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排行研究与实践的进展及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进展论文,我国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203(2006) 06—0030—06
一、大学排行的进展状况
从过去一段时间的实践来看,大学排行似乎是指一个很年轻的专业研究领域,属于社会评估范畴,强调消费者导向。但是,从我国近年来的情况看,由于多主体的参与与高校改革,大学排行的传统概念与实践显然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大学排行先后出现过多种提法,如:大学排行评价、大学排行榜研究、大学学术排行、最佳大学名次评选、高校选优排序、最好大学评选、大学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排名、高校竞争力评价排名、一流大学评估排名、院校办学能力评估排行,等等。这些不同提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研究者对同样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
近年来,政府的科研部门、民间(中介)机构、高等学校与专业研究人员、新闻媒体与社会大众(包括“网友”),都先后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大学排行,而且随着形势变化,政府管理部门也有可能介入。大学排行现在究竟是什么?正在成为什么?将来究竟会成为什么?这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从大学排行实践来看,自1987年以来,我国至少有18家以上单位或团体发布了数十个大学排行榜。目前,中国有代表性的大学排行主要有以下几块。
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排行实践研究,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连续多年开发“中国大学评价”年度排行,其评价体系庞大,包括综合、分院校、分学科、分指标、分省排名,有本科院校排名、专科大学排名(2001年增加),学院排名(按学科大类排、2001年开发)、职业技术学院的排名(2002年增加),也有研究生院排名(2001年开发),研究者和公众对其评论不一,但其已通过网络和图书出版进入市场,影响颇大。
网大(中国)有限公司自1999年起开发年度“中国大学排行榜”,重视专家调查和网络传播,包括综合、分项与分类评估,也已产生较大影响。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自1994年7月成立以来, 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承担了中国首次普通高等学校及研究机构“研究生院”(以综合、理工、医科、师范、文科、农林等6大类33 所研究生院为对象)的评估工作,评估结果形成综合与单项指标排行,产生了很大影响。1995年,该所承担了全国数学、化学、力学、电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学科259个博士点的合格评估和上述5个一级学科的选优评估工作。自2002年开始, 该所开始进行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排行,现已完成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0个学科的评估。共有229个单位,1336个学科点参加了学科评估。排行结果有权威性。
“中国校友会”自2003年以来已连续开发年度“中国大学排行榜”,通过网络进行,有专家参与评估委员会,包括综合评价、分项指标评价,并已开发民办大学排行榜(包括其就业率排行榜),影响也较大。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于2003年发布了“中国本科院校办学能力排行”,包括综合与分类院校评估,该排行声称遵循可比性与客观性原则,对539 所高校进行评估。其评估宗旨和指标设计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其评估宗旨确定为两个:一是就高教评估和大学排行进行学术探讨和实践探索,二是就高校办学情况提供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指标则不设权重,分项公布排行。
中国青年报社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于2004年联合开发了中国高校“竞争力评价”排行,包括人文社会科学(570所院校)、科技创新(619所院校)和综合竞争力评价(重点大学121所,一般大学487所)排行,其评估理念与方案设计颇有新意。2005年,该排行榜还在发布原有的4 个排行榜(综合竞争力分重点高校和一般高校两个排行榜发布)基础上,又发布了“中国民办普通高校竞争力排行榜2005”,5个排行榜都包括总排名、分指标项排名、分地域与学校类型等4种排名。2005年3月, 该研究中心开始集中力量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状况和水平进行研究,从七个角度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综合竞争力按31个省、市、自治区排名、按56个研究生院排名、按447个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排名、分31个省(市、自治区)内排名、分8种学校类型排名、分11个学科门类排名、分80个一级学科专业排名,共获得 86个排行榜。
上海交通大学高教所2003年起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行”,已推出世界前 500名大学的榜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其他比较权威的单项排行有: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CSCD )、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课题组等机构或组织发布的论文与索引排序;教育部科技司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发布的科技经费排序,等等。
这些多种类型的大学排行榜引起了学术界与公众的关注,对高校改革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有迹象表明,尽管大学排行面临诸多争议,尚有诸多不完善和难以为继之处,但大学排行研究与实践还在进一步升温。
二、研究主题与方法的发展变化
有资料表明,我国大学排行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因此基本上可以认为,大学排行研究在我国高教评价研究起步阶段就已开始。华东师范大学有四位研究者曾在《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2000年第4期上发表一组(4篇)回顾与分析论文,对2000年8月以前的研究情况做过比较深入的总结与评估。
其部分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大学排行研究的发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1994年“211工程”计划出台后,大学排行研究进入第一个高峰期。而1999年第二个高峰期来临时,正值江泽民同志发表“中国要有一流大学”的讲话之后。这看似巧合,实际上是我国大学排行研究动态变化特点的体现。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 1985.1.—2000.8.大学排行论文时间分布[2]
这一时期的研究,以介绍国外经验为主,同时积极开始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具体情况为:概念、价值与实践研究占论文总数的39.7%,比较研究占论文总数的42.5%,排行结果的评价研究占论文总数的17.8%。[1]
近年来的研究在研究主题与方法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并且有可能随着环境变化会进一步出现新的变化,比如在延续过去的一些研究的基础上,比较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信息的发布与利用的研究,以更好地为不同利益主体服务;(2)重视排行方法论研究,包括评估理念讨论与目标设计、指标与权重设计,基础数据库建设、信息搜集与处理方法恰当运用与改进等,以增进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等;(3)科学发展观与大学排名功能及价值期待研究,即如何体现全面、 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更好地开发大学排行管理、教育与发展等评价功能;(4 )大学排行与研究型大学、一流大学建设研究;大学排行对地方性大学声誉与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民办大学、职业技术院校排行研究;(5 )大学排行与高教国际化影响研究,即大学排行如何适应国际化挑战,处理好国内指标与国际指标的关系,引导高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等。
从实际情况看,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有:(1)指标体系的改进, 即如何澄清指标的范围、性质、结构与功能,包括如何恰当处理教学指标与科研指标、内涵指标与外延指标、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规模指标与效益指标、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核心指标与结构性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客观性指标与主观性指标、硬指标与软指标、“积累性”指标与“发展性”指标、绝对性指标与相对性指标以及文科与理科权重分配等关系或问题;(2)大学排行的发展功能研究, 即如何规范与利用大学排行体系以及信息搜集与发布方式,更好地为高教质量保障以及大学改革与发展服务,这涉及多主体如何介入大学排行以及如何合作问题;(3 )对政府作用与责任的探讨,即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作为国家或民族的代理人,如何在大学排行中履行公共管理与服务的责任,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这实际上涉及政府要不要管,以及如何理解管与如何管理大学排行问题。
从研究方法看,在排行实践中出现定性与定量方法并用趋势,包括使用声誉调查、同行评议、数理统计与文献计量等多种方法;在排行研究中,与过去相比,定量方法也得到进一步重视,如台湾戴晓霞教授以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为依据,并参考各大学的材料,归纳出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特征。[3]
三、大学排行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以下,我们在对目前影响较大的排行指标体系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对指标的范围、性质、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做出比较,并尝试根据指标出现频率以及指标权重的变化两个方面标准,筛选出大学排行评价的核心指标。
1.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于2000年做了重大调整,以对中国高校主要功能的评价取代研究与发展评价,同时确立以对社会的贡献为以惟一衡量标准,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一级指标,建立了23项二级指标。
从历年来发布的排行看,2001年,该指标体系又做了10项重要调整,将二级指标体系改为三级指标体系,之后基本稳定下来,只做过一些小的增删与权重调整。从掌握的资料看,一级指标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权重分别为0.5709、0.4291;二级指标有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培养,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四个,权重依次分别为0.1910、0.3799、0.3474、0.0817。
三级指标情况不详,但以2001年公布的指标为基础,根据历年来变动情况推测,其主要指标应有22项,包括博士生培养、硕士生培养、研究生培养环境,本科生培养、本科生质量(根据资料,专科生培养指标已于2004年度取消)等,此外,还包括中国的CSCD、CSSCI、新华文摘、专利、国家级奖、省部级奖等,美国的SCI、EI、SSCI、A&HCI等(专著指标已于2002年取消)。近年来,该排行榜还在确定院校分类标准,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一流大学评估标准方面,以及开展分类评估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总体而言,(1)该排行榜虽然体系庞大,涉及多种类型评估, 但基本上采用的是一套体系,指标为定量体系;(2)基本上采用的是数量与规模指标,此外,与社会科学研究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权重较大,人才培养以及本科生培养权重较大;(3)强调为社会服务,以对社会的贡献为惟一衡量标准。
2.网大(中国)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
网大排行指标自1999年以来做过多次较大调整,2004年基本稳定下来,2005年未发生变化,该体系包括声誉、学术资源、学术成果、学生情况、教师资源、物资资源等6项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15、0.20、0.22、0.12、0.19、0.12。
二级指标有19项,包括:两院院士、知名学者、专家、大学校长和中学校长(关于声誉评估的)调查结果;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每千名学生拥有量);SCI、EI、SSCI、CSSCI(总量与人均);录取新生质量、研究生在全校学生中的比例;教师中副教授以上人员比例、两院院士人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数、师生比;科研经费总量及专任教师和科研机构人员人均科研经费、图书总量及生均图书量、校舍建筑面积及生均面积。
总体而言:(1)指标范围较大,有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涉及学校众多领域。(2)采用一套指标体系,完成多项评估任务;有声誉指标,但以客观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为主,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并用,有相对指标与比例指标。(3)强调立足消费者角度,为社会服务。(4)根据权重分布,核心指标主要有SCI(权重为0.081)、SSCI(权重为0.062)、教师中副教授以上人员比例(权重为0.080)、录取新生质量(权重为0.059)、研究生在全校学生中比例(权重为0.061)、科研经费总量及专任教师和科研机构人员人均科研经费(权重为0.060)等。
3.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2002年开发的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学术队伍(权重为0.15)、科学研究(权重为0.35)、人才培养(权重为0.25)与学术声誉(权重为0.25)等四项一级指标,理工农类院校设12个观察点,管理类设11个观察点。2004年开发的指标体系中,采用了原先的4个(一级)指标,设计了包括科研基础、科研获奖与专利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科研项目情况以及获优秀教学成果奖情况、授予学位与学生情况等7个二级指标和若干观察点。 二级指标与各观察点的权重或如何计入指标权重的情况,不详。
但观察该指标体系,可以发现:(1)指标范围较大,据观察,至少有多达45个以上的观察点,供不同类型学科在实际评估中选用;(2 )在一级指标中有主观性指标,即学术声誉指标,权重占0.25; (3)基本上是一套体系,但根据学科门类不同选用相应的观察点,比如人文社科类与理学类各有25个观察点,工学类有27个,农学类有26个,医学类有29个观察点;(4)确定有5个方面的评估目的,包括促进学科建设,为社会人才流动、学生求学和就业提供有关信息,等等;(5)核心指标突出了“科学研究”(一级指标),在供选用的27个观察点中,科学基础(二级指标)可选用6个,科研获奖与专利情况(二级指标)可选用9个,发表学术论文情况(二级指标)可选用7个,科研项目情况(二级指标)可选用5个。此外,多数观察点设计既有总量,又有人均数或比例要求。
4.“中国校友会”开发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于2005年做了调整与重新归类,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誉等三个一级指标,研究基地、发表园地、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培养基地、师资队伍、教学研究、培养质量、综合声誉等九项二级指标,三十四个三级指标。总体而言:(1)指标范围大,据测算,指标参数达106个;基本上采用一套指标,进行综合与分类排行;有声誉指标,但以客观性指标为主;指标间似乎有交叉,表述上不够规范、清晰,可能存在一定的系统性问题;强调为社会服务。(2)从指标权重分配看,该排行的核心指标有师资队伍(权重为0.1310)、研究基地(权重为0.1255)、科研成果(权重为0.1221)、科研项目(权重为0.1203)、培养基地(权重为0.1177);从三级指标的分配看,核心指标有国家级科技奖励(权重为0.0758),国家级科研实验室、工程研究与技术转移中心(权重为0.0732),学科建设(权重为0.0706),国家期刊奖(权重为0.0523),高校(有)出版社(权重为0.0497),973项目(权重为0.0471)等。
5.“中国本科院校办学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情况
根据2003年该课题组发布的资料,该指标体系包括:学生、师资队伍、经费及办学成果4个方面,共14个指标,即:本科以上学生总规模、 研究生占本科以上学生总规模的比例、博士研究生占本科以上学生总规模的比例、留学生规模,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每千名学生拥有正教授数,生均事业费支出数、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数、生均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科研经费总数、师均科研经费数,全国重点学科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篇数,等等。
总体而言,该排行榜指标体系特点有:(1)指标范围较大,但内涵明确, 可信度高;都是定量指标,压缩总量指标,较多采用人均指标和结构性指标;(2 )采用一套指标体系,参照教育部院校类型划分,将院校分为5类,分类评估; 静态考察为主,以资源投入与办学条件方面的指标为主;(3)不设权重,分项排名,没有突出核心指标;重视为高校改革服务,没有采用只适合巨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流行指标,如没有SCI指标,强调要引导高校“取长补短,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而不同”地发展。
6.中国高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情况
根据该课题组2004年公开发布的资料,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中,重点大学的评价设立了办学资源(权重为0.1671)、教学水平(权重为0.2616)、科学研究(权重为0.4531)、学校声誉(权重为0.1182)等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一般大学的评价去掉其中的“学校声誉”指标,设立了3 个一级指标(权重依次调整为0.2599、0.4126、0.3275),余下的12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没有发生变化。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都选定同样的3个一级指标(投入、产出、收益)和9个二级指标(人力、研发基地、项目、经费;成果应用、收录论文数、论文质量、奖励;效率),但指标权重有变化(效益项除外),三级指标(分别为22个和28个)及其权重有变化(效益项除外)。其中效益项的二级指标为效率,三级指标包括人均产出率、百元产出率(理科为千元产出率)两项。
该课题组开发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2005”指标体系包括办学资源、教学与科研产出、质量与学术影响等3个一级指标,包括11个二级指标,22 个三级指标,通过观察发现,不同层次的指标之间似乎难以相互解释,有些指标内涵不够清晰,有的则存在交叉,所以此处不再详述与分析。民办普通高校排行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办学条件”与“人才培养”两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涉及学生、教师、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以及生师比、毕业生就业率等方面,既有总量指标又有生均指标,具体情况不详。
总体而言,可以认为:(1)中国高校竞争力排行评价的指标范围较大, 涉及不同类型院校、学科等多个评价领域;(2)在综合评估方面, 除重点院校评估引入声誉指标外,其他都采用定量指标,但指标分类与归属上有值得商榷之处,而且有些指标似乎很难获得客观、真实的数据;在学科评估方面,就一级指标而言,效益指标项的比例不大,投入与产出项都采用的是“规模”或“绝对数”指标,这样一来就似乎很难体现其所声称的“投入—产出”的思路以及“效益”评估的思想;(3)开发了多套指标体系,大体上可归为综合竞争力、学科竞争力、民办高校竞争力与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评估4类;(4)从指标设计与权重分配上看,突出了产出,但从一级指标看,两者比较而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更强调产出,而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还比较重视投入(特别是人力与研发基地投入方面);从二级指标看,两者都重视奖励(产出),但两者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还很强调“论文质量”,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则还比较重视“成果应用”。
7.上海交通大学开发的指标体系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目前开发的排行指标简洁、明了,包括四项指标,即教育质量(权重为0.10)、教师质量(权重为0.40)、研究产出(权重为0.40)、学校规模(权重为0.10)。据分析,评估目的可能是“为了适应我国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主要是提供给大学管理人员和政府相关人员作为参考”。
从其指标内涵的说明来看:(1)指标范围不大,全为定量的客观性指标, 而且这些指标可以从公共数据库中比较方便地获得相应的权威数据;(2 )重视学术水平评估、科研及其产出导向,比如,赢得诺贝尔奖和费尔兹奖的次数所占权重达0.30,其中教师得奖次数所占权重为0.20,校友得奖次数占0.10,此外,以比例指标考察学校规模,在产出方面体现了绩效思想;(3 )核心指标着重考察四个方面(权重达0.80),即“教师赢得诺贝尔奖和费尔兹奖的次数(权重为0.20)”、“在21个学科领域被引用率最高的研究人员数(权重为0.20)”、“发表在N&S 杂志上的论文数(权重为0.20)”以及“被SCIE和SSCI收录的论文数(权重为0.20)”。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出:(1)在指标范围方面,大学排行榜各有特色,虽没有包罗万象,但大多涉及面较广,一级指标在3—6个之间,二级指标在4—19个之间,三级指标或观察点在22—45之间,相关指标参数可能达上百个,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排行的复杂性;(2)在指标性质方面,上述7家影响较大的排行榜中有5家开发了声誉指标,但它们的排行指标还是以定量为主,客观性指标为主,不过目前普遍有一定的“高、大、研”特点;(3 )在指标结构与功能方面:大多使用一套指标体系,完成多项评估排行任务;指标的筛选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在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可能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重视消费者导向,强调在高教改革、政府决策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多种作用。
在核心指标方面,大多强调规模指标或大学的产出指标。
比较发现:由于各家排行还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各指标体系之间结构不同,指标内涵和表达不一(这是比较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类型多种多样,关注点也存在差异,很难依照上述标准找出具体明确的共同的核心指标。不过,可以通过比较发现一些共同特征,以下可能是一些关键性的指标,学校基础:声誉、重点学科(实验室、基地)数;教师队伍;博士比、师生比、知名学者数;学生构成:本科生规模、研究生比例、留学生比例;教学产出:就业率、优秀论文数;科研产出:专利数、人均收录论文数、人均项目经费数。
四、大学排行的问题讨论
目前大学排行面临的突出问题,究竟是理念的问题,还是制度与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这似乎很难说。不过,只要它是问题,我们都可以进行分析。以下主要从6个方面,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1.大学排行的价值期待
大学排行最初是为消费者服务的,但随着多主体的介入,大学排行必然要兼顾各方需求。在评估排行系统中,政府通常关注经费和科研产出,学生通常关注政府媒体评论和往年报考与就业情况,高校可能会关注学位点与招生数,专家则可能对教育教学过程指标感兴趣。对大学排行的期待不同,排行的方法论与指标体系会有所不同。大学发展作为各方利益的聚合点应该成为大学排行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因为只有大学发展了,才能满足多方需求。
2.澄清大学排行的大学发展价值
在新世纪高教改革与发展中,大学排行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从专家角度看,它是一种评估工具;从政府角度看,它是一种管理手段;从公众角度看,它是重要的信息互动渠道;从高校角度看,它是一种社会监督机制;从评价角度看,其作为大学评价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大学评价的发展和提高,同时,它为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最大限度地利用大学排行,综合各方力量,推动高校改进工作,提高学术质量与办学水平,正是大学排行、大学发展价值的体现。
3.大学排行原则:公开、规范、专业化
大学排行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但它首先应公开透明,理念、目标、指标、数据源、方法和结果至少要在学术界和高教领域进一步公开,这样才能方便消费者或高教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与利用排行榜的结果。其次,应做到慎重规范,有权威性与合法性,以发挥引导作用。此外,大学排行作为专业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应该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加技术含量,保障排行做到科学有效、客观真实。
4.政府的责任:建立和规范管理与监控系统
由于大学排行持续升温,其影响力已逐渐超出学术范围。在市场机制和社会评估系统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政府应该以适当方式及时介入,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加强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建立与完善中介机构资格认证制度、专家资格培训制度,加强对排行质量的管理与监控,等等。
5.排行基础研究要加强,特别是指标体系的筛选
当前大学排行在真实性与科学性方面,经常要面对诸多质疑。这其中有一些是纯粹的技术问题,不难解决,比如数据的可比性,资料的可靠性,等等。但有些问题确实是世界难题,比如大学排行的综合评估问题,分类、分型、分层评估问题,等等,对此要加强研究。当前,应该重视大学发展性指标的研究与筛选。
6.大学发展性指标体系:即大学发展的核心指标
由于大学发展是大学排行的基本价值追求之一,这就使得大学发展性指标的设计成了一项基础研究。大学发展性指标是指大学发展的核心指标,因为,一方面,大学发展过程非常复杂,其要素很难被全部识别并转化为有效指标,有的要素可能就不适宜纳入指标体系,另一方面只有抓住核心指标,才能带动全局。
一般而言,若没有外部干预,大学发展由量变到质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这就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即大学发展性指标体系设计,要考虑这种变化的过程。可以将大学发展性指标分为常态评估指标与动态评估指标两个部分,前者着重考察相对静止的关键部分,其变化意味着质变,后者着重考察动态变化部分,其变化只是反映量变因素。
所以,有的指标不一定需要进行年度排行,而需要更长时间的跨度来发布周期性排行。上述两种指标体系的结合构成大学发展排行体系。反观现在的大学排行,我们关注的可能只是量变部分,不仅缺少质的评价,而且对引导大学发生质的变化的那些关键方面可能也关注不够。
五、主要的研究结论
大学排行应该围绕“大学发展”的核心指标展开,构建大学发展性排行指标与评估体系。因为只有大学发展了,才能满足多方需求,更好地实现大学排行多种功能。
建立常态指标排行“监控”与动态指标排行“引导”相结合的体系。这是体现大学发展量变与质量相统一规律的评价体系。
加强中介机构专业化建设与排行基础性建设(包括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建立与完善中介机构资格认证制度、专家资格培训制度,加强对排行质量的管理与监控,促进、引导大学发展,并实现大学排行的其他多种功能。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力量应该以适当方式及时介入,共同探索与努力,使大学排行成为促进各方共同发展进步的有效机制。
收稿日期:2006—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