究了超声波对工艺收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在20℃下,以超声处理代替搅拌,样品的稀释倍数为5倍,超声时间为10min,所得产品的收率约为80%。随后利用ADS-7大孔树脂将大豆糖蜜预处理后得到的异黄酮液体进行精制,上样原料液浓度约为300mg-L-1,以4BV的水洗脱糖、盐以及部分水溶性色素等,最后以70%乙醇水溶液洗脱得到纯度为63.51%的大豆异黄酮,整套工艺收率约为63%。最后以稀糖蜜为原料液直接用ADS-7树脂进行精制,得到的大豆异黄酮产品纯度约为40%;当将树脂柱串联进行精制时,整个工艺收率有了较大提高,达到了85%以上。且该树脂连续经过3次工艺循环后,所得产品的纯度以及收率均未发生较大改变。随后对该树脂进行了再生,并进行了一次工艺操作,结果显示该树脂经再生后,所得产品的纯度约为30%,收率达到了82.56%,整套工艺适宜生产。

王舒, 李文, 梁艳[3]2013年在《微波及溶剂法提取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寻低温下获得较高提取率的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方法以低温脱脂豆粕为原料,用溶剂法和微波对豆粕进行提取,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物料比、浓度等影响因素。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的含量。结果用溶剂法提取大豆豆粕,在80%乙醇、常压60℃、浸提2h、豆粕与乙醇比例为1:15(g/mL)的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得率较高。利用微波对其进行前处理的最佳条件为频率400W,固液比为1:30(g/mL),微波提取时间为6min。结论溶剂法和微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均可行,适当的微波处理不仅可提高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同时可提高提取操作的选择性,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肖正发[4]2008年在《PGMA-TiO_2-β-CD复合扩张床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扩张床吸附技术(EB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分离技术,集固液分离、浓缩和初步纯化于一个单元操作之中,能直接从含有细胞和细胞碎片的发酵液或匀浆液中提取目标产物,而不必事先除去悬浮的固体颗粒。目前EBA主要用于活性蛋白、酶、单克隆抗体的分离纯化,对于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的相关报道很少。大豆糖蜜是生产大豆浓缩蛋白过程中得到的副产品,其中含有大豆异黄酮,过去大豆糖蜜多用作牲畜的饲料。本文旨在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钛白粉复合微球(PGMA-Ti02微球),作为扩张床介质。然后将β-环糊精(β-CD)直接固载到具有大量环氧活性功能基的PGMA-TiO2微球上,制备出新型的扩张床吸附剂(PGMA-TiO2-β-CD)最后,所制备的吸附剂被应用于从大豆糖蜜中分离纯化大豆异黄酮。本研究共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PGMA-TiO2复合扩张床介质的制备方法。通过优化,得出较佳的复合介质制备工艺条件为:水油比3:1;引发剂用量0.7%;交联剂用量38%;搅拌转速为300~350r/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详细考察了Ti02添加量对复合介质的基本性质的影响。仪器分析表明制备的PGMA-TiO2复合介质具有规则的球形外观、良好的基本性质和粒径分布,与商品化扩张床介质相近。第二部分探索了将β-CD直接固载到PGMA-TiO2复合介质微球上的方法,制备出新型的扩张床吸附剂(PGMA-TiO2-β-CD)。研究发现固载化反应在DMF/NaH体系中较易进行;优化后得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β-CD与PGMA-TiO2微球投料比为1: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9h。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PGMA-TiO2-β-CD吸附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扩张床性能研究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所制备的吸附剂在扩张床内的流动可以近似为平推流。最后将所开发的PGMA-TiO2-β-CD吸附剂应用于直接从大豆糖蜜中分离大豆异黄酮,得到了纯度为78.6%的大豆异黄酮,收率约为91%。较之于传统的提取工艺,扩张床吸附技术节省了大量的操作时间和生产成本,充分显示出其高效和集成化的特点。

黎波涛[5]2007年在《大豆种质和培养条件对大豆愈伤组织积累异黄酮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SI)是大豆等豆科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物。近年来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功效,是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大豆异黄酮主要从大豆粕、豆胚及加工过程的废水中提取,提取效率较低,在自然界中资源有限,为此国内外相继开展了植物组织培养合成大豆异黄酮的工作。本实验与HPLC相比较,通过优化电泳条件和采用内标分析,改进了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探讨了大豆种质异黄酮含量差异与其愈伤组织中异黄酮积累的相互关系,明确了组织培养过程中异黄酮的积累时期和关键酶PAL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影响愈伤组织积累异黄酮的培养条件。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优化电泳条件和采用内标分析,改进了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HPCE)。最终电泳条件为:含有5%甲醇的40mmol/L硼砂溶液(pH10.0)为电泳缓冲液,压力进样20s,柱温25℃、分离电压16.5kV,检测波长为254nm,以鹰嘴豆芽素A作为内标物。在此条件下,6种异黄酮组分的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0.5%~2.4%之间和1.8%~3.8%之间,加样回收率在97.2%~103.3%之间,RSD值均小于4.0%,6种异黄酮组分可在21min内完全分离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HPCE与HPLC对大豆异黄酮分离均较好,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HPCE是一种检测异黄酮成分较为理想的方法。2.不同大豆品种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其生物量、异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大豆品种与外植体的互作对愈伤组织生物量、异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着水平;不同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之间,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差异极显着,但生物量的差异不显着。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大豆品种(整粒、胚轴和子叶)异黄酮含量与其愈伤组织(分别由胚轴和子叶诱导)的异黄酮含量和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由此可见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与其愈伤组织的异黄酮含量和产量密切相关,选育异黄酮组培专用型品种具有种质遗传基础。实验结果还表明,大豆品种来源、播期类型和异黄酮含量高低对其愈伤组织生长和异黄酮积累有重要影响。由建阳秋大豆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其生物量和异黄酮产量均较高,分别为1.24g/Flask(瓶)和13.16mg/Flask(瓶),适合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积累大豆异黄酮的材料。3.由愈伤组织生长和大豆异黄酮积累的动态变化可知,愈伤组织生物量和大豆异黄酮产量的增长趋势基本上一致,呈现“S”形曲线特征,但子叶和胚轴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间存在差异。在整个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PAL活性呈双峰型变化,大豆异黄酮积累之前先有一个酶活性增加过程,酶活化与最终产物的出现存在短暂的滞后时间,PAL酶活性对愈伤组织异黄酮合成存在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在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大豆异黄酮的积累与初级代谢有密切联系,PAL是组织培养合成大豆异黄酮的一个主要的限速酶。4.培养条件对大豆愈伤组织生物量、异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1)光照时间变化对大豆愈伤组织异黄酮的合成具有显着影响。在黑暗和光照交替处理下(8H/16h),愈伤组织的异黄酮含量最高为11.09(mg/g),同时异黄酮产量也最高,为12.04(mg/Flask)。结果表明,光照和黑暗处理相结合可有效促进愈伤组织生长和异黄酮的积累。(2)蔗糖浓度变化显着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异黄酮积累,增大蔗糖浓度可以促进大豆愈伤组织中异黄酮积累,其中4%蔗糖浓度处理效果较好,异黄酮含量和产量分别为2%处理的1.30和1.61倍;(3)大豆愈伤组织对2,4-D、NAA和6-BA处理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2,4-D浓度为1.5mg/L时效果较好,能够实现愈伤组织生物量和异黄酮含量的同步增长;6-BA浓度为0.4mg/L时能显着促进愈伤组织生长和异黄酮积累;(4)苯丙氨酸添加浓度对愈伤组织生长和异黄酮积累有显着影响。浓度升高有利于愈伤组织异黄酮的积累,但对愈伤组织生物量有较大抑制作用。苯丙氨酸添加的较适浓度在0.120mmol/L左右,在该浓度下愈伤组织异黄酮产量最高,为12.36mg/瓶,是对照的1.07倍。(5)水杨酸(SA)作为诱导子对大豆愈伤组织异黄酮积累和愈伤组织生长诱导作用明显,当SA浓度为120μmol/L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都达最高水平,分别是对照的1.35和1.58倍。

参考文献:

[1].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精制及分离分析[D]. 于阿娟. 郑州大学. 2004

[2]. 大豆糖蜜生产大豆异黄酮工艺的研究[D]. 孟雷. 北京化工大学. 2007

[3]. 微波及溶剂法提取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工艺研究[J]. 王舒, 李文, 梁艳. 中国药业. 2013

[4]. PGMA-TiO_2-β-CD复合扩张床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D]. 肖正发. 北京化工大学. 2008

[5]. 大豆种质和培养条件对大豆愈伤组织积累异黄酮的影响[D]. 黎波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07

标签:;  ;  ;  ;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精制及分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