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论文_窦小龙1,雷春华2

(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建华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摘 要】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78例纳入此次研究中,使用平行、当盲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各39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刮除肿瘤、植入大段异体骨、回植自体骨灭活等方法,而研究组患者则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使用时间,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研究组则少于常规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另外,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研究组要好于常规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使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而且还有助于促进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近端骨肿瘤;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 6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61-01
骨肿瘤很容易出现在股骨近端,表现出的早期症状有活动受限、关节疼痛不适、病情加重的时候还会伴随局部肿块,也有可能会出现病理性骨折,需要接受手术进行治疗[1]。现阶段,在临床上有很多种手术方法,人工全髋关节置术的治疗效果得到了高度认可。对此,笔者在本文中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78例纳入此次研究中,使用平行、当盲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各39例。在进行手术之前,两组患者均已行完成MRI、CT和病理组织学等组织,被确诊为股骨近端骨肿瘤。其中,常规组中有26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1-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8±3.5岁);在研究组中有24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3-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3±3.1)岁。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无任何差异性,统计学无任何统计学意义(P>0.05)。1.2 研究方法1.2.1 常规组:患者完成各项检查之后,良性肿瘤患者接受刮除病灶、打磨骨腔内壁和95%无水酒精处理,植入异体骨或自体骨之后,需要的时候可以内固植入物;如果是转移性病灶或者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手术之前需要接受化疗,然后进行瘤段扩大切除术,经冷冻灭活、高温或大段异体骨移植内固定治疗。1.2.2 研究组:以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肿瘤的程度、肿瘤四周条件、髋关节情况和医疗费用为依据,对全髋关节置换或半髋关节置换及骨水泥型或生物型假体进行选择。取患者侧卧位,给予其全身麻醉,切口选择外侧,以影像学资料为依据对切除范围进行确定,将瘤段骨分离。把关节囊切开,髋关节脱位。如果患者是良性肿瘤,在肿瘤远端大约2厘米的距离将股骨离断;如果是恶性肿瘤,则在肿瘤远端大约5厘米的距离将股骨离断,与此同时,将病变区域3厘米左右的软组织切除。然后反复清洗创面,促进肿瘤种植几率的降低。半髋关节置换要将髓腔扩大,对双动头假体安置好;全髋关节置换需要磨臼、扩髓,对髋臼假体进行正确的选择。完成安装之后,对关节囊重建,缝合各肌肉止点并将假体包裹好,将切口逐层缝合,引流管常规留置。术后均给予两组患者抗生素治疗,周期为5-7d,防止发生感染。术后4-5d常规组患者开始锻炼关节功能;研究组患者在术后下肢外展中立位4-6周,期间可以锻炼股四头肌,然后负重下地锻炼。1.3 指标观察①对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详细记录;②使用诺丁汗健康调查问卷(NHP)[2]评定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分值为百分制,情况越好分数越高。1.4 统计学分析将本次研究中的各项数据输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代表计量资料,行t检验,率代表计数资料,行x²检验,α=0.05为界限,当P<0.05时,统计学意义成立。2 结果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使用时间,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研究组则少于常规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见表1。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常规组 39 126.32±8.23 846.32±59.56 23.89±3.98 研究组 39 125.98±9.32 853.67±62.31 15.97±2.31 t 6.321 6.465 4.732 P >0.05 >0.05 <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研究组要好于常规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2。 组别 N 疼痛 躯体活动 睡眠 情感 常规组 39 31.56±2.32 38.76±3.34 20.93±1.12 21.02±1.31 研究组 39 53.26±1.93 51.25±3.76 37.96±1.98 30.13±2.64 x2 7.731 7.632 7.716 7.431 P <0.05 <0.05 <0.05 <0.05 表2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3 讨论在对股骨近端骨肿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是主要的一项手段,可以对肢体功能进行重建,使骨头的稳定性得到良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3]。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在本次研究总,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使用时间,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研究组则少于常规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另外,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研究组要好于常规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由此可见,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总之, 使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而且还有助于促进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参考文献[1]周政,刘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26):4115-4119.[2]徐台锋,叶喜刚.人工关节置换在股骨近端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J].实用肿瘤杂志,2013,28(3):323-325.[3]王顺利,李国艳,史迎宾,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联合瘤段扩大切除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4):104-105.

论文作者:窦小龙1,雷春华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  ;  ;  ;  ;  ;  ;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论文_窦小龙1,雷春华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