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琴教学中“谱、法、乐”辨证教学观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曹睿[1](2014)在《现实中音乐存在方式问题研究中所凸显的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音乐存在方式角度来看,音乐理论方面的起源来自于音乐人类学理论、西方传统哲学、近代西方音乐美学研究体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每个体系的的出发点都有所侧重,对待音乐的存在中出现的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例如音乐中出现的个性问题,音乐存在的特殊性原因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尹慧娟[2](2013)在《钢琴教学中“谱”“法”“乐”辨证教学观的应用》文中认为钢琴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门类,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自从钢琴诞生之日起,人们已经开始进行钢琴教育的研究了。中国的钢琴教育发展起步比较晚,"文革"期间又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这一切都没有使中国钢琴教育的步伐停下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和对艺术的追求,钢琴逐渐进入了人们的家庭,钢琴教育在中国大地上又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张海彬[3](2010)在《心理学原理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儿童钢琴教学作为双边教学活动,对儿童心理因素的关注不容忽视。教师应当从艺术教学规律出发,恰当运用心理学原理的相关知识,对琴童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这样才能解决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赵云[4](2010)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文化”、“人”、“教育”三者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试图以文化的视角对当代中国钢琴教育以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当代钢琴文化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辨证思考。对于当今中国钢琴文化呈现的缺失与不足,试图探讨其文化原因并给予相应的钢琴教育解决之道。全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旨在从横向、空间的角度探析“文化”、“教育”、“人”三者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提出“文化一人一教育”这一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则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具体地揭示文化与钢琴教育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笔者认为这种相互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全面性与潜在性,另一方面钢琴教育也同样通过选择、传播与创新来作用于文化。第三章将此三者间的关系放入历史进程中加以梳理与思考,研究通常分为两个过程:其一为社会文化通过对人的影响从而对钢琴教育在形式方面的影响(文化→人→钢琴教育),其二为通过钢琴教育活动进而对中国钢琴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钢琴教育→人→钢琴文化)。第四章与第五章是全文的重点章节,在这里对当代中国钢琴教育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探讨与研究。第四章主要分析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为钢琴教育带来的较好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中国钢琴文化呈现出的繁荣发展面貌。第五章则反观中国钢琴文化盛态下的一些令人担忧之现象,探解影响这些现象的文化之源。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笔者认为“实用主义”文化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而钢琴教育的可行性解决之道是可以通过影响“人”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品质来实现对“实用主义”文化的反作用。最后,笔者在总结全文后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中国钢琴教育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形态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形态。因此,无论面对当今钢琴文化中呈现的可喜成绩还是不足缺憾,都应始终保持客观自信的态度来面对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未来。其次,在“文化”“人”“教育”三者间,“人”是作为链接“文化”与“教育”二者的中介与基础而存在的。因此,只要心中存在着纯净的灯塔之光,即有希望使文化和教育沿着健康的态势发展。最后,对于钢琴教育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应通过对钢琴教育根本目的的再审视,明确钢琴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人心灵的指引而非单纯的知识传输,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琴教育脱离当今一些社会文化带来的困扰,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杨相勇[5](2003)在《钢琴教学中“谱、法、乐”辨证教学观初探》文中研究说明
二、钢琴教学中“谱、法、乐”辨证教学观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琴教学中“谱、法、乐”辨证教学观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现实中音乐存在方式问题研究中所凸显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传统哲学体系 |
二、音乐人类学理论体系 |
三、近代西方音乐美学研究体系 |
(2)钢琴教学中“谱”“法”“乐”辨证教学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钢琴教育的现状 |
1.家长功利心太重。 |
2.教师队伍鱼龙混杂。 |
3.教学方式成人化, 忽视基本功训练。 |
二、钢琴教学中“谱、法、乐”的辨证教学观 |
(一)钢琴演奏的三个基本因素 |
(二)“谱、法、乐”的辨证关系原理 |
1. 以谱为主,以法为附,解决好“谱与乐”的矛盾 |
2. 以法为主,通过“乐”来解决好“法与谱”的矛盾 |
3. 以乐为主,依据“谱”解决好“乐与法”的矛盾 |
三、运用“谱、法、乐”的辨证教学观指导钢琴教学 |
(一)认清“谱”、“法”、“乐”能力的平衡发展是学生演奏能力提高的前提。 |
(二)领悟“谱”、“法”、“乐”的不同步发展,是促使演奏能力提高的动力。 |
(三)掌握新一轮的平衡是演奏水平提高的标志和下一轮的起点。 |
结语 |
(3)心理学原理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养幼儿音乐兴趣的重要性 |
二、注意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
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
(4)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相关概念的界说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一章 一种新的研究框架:"文化—人—教育" |
第一节 文化与人 |
一、文化社会学中的"文化"与"人" |
二、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 |
三、文化哲学中的"文化"与"人" |
第二节 教育与人 |
一、我国教育智慧中的"教育与人" |
二、西方教育精髓中的"教育与人" |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 |
一、教育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二、从文化的流变与教育的发展历程看二者关系 |
第四节 对"文化—人—教育"的关系解读 |
一、从文化与人的关系来看,教育起着中介转化作用 |
二、从教育与人的关系看,教育是使人获得文化、持续发展的过程 |
三、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看,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机制 |
第二章 文化与钢琴教育的相互作用机制 |
第一节 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特点 |
一、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全面性 |
二、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潜在性 |
第二节 钢琴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机制 |
一、钢琴教育对钢琴文化的选择 |
二、钢琴教育对钢琴文化的传播 |
三、钢琴教育对钢琴文化的创新 |
第三章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人—钢琴教育" |
第一节 中西音乐文化背景与中国钢琴教育 |
一、中西音乐及其文化背景的比较 |
二、中西音乐文化差异对中国钢琴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早期的钢琴教育 |
一、宗教文化传播与中国钢琴教育的初现 |
二、早期的钢琴教育活动 |
三、中国早期钢琴教育下萌生的中国钢琴文化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钢琴教育 |
一、"新文化运动"前后教育观念比较分析 |
二、中国首批专业钢琴教育机构 |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展现的中国钢琴文化 |
第四节 战争时期的钢琴教育 |
一、战争时期的专业钢琴教育机构 |
二、战争时期的中国钢琴文化 |
第五节 建国初期的钢琴教育 |
一、建国初期的各种钢琴教育形式 |
二、建国十七年间欣欣向荣的钢琴文化 |
第六节 "文革"时期的钢琴教育 |
一、"文革"时期的"伪文化" |
二、"文革"期间的钢琴教育机构 |
三、"文革"时期的钢琴"改编曲"文化 |
第四章 当代中国钢琴教育的"文化"分析(上) |
第一节 观念的变迁及其对中国钢琴教育的影响 |
一、全民价值观念的变迁与中国钢琴教育 |
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与中国钢琴教育 |
第二节 空前繁荣的中国钢琴教育局面 |
一、规模空前的学校钢琴教育 |
二、如火如荼的社会钢琴教育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绚丽多彩的钢琴文化 |
一、优异的演奏成绩彰显出专业钢琴教育的先进水平 |
二、多元风格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
三、钢琴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百花齐放" |
第五章 当代钢琴教育的"文化"分析(下) |
第一节 当代中国钢琴文化盛态下的隐忧 |
一、教育扩招后的高校钢琴教育问题 |
二、钢琴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缺失 |
三、当代中国钢琴创作的不足为钢琴文化创新带来的困惑 |
第二节 探寻根源:聚焦"实用主义"文化 |
一、利益追求中彰显的"实用主义"文化 |
二、对当代"实用主义"文化的探源 |
第三节 可行性解决之道:钢琴教育对"实用主义"文化的反作用 |
一、通过影响"人"的价值取向来实现 |
二、通过影响"人"的行为品质来实现 |
结语 |
一、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形态 |
二、以不变应万变:追寻心灵的灯塔 |
三、寻找出路:再审视钢琴教育的根本目的 |
附录1 1951—1964年中国钢琴家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情况 |
附录2 1979-2008国际钢琴比赛中国选手获奖名单 |
附录3 1979年——2008年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目录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钢琴教学中“谱、法、乐”辨证教学观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现实中音乐存在方式问题研究中所凸显的问题[J]. 曹睿. 戏剧之家, 2014(15)
- [2]钢琴教学中“谱”“法”“乐”辨证教学观的应用[J]. 尹慧娟. 内蒙古艺术, 2013(01)
- [3]心理学原理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 张海彬.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4]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 赵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5]钢琴教学中“谱、法、乐”辨证教学观初探[J]. 杨相勇. 钢琴艺术,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