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路径与实现条件_通识教育论文

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路径与实现条件_通识教育论文

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路径及其实现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路径论文,人文论文,条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409(2011)01-0020-04

1959年,英国物理学家兼小说家斯诺(C.P.Snow,1905-1980)在剑桥大学作了一场著名演讲,指出由于科学家与人文学家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基本素养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在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方面经常处于互相对立的位置,不仅彼此鄙视,甚至还不屑于去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1]这一现象被称为“斯诺命题”,它映射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文化自近代以来的分裂,其成因主要源于对专门化教育的盲目追求和信任,以及社会形态的定型化倾向。实际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大量地存在着这种现象,如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离化倾向,社会科学各学科往往画地为牢,囿于建构在自身封闭性之上的理论前提,无视现实社会的逻辑,视本学科自身的“内在逻辑”为学科发展和评价的唯一标准,而其研究实际上却与解决现实问题无甚关系。有鉴于此,有必要通过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跨学科研究,强调科学、技术和人、社会相结合的探索,关切自然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以求得对于当代中国现实和社会发展的理解,并进而探求破解这一现象的可行性路径及其实现条件。

探讨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路径及其实现条件,首先需要明确研究活动的起点,即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到底是以学科研究为起点,还是以问题研究为起点;再就是要探讨研究活动的过程形式、组织与管理形式。此外,这一问题还涉及研究者的个人禀赋,以及研究结果的评价体制与机制等因素。

一、关于研究活动的起点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到底是学科研究还是问题研究?所谓学科,是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分化的科学领域。学科研究具有系统性和局部性。所谓系统性,就是经过严密整合而形成的不同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或目标等方面自成一体。但学科研究也同时具有其局部性,相对于整体性的社会生活而言,它的研究对象是局部的,因为社会生活不可能像对应于它的人文社会科学那样被分解成相应的专业门类。高校很多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者习惯于在本学科系统里找课题,学者们皓首穷经,将毕生心血贯注于本学科的一亩三分地范围内,这就有学科研究的局部性。问题研究则具有综合性,当从问题出发进行研究时就不能照顾学科了,因为它是多学科才能解决的问题。从问题出发,侧重的是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的界定就模糊了。所以我们现在要破解的这个问题是,到底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活动是以学科研究为起点还是以问题研究为起点?

学科研究和问题研究是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中两个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话题。问题研究是按照社会现实的要求设定的,它既不以学科的先验划分为依据,也不可能恰好对应于一个或几个学科的范围,这是不同于学科研究的一个方面。问题研究具有极为广泛的学科综合性,需要组织不同学科的学者参与,需要学科的交叉融合,所以如何坚持问题研究,就成为实行跨学科研究的第一个出发点。

跨学科研究要着力解决的是问题研究在高校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强调跨学科研究不能舍弃学科研究,因为学科是大学的基础,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大学,还不可能以问题来划分学院(系),来进行学校的分类,所以对学科研究不能舍弃,但是要通过问题研究来扩大和推进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学校和院系设置的研究所就是问题研究,但有的院系忽略了学科研究,而对研究所推进过度,造成学科研究和问题研究两者之间不平衡,所以这是一个难题。但是我们必须推进和扩大跨学科研究的路径,要将其视为改变学科分割状况的一种有益尝试,把学科研究与问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在注重学科的系统性与局部性、问题的综合性与模糊性的同时,要突出问题研究这一旨趣。

二、研究活动的过程形式

凡是学科研究都可以进行个体的研究,而问题研究则大都要进行团队的研究,因为所有的问题研究都是一个学科难以完成的,所以只要进行问题研究,必然要组成团队,扬学科研究中个体研究和团队研究之各自所长,避学科研究中个体研究和团队研究之短,从而形成问题研究的过程形式,这实在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式的一场变革。

团队研究需要大学建构以问题研究为目标的跨学科学术组织。学术组织是知识分类产生和演化的主要场所,长期以来,“知识专业化可以说是大学组织复杂化的内部原因”[2](P236)。它使知识本身高度分化,使各个知识领域的大多数教师产生强烈的独立愿望,希望本学科专业成为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立学科,这就使得美国学院时期依据笼统而简单的知识分类所构建的大学内部组织结构趋于复杂化。我国大学院系组织的发展,大体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形。跨学科研究,就需要打破现有的大学院系组织壁垒,整理成新的研究团队。

在团队研究中需要构筑团队的基础,而打造精良研究团队的基础在于学科带头人,在于团队解决问题的代表性和过程。学术带头人在研究中要具备“三深”的素养,即深厚的学术底蕴、深邃的学术眼界和深广的学术气度,能够洞悉学科研究和问题研究如何结合,具有诚信守诺、严己宽人、豁达宽容、以德服人、忍小谋大的人格魅力,尤其能够奖掖后学,甘为人梯,为年轻学者的成长铺路搭桥,提供舞台,这样的团队学术带头人才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人文学科,惯常是个体研究,擅长单打独斗,几乎每个人都要花费相当多时间和精力去收集资料,整理文献,建构体系,阐发见地。有人甚至把人文学科中个体研究特点过于夸大,认为人文学科不能进行团队研究。但现在人文学科要进行问题研究,又必须进行团队研究,所以这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来讲,是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式的一场伟大变革。

三、研究者的个人禀赋

跨学科研究不是建立在单个学者个人禀赋的多学科之上,而是建立在多个学者群体性禀赋的多学科和跨学科之上。理想的状态是希望研究者能够兼具科技文化和社科文化的背景,具备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个方面的学术背景。但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是不可能掌握所有学科的,总会偏向于某一方面。换言之,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在同一个人身上总有偏重。但我们强调的是两者兼顾,那么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就要进一步地推进。

我国高校现在进行的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为补充的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质量不是很高,而国外一些开展通识教育比较先进的大学,是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来开展专业教育。所谓博雅教育,在当下中国普遍称为素质教育,美国称为Liberal Arts Education,台湾通称通识教育,香港称为博雅教育。虽然称谓不同,但都一致认为大学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通识教育,提供人文训练,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哈佛大学首先是进行广泛的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中再进行专业教育。什么时候国内大学能够提高通识教育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专业教育?这是提升个人禀赋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强调学科专业学科研究的同时,应该注重通识教育。现在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教育过强,应该注重科技文化和社科文化背景的兼备、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通达,以及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像青年马克思那样做到既能收敛于专才,又发散于通才的大学问家。所以这个工作是培养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学者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实现条件。

四、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形式

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形式就是社会的导向与管理的导向,二者都应该有利于跨学科研究。为此,要实现社会的导向与管理的导向的有机统一,要注重院系学科的稳定性与团队研究的多样性,突出研究指南的学科导向与问题导向,要注重学术民主与学术自由的区别及其适应范围。

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的区别及其适应范围问题,是实现跨学科研究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我们现在学术上更多的是依赖于学术民主,而没有强调学术自由。所谓学术民主就是通过投票的方式来解决学术中的问题。譬如在评审课题时,课题给谁由专家来投票:在评价科学成果时,得票最高者得到奖励。投票这种民主看似公正,但有很大的局限性,最根本的就是学术研究本身不能这样民主,不能简单地少数服从多数,这里通常讲的一个道理就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那里,对学科最敏感的创新者肯定是个别的,当大多数人还习惯于传统思维时,少数人萌生了一些创新,但他们往往不被认可,投票过不了关。假如单纯依靠学术民主,就会扼杀这种学术创新,所以我们在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的时候,不能搞泛民主,更要强调学术自由。

关于学术自由,我们应该设定一些基本的规定性。我将其概括三条:第一,就是学术自由是以宪法为基础的学术自由,任何国家高校中的学术自由都有一个大前提,这就是以宪法为基础,在不违宪的基础上,“高等学校教师具有发表、讨论学术观点而免受恐惧的自由”。[3](P4)第二,学术自由是通过自己的诚实研究,对自己探索真理结果的自由表达,它不同于一般的言论自由或“教学自由”。学术自由是指通过自己的成熟研究,对自己探索真理结果的自由表达,当然也许他的探索失误,但是绝不允许想当然地表达。芝加哥大学的首任校长哈珀认为,如果教授把尚未经过专业同行的科学验证的结论当作真理加以公布,或者是以专家身份对与其专业无关的问题或自己毫不理解的问题发表看法,那么就是滥用了特权。可见,这里强调的是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统一。第三,学术自由包括对学术问题进行平等的讨论,这种讨论可以理解为不受妨碍地探求真理的权利,不受行政的、政治或宗法的权力压制,尤其是不受非专业人士的干预。这三条我认为就是学术自由的根本,也是我们所提倡的跨学科研究的根本。

五、学科研究结果的评价体制和机制

跨学科是未来我国学科发展的新思路,跨学科研究和交流对于一个国家的学术和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青年学者提出创新性观点。当前,建构一个系统、公正、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恰逢其时,而且意义重大。首先,要突出跨学科研究学术评价的分层、分级和分类。有关主管部门和机构要注重学术的内涵,学术不仅仅是著作和论文,还包括学者对现实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些调研分析、咨询报告等,因此对于学术的分类也应该按照运用性、纯学术性、技术性等标准来划分。其次,学术评价也应该分层分级,充分考虑到跨学科研究的独特价值。要克服量化管理被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时呈现出的简单化、单一化倾向,扎实推进如同行评议、影响因子评价、代表作评价等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其三,要通过改革评价体制和机制,以适应跨学科研究项目的评审要求。要尽快改变当前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学术评价制度不健全、评选专家的遴选机制不完善、专家评价公信度受到置疑等状况。跨学科研究成果涉及多个学科,这就需要建构一个全方位专家数据库,在专家阵容的学科结构方面,应考虑到各个专业领域及相关学科,尤其是不断涌现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总之,要尊重跨学科研究的内生性规律,为形成纯正学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一种健康而良性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从而有力地推进我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

标签:;  ;  ;  ;  

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路径与实现条件_通识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