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论文_杨跃军

(包头市北方医院泌尿外科 ;014030)

【摘要】目的 对于输尿管狭窄病人采取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输尿管狭窄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100例输尿管狭窄病人全部接受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总结100例输尿管狭窄病人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100例输尿管狭窄病人接受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之后病人的集合系统分离以及输尿管直径和治疗之前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针对输尿管狭窄病人,为其提供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效果理想,能够降低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促进病人的预后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输尿管狭窄;治疗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076-01

输尿管狭窄属于临床中十分多见的一类疾病,通常包含代谢性、炎症性、先天性以及肿瘤性等,病人的临床表现包括虚寒、腰部疼痛以及发热等[1]。输尿管狭窄疾病会引发病人产生不同程度肾积水症状,合并梗阻与感染时间较长病人会使肾功能损伤出现加重,所以为病人施行治疗重点为解除梗阻。以往治疗输尿管狭窄主要采取开放手术,但是开放手术对病人造成的创伤比较大,存在非常高的复发率,最近几年以来,由于输尿管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临床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大多数输尿管狭窄病人可以得到治愈,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治疗效果理想,对病人产生的创伤比较小,治疗方法安全可靠[2]。本文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输尿管狭窄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输尿管狭窄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100例输尿管狭窄病人全部接受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100例输尿管狭窄病人全部排除精神类疾病以及智力障碍病人,所选100例输尿管狭窄病人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100例输尿管狭窄病人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40.11±2.64岁,病程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10年,平均4.44±1.69年;100例输尿管狭窄病人中左侧输尿管狭窄55例,右侧输尿管狭窄病人45例,输尿管上段狭窄病人30例,输尿管中段狭窄病人20例,输尿管下段狭窄病人50例。

1.2方法

100例输尿管狭窄病人全部接受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选取超滑导丝引导经尿道进入输尿管肾镜,对于病人输尿管狭窄部位施行观察,留置导丝穿过狭窄部位,在显示器下沿着导丝切开狭窄段,手术之后留置双J管作为输尿管内支架,手术之后3个月每晚为病人提供枸缘酸钾口服治疗,剂量为3g,避免双J管结石的出现,在病人出院之后每间隔3个月复查肾CT以及肾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检查情况,掌握病人肾功能的恢复效果,手术之后6个月到12个月,拔出输尿管内支架,切开输尿管镜检狭窄部位,倘若产生再狭窄,需要更换数量和品质一致的双J管,倘若镜下显示狭窄切开部位达到足够宽,可以轻松穿过输尿管镜到肾盂,那么无需再留置内支架[3]。

1.3观察指标

记录100例输尿管狭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拔管之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100例输尿管狭窄病人接受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集合系统分离以及输尿管直径改变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结果计算出的具体数据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加以数据处理。 在对数据开展处理过程中, t 值代表检验计量资料,卡方代表检验计数资料, 组间数据差异利用P 值表示,将其作为判断标准:如果所得P值低于0.05,那么表明计算出的各项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如果所得P 值高于0.05,那么表明计算出的各项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100例输尿管狭窄病人手术时间29.15±4.77分,出血量17.57±3.48ml,拔管时间3.33±1.37天,住院时间6.84±1.99天;100例输尿管狭窄病人接受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之后病人的集合系统分离以及输尿管直径和治疗之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输尿管狭窄病人治疗前后集合系统分离以及输尿管直径比较 mm

输尿管狭窄属于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泌尿系统疾病,引发输尿管狭窄的相关因素比较多,会导致病人患侧肾功能损伤,严重者会失去肾功能。由于现在临床医学飞速发展,腔内辅助仪器在临床中获得了广泛的使用,腔内技术慢慢成为输尿管狭窄的最佳治疗措施,腔内技术手术时间比较短,对病人造成的创伤性比较小,病人出血量较少,手术之后产生并发症的风险少,病人预后效果理想[4]。文献资料显示,肾结石后并发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位狭窄较为多见,以往病人接受手术治疗之后,会伴随肾盂肾盏变形以及输尿管上段严重瘢痕粘连等,提高了再次手术的几率,通过腔内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能够减少手术引发的创伤,远期治疗效果十分理想,但是在实际手术期间,需要注意手术切开长度大于狭窄部位,选取狭窄位置后外侧切开,防止损伤到输尿管以及周围血管,手术期间手术切口切开深度需要处于输尿管全层,方便观察输尿管四周脂肪组织,从而彻底解除输尿管狭窄部位[5]。根据本文的研究可见,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输尿管狭窄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100例输尿管狭窄病人全部接受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果表明,100例输尿管狭窄病人接受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之后病人的集合系统分离以及输尿管直径和治疗之前对比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对于输尿管狭窄采取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效果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曾筱江 , 刘丽华 , 陈志辰 , 等 . 仰斜半截石位腔内泌尿技术治疗尿路多发性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 12(25): 33-35.

[2] 杨映黎 , 许文平 , 赵鑫 , 等 . 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腔内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 2014, 10(19): 2966-2967.

[3] 倪颖 , 周广臣 , 丁雪飞 , 等 . " 三步曲 " 腔内手术方案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观察[J]. 海南医学 , 2015, 26(24): 3695-3697.

[4] 莫敬柏 . 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技术腔内治疗在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 2014, 21(22): 100-101.

[5] 张迪明 , 糜建萍 , 杨海静 , 等 . 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技术腔内治疗尿道狭窄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3): 171- 172.

论文作者:杨跃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探究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论文_杨跃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