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13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也获得了较大的进步,各类建筑工程的建设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增加。在建筑工程的建设环节,地基处理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程,其施工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稳定性。鉴于此,文章对建筑工程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1普通地质条件下的建筑基础施工要点
1.1基坑支护技术
任何地基处理工作都先要挖好基坑,因此,基坑的边坡支护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基坑的稳定性是防止工程事故、保障地基处理工作顺利施工的基础。在一些离城区较近的位置开挖基坑时,基坑往往需要垂直开挖,以防止占用过多土地。因此,基坑支护工作就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在地下水位较高时,基坑支护不仅要抵抗土应力,还要做好防水工作。我国基坑支护技术有很多,应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其中以土钉墙支护技术较为先进,土钉墙支护技术既能防水又能挡土,且可靠性较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要求建立可靠的土钉墙[1]。
1.2桩基施工技术
因为建筑的基础往往需要承载较大应力,因此,承载力较高的桩基础成为建筑最为常用的地基形式。桩基础能够穿过土底层,使得岩石承重,还能使其摩擦力承受较大荷载,因此桩基础在建筑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我国也探索出了许多的施工技术,例如预制桩、灌注桩等,其中钻孔的技术也是多种多样。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可以采用灌注桩,在施工以及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计算机辅助计算,同时也要借助一些手段检测灌注桩的质量是否达到施工要求,确保施工质量。但由于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较长,使用灌注桩须严格配合现场的工程工期确定。
1.3新技术的合理应用
因为在建筑当中,地基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我国地基处理的技术很多,但是各自都有其优缺点,也有其特殊性,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工程,而且由于桩基础直接打到土地中很深,因此,其质量也不容易直接监测,工程质量难以保障。因此,在实际工程当中,施工单位要积极引进新技术,利用新技术来推动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地基质量得到保障。例如注浆加固法能够加固地基,是目前推广较快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高压旋喷法能够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土层变形,提高土壤抗剪能力,合理利用新技术能够使得地基承载力更高,质量更好。
2软土地基条件下的建筑基础施工要点
2.1强夯处理技术的应用
强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软地基处理方式,其主要利用重物对地面施加重量和冲击力,来达到缩小土体颗粒空隙、提高地基负荷承载的目的。在实际夯实过程中,为了保证夯实密度,提高地基的稳定性,相关施工人员大多都会按照先周边、后中间的顺序来进行[2]。通常,强夯处理技术一般会应用在那些含水量、土体颗粒空隙较大、黏性适中的软土地基施工中,因为该技术的夯实力度较大,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地基强度和稳定性并且处理地基的速度也是十分之快。但该地基处理方式受土含水率影响很大,需要在最优含水率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且在一些饱和度较高的软土环境中,则该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也要略逊一筹,并且还会产生很大的噪音污染。
2.2排水固结处理技术的应用
该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其主要是由加压系统和排水系统所组成,可以充分利用软土地基所具有的透水性来进行集中排水,进而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全面解决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沉降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加压形式上来区分,排水固结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技术形式:
(1)真空预压法。该处理技术是在所要进行加固施工的软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然后再进行排水管道的垂直预埋,并用不透气的封闭膜将其全部包裹住,以免出现漏气现象,这样,当管道铺设完毕后,就可直接利用真空装置通过砂垫层内埋设的吸水管道进行抽气,进而使地基形成真空效果,最大程度上增加其应力值。
(2)降水预压法。该处理技术是在软粘土中设置竖向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并在其上铺设砂层,再利用封闭膜进行包裹,这样通过真空抽气后,膜内的排水带、砂层等就会形成部分真空状态,以便于可以有效促进土中水分的蒸发,增强地基的硬度和强度。
(3)超载预压法。该处理技术是一种传统式地基处理技术,尽管在水利施工中也较为常见,但由于其设计计算方法过于传统,所以在超载预压值问题处理上,所发挥的技术优势并不是十分明显,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开展阶段,也要结合实际工程量情况来选择具体的施工技术。
2.3土体换填法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这种地基处理技术常常适用于2~3cm厚度的软土层中,在实际应用时,可先将表面的土层挖除掉,然后再利用强度大、稳定高的材料作为换填垫层材料,如:砂石、砂、卵石等,因为这些填充材料具有很高的应用优势,不仅强度高、压缩性小,而且透水性和密实度也是十分良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缓其沉降速度,以免地基日后使用时出现冻胀和膨胀的不良反应。此外,换填施工完毕后,还要对该地基进行夯实,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使其稳定性和抗变性都能得到最大化增强。同时,还要注意底层施工材料的选择,尽量选择强度高、压缩性小的材料,若是在填充过程中,材料间存有空隙,则还要利用透水性好的材料进行排水工作,以便可以有效加快软土地基的凝结速度,防止冻胀现象的发生[3]。
2.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
该方案在黏土、砂土、黏性土、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土质地基中适用性优良。对于淤泥质土,需结合现场试验结果判断方案适用性,并于桩顶和基础层间铺设褥垫层,确保桩和土共同承担房屋建筑上层荷载,形成复合式地基。该方案适用于筏基、条基、箱基等处,能够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变形。针对可液化地基,可选用粉煤灰碎石桩、碎石桩等复合型方案实施地基处理作业,提高地基的最终承载力。
2.5深层水泥搅拌桩的应用
该建筑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一般在粉土、淤泥土中的处理优势最为明显。在实际应用时,深层水泥搅拌桩主要是将水泥作为固化剂来使用,并利用搅拌机设备将水泥和地基中软土进行融合搅拌,以便可以最大化提高软土硬度,使地基的承载力和抗变形力得到无限提升。具体操作步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深层水泥搅拌桩在施工前期,应对现场杂物进行彻底的清除,并做好相应的平整工作。同时,还要选择强度高、规格标准的水泥材料,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其功能完整,以免日后施工时,出现机械故障,延误工程的顺利开展。(2)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在开展实施阶段,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规范要求,且还要确保管道的畅通性,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3)在开钻前,还要对管道进行有效的疏通,尽量保证水泥搅拌桩体的垂直度与定额基准相吻合,且对已完工的成型搅拌桩体质量进行彻底的查验,避免存在安全隐患因素,为工程的顺利实施造成不良影响。
结语
我国工程施工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探索出了多种建筑地基的处理方法,以供施工使用,但是虽然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但是如何选用地基处理方法,如何保障工程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此,一定要根据地形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并注重选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工程质量,确保建筑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瑞涛.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2(19):41-42.
[2]蒋关云.建筑施工中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5,(03).
[3]陈向利.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5,(01).
论文作者:孙卫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基坑论文; 土地论文; 建筑论文; 水泥论文; 预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