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屋面施工技术控制的探讨论文_蒙洁群1,李结仪2

建筑工程屋面施工技术控制的探讨论文_蒙洁群1,李结仪2

广东天华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528211

摘要:目前,大多数的建筑都是采取屋面形式,屋面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外围防护结构,在抵抗雷电等外界不利因素、保持内部湿度、温度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极易受到天气、施工材料等因素出现渗漏等现象。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屋面施工的常见问题以及建筑工程屋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以提高建筑工程屋面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屋面施工;建筑工程;防水技术

1 建筑屋面施工的常见问题

1.1 设计不够合理

工程设计是建筑屋面施工中最主要的保障,只有做好项目设计,整个施工程序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对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仍然存在着设计与实际需求不符的情况。没有能够提前设计出实现不同需求的施工步骤和技术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建筑屋面施工在某些细节上处理也不够合理,造成在具体施工时出现雨水渗漏等问题。有些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建筑物在使用时整体性能大打折扣。例如长时间排水不畅,造成屋面腐蚀现象,甚至出现屋面材料霉变、老化等不良情况,从而使得建筑物整体使用寿命大大的缩短了。

1.2 缺乏对施工材料的整体把握

施工材料的质量是整体屋面工程的重点,但在进行建筑屋面工程施工中,很多施工材料没有达到国际标准。我国建筑屋面施工时,大多都采用卷材屋面,而沥青的质量变化比较大,如果过多采用含蜡量较高的沥青作为生产油毡的原料,那么屋面就会非常容易受温度的影响。当温度过高时,屋面易流淌;而当温度过低时,屋面容易脆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屋面的质量。

1.3 施工程序问题

施工质量对建筑屋面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实际上很多施工单位为了施工进度,没有根据规定来进行分仓缝的设计、没有处理好天沟、水落口、管根等出层面的结构。施工过程缺乏合理性,在混凝土施工阶段,忽略混凝土的养护时间,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在屋面找平阶段,在铺设防水层时,屋面找水平层还没有完全风干。在屋面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合理的排汽措施,导致防水层出现脱层、渗漏等情况。

1.4 缺少必要的养护工作

屋面养护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完成建筑屋面施工后,要做到定期保养,但因为建筑物后期会暴露在各种环境下,且建筑还会受到结构变形、温度不一的影响,若建筑不恰当的使用或不及时的维护,就会大大缩短建筑物使用寿命。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对材料的养护,导致混凝土变硬,导致出现施工材料浪费、施工成本的增加等情况;二是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养护工作,造成屋面工程质量低下。空调外机等设备在屋面上的安装,需要在屋面防水层上进行凿眼等处理,使建筑物防水层的老化和腐烂更加严重,造成屋面渗水、漏水等不良现象。

2 建筑屋面施工技术控制

2.1 建筑屋面板施工

一般先设计屋面板结构,对施工的混凝土添加一定的微膨胀剂,来缩短板筋的间距。与此同时,对屋平面刚度有明显变化的位置应添加附加筋,从而增强混凝土的收缩性。对于建筑屋面板施工,还应保证模板刚度和实际需求及设计一致,合理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重视建材的选择,合理进行配比,确保振捣密实。施工完成后,应注重养护工作。

2.2 陡坡屋顶与排水坡度施工

陡坡屋顶施工应结合墙体浇筑的方式,选择支设双层模版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选择抗渗混凝土或者直径在10~30mm的细骨料,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施工缝,应尽快振捣密实。而在排水坡度施工中,需要在屋内布置充足的水落管,且注明坡度和分水线。提前在平面图上标注好,根据平面图施工设计,控制好坡层厚度。

2.3 合理设计排水系统,设置分格缝

设计屋面排水系统时,综合建筑物所在的环境等因素,应用科学计算方法来计算日照强度、风力等相关数据。根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屋面工程防水标准,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保证屋面排水系统可以实现有效的排水,来达到减少屋面积水的目标。此外,还可以在屋面板支持端设置分格缝,在屋面板缝与转折交界位置,把防水层因为砼干缩结构产生形变和温差等影响产生的裂缝集中到分格缝中去,以防止出现版面开裂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超过6m的间距,应在中间位置设置V字形分格缝,加强对分格缝的尺寸的控制。一般来说,最好是使其与防水层厚度相同。若把分格缝视为排气管时,可以视情况适当的增加宽缝,并利用石油、沥青等作为防水层,将油膏注满分格缝,来提高屋面防水性能。

2.4 屋面内找平层。

在整个施工建设中找平层施工是比较重要且艰难一步。在很多情况下,一般都是因为找平层出现问题导致渗水漏水等现象,而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修缮。所以做好找平层的施工设计也就成为了建筑物整个防水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把材料质量关,传统施工中采用的是沥青等施工材料,但沥青操作难度、污染程度都较高,不符合现代绿色建筑发展理念。而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型防水材料越来越多。所以采购人员在选择材料时,应根据建筑物用途特征,结合当地气候等因素合理选择材料。在实际操作中,针对南方建筑物,因为当地温湿度较大,可使用APP 改性沥青卷材作为主要防水材料。在进行找平层施工时,要注意其分仓缝的间距要在6米是范围之内,而且还应设置在容易出现开裂的地方。如板端,分仓缝施工完成之后,还应留出20~30mm缝的宽度,并选择中档或者以上的密封材料。找平层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赶平压光以及在进行嵌缝密封时做好挤压密实工作。同时,在施工后期必须定期对上述施工工艺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了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应遵循以下五个标准:(1)保证所找平层表面的干净、光滑、坚固以及不会出现松动、起皮、开裂的情况等;(2)对表面进行二次压光,提高质量;(3)选择合适的角度并严格要求找平层的坡度,保证日后排水顺利;(4)根据实际工程需要,按合适的比例与混凝土配合;(5)找平层施工完成后,定期检查表面,对后续的维护做好计划工作。

2.5 刚性防水层和钢筋网片施工

为了更好地增强防水层整体防水性能,可在混凝土防水层上设置双向冷拔钢筋网片。对于防水层可以把钢筋网片位置尽可能向上调,这样可以减少受到高温等因素的影响,而降低防水层性能。钢筋网片厚度应不超过10mm,细石砼防水层的厚度应大于C25,并使用机械进行搅拌等处理。砼的厚度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注重细节的有效处理,严格规范面板的厚度和排水坡度,在砼收水后进行二次压光处理。在实施屋面方式技术过程中,节点处应采用刚柔结合的方法,用密封材料填充各个节点。还可以在檐沟与天沟交汇处设置凹槽进行密封处理。而对于变形缝两侧墙体与刚性防水层交接位置,可以适当保留一定距离,用密封材料填充,在泛水位置设置涂膜防水层,实现对屋面的全面防水处理。

2.6 对工程施工的养护,设置隔离层

不管是施工前还是施工后,施工人员都应该加强施工防护,防止突发状况对施工带来影响。在施工中,屋面应设置隔离层。也就是在基层位置进行涂刮处理,等到其均匀、干燥时,再铺贴卷材。铺贴时,要从层面的最低位置开始一直向上,保持卷材与水流方向一致。屋面坡度超过10°后,铺贴的卷材需要与屋脊垂直。防水层施工温度应保障在5°之上,对卷材进行固定处理,防止出现开裂渗水现象。

3 结语

为了提高建筑屋面的质量,必须综合考虑施工设计中的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施工质量。选好材料,最后严把施工关,严把审核关,从而促使屋面施工在建筑物使用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邰军.屋面防水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13)

[2] 龚伟.建筑屋面施工工艺中的质量控制重点[J]. 科技资讯. 2014(33)

[3]万怡芳.建筑屋面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4,(8)

论文作者:蒙洁群1,李结仪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屋面施工技术控制的探讨论文_蒙洁群1,李结仪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