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在工程管理专业方面《建筑安全与质量管理》作为专业核心课,其教学宗旨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基本掌握工程相关的质量控制的流程和检测方法,为学生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探查实际教学存在问题,细致分析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着基于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普通地方高校教育现存问题,以及新阶段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的特点对该课程的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以期满足时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关键词: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教学改革
引言
建筑安全技术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原有的课程教学存在授课内容陈旧,实践课时不足、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但目前,建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与此同时,微课、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等信息化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明显。因此,加强高职建筑安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积极探索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考核模式,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课程教学现状
1.1教学方式、手段和考核方法老套
从时下教学来看,绝大多数的教师在上课时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和了解问题,掌握的知识都是一知半解的,整堂课程都是在“填鸭式”的教学中完成。在学习知识的进程中,学生在学习知识受到干燥无味的教学模式的困惑,难以接受知识的学习,以至于学生出勤率低,学习激情下降。从实践教学内容来看,很多的理论教学内容都是在讲授过程中传播,缺乏应有的实践教学过程的学习,很多学生掌握的知识都是流于表面,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无法满足企业的实践生产要求。在成绩考核方面,一直以来都是采用闭卷考试,实践没有纳入考试范畴。考核内容全部是理论知识,没有素质拓展的思考题和分析题,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考核。
1.2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在我国很多高校没有把《建筑安全与质量管理》作为专业必修课进行教学安排,主要是其他很多课程在内容上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建筑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内容,现在开设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里就包括一部分建筑安全技术方面的知识,建设法规课程也包括一部分建筑安全法规的知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也包含了一部分建筑工程质量在管理、试验等方面的知识等,但是系统地讲授建筑安全与质量管理的教材相当缺乏的;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开设的教学内容比较模糊,层次不够清晰。开设建筑安全与质量管理这门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完善学生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知识结构,把安全、质量的重视要求作为学生一身所追求的目标,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筑安全与质量管理教学深化改革
2.1教学内容选取
建筑安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在很大限度上依赖书本,不能及时将建筑行业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情况讲给学生;教学内容不全面,不能适应变化的建筑市场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课程实施改革,对安全员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选取施工企业进行调研,以安全员进入施工现场到竣工验收完毕的实际工作流程为依据,选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概述、文明施工、脚手架施工安全、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模版工程安全管理、高处作用防护安全、施工用电安全、物料提升机安全管理、外用电梯安全管理、塔吊安全管理、起重吊装安全管理和施工机具安全管理、BIM技术在安全中的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钢结构施工安全等内容。
2.2课程考核改革
建筑安全技术课程建立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为标准,进行课程单元考核。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过程考核+期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平时考核。平时考核成绩占20%,从考勤、课堂纪律、课堂活动来进行考核。过程考核。过程考核成绩占50%,主要从每单元作业的完成情况(少一次扣五分);课内实训是否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期终考核。期终考核成绩占30%,分为理论和技能两部分(分别占期终成绩的50%)。理论考试重点考察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技能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安全技术交底、应急救援预案、规范的应用能力。
2.3模拟情景教学法
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学习效果,增设了情景模拟、实验实训中心两种方式进行现实教学方法。把工程实际验收、事故现场处理、现场具体报验等实践环节的学习演练作为见习,通过见习演练进一步升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使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情景教学后,学生在思索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得到了应有的锻炼,使得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很好发挥。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实例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不到枯燥,且很轻松地接受学习新鲜知识。例如,现实工程竣工交验过程,学生分别为六个角色,分别进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测单位、质量监督单位的角色扮演,在现场进行质量验收过程中,分别进行相关的专业方面的质量检测和提问,最后模拟各参与单位负责人现场签字验收,并提出整改意见。通过模拟现实情景教学,能较大地为学生创造有力的教学环境条件,增强学生在今后工作的突发力和创造能力。
2.4改革考试评价方式
改变以往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划定多项考核内容,完善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体系。一重视过程锻炼、学习方式,体现在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考核,如团队的合作能力、情景试练考核、调研学习报告的撰写等考核,真正做到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二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相联系的考评评价思路。同学互评的依据是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的评价,有效地锻炼了同学们注意知识的应用和掌握。三阶段性审核和期末考核相联合的机动模式。在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施工安全技术、安全事故处理等内容结束后,进行阶段性的考核,掌握学生对知识应用的具体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安排和调整。四加大力度对学习的过程的考核。着重过程考核方式,例如在团队工作、情景演练、课程调查报告等多种考核样式,过程性考核成绩作为最终成绩的有效组成部分,以这种方式真正做到施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以考促学”优越效果。
2.5教学资源设计
选用优秀教材,对各种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优先选用十三五规划教材;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试题库,既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要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多出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结合课程教学标准的实施,逐步建立以知识点为标签的微课,形成微课资源库;建立能满足课程需要的案例资源。
结语
在现行的招生及就业压力下,高职院校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能满足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建筑安全技术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他们养成严谨的职业态度,最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改革的方向以培养“能胜岗+能转岗”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研究教学模式并逐步完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海燕,王凤,徐吉成,等.电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化工时刊,2018,32(2):47-49.
[2]朱闪闪,桂彩云.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力安全技术》课程模块化教学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1):172-173.
论文作者: 胡晓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建筑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知识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