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企业属于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企业应加强管理,控制企业成本,挖掘降低成本的途径和获取效益的潜力,以谋求在市场中获得长足发展。企业的生存质量依赖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又来源于严格、有效的成本管理。电力企业管理者应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的管理办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对影响电力成本的因素及控制策略进行讨论。
关键词:电力成本;影响因素;控制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市场经济现状,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所以,我们必须切实认识到电力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需要选择科学的手段来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给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影响电力成本的因素
1.1 整个电力行业成本管理的观念较差
电力行业一直作为国家的重中之重,是保障民生的重要行业,其特殊的地位以及国家的大力扶持加之改革前的垄断市场现状都使得整个电力行业中对成本控制的概念不够清晰,成本管理中缺乏相关的控制,导致大量可控成本的浪费。另外,企业的管理者和相关财务工作者也忽视成本费用的把握,造成在整个企业的管理中出现大量浪费,影响成本管理工作的进行。
1.2 成本预算管理不完善
我国的电力企业普遍缺少科学系统的成本控制管理理念,在预算管理上也没有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成本控制的意义。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的预算体系和权威性高的监督机构。成本的预算方法,可以看出传统的增量预算编制方法是把以往发生的成本都假设为合理的,然后进行调整后编制预算,这样大大降低了预算的准确性。在预算的执行力上,部分电力企业只注重编制出的科学预算,却忽视了对电力各个部门在各个环节上的实际考察和监控,也没有合理的奖惩制度,因此,就削弱了负责成本控制员工的积极性。
1.3 成本控制手段相对落后,没有完整的成本管理体制
现在是以信息经济为主的时代,电力企业已经实现了普遍的运用计算机进行成本核算。但是,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成本核算时,只停留在登记账薄、编制会计报表等阶段,只简单地进行算账、记账、报账等,应用范围不够广泛。没有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会计分析预测以及决策等管理功能。所以,要建立完善的现代化成本控制体系势在必行。
2 电力企业成本控制的解决策略
2.1 树立现代成本控制的思想观念
成本意识是成本控制的前提条件,有了成本意识,才会去着手处理成本的控制问题。各个电力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转变企业发展的观念,把以前的重产量收入观念转变为现在的重成本重核算上。让企业管理者体会到成本控制问题关系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样才能让企业管理者积极主动的把成本控制问题做好。另外,成本控制不只靠管理者一方就能够解决的,因此,工作人员也要树立成本控制意识,树立节约的观念。成本控制不只体现在口头上,要落实到具体的每个环节中。
2.2 建立定额核定的原则
务实原则。即要根据某一作业的常规需求以及实际需求,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与对相关历史数据进行整理总结的前提下,由学者与专家进行深入研究与修改以后核定出的定额标准,以充分确保定额标准能够与实际相符,进而满足实际的需求;客观公正原则。即要充分重视成本费用支出所涉及的规律性以及普遍性等。对于相同的作业项目而言,其所具有的定额标准基本是一致的。对于不同企业的相同的成本费用,就能够选择同一种方法来完成核定工作;科学合理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核定定额方法。
2.3 制定科学完善的成本目标机制
作为电力企业而言,其应该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管理理论,积极地制定科学完善的成本控制目标机制,这样就可以利用全面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促进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所谓的标准成本管理即为在对成本支出进行科学规范与管理的基础上,在对企业各种成本进行标准化的一种方式。采用此种管理方式能够将事后成本计量逐渐转变为事前成本控制,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也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电力行业以及各级政府的监督与管理。
2.4 全面推行成本预算管理
预算是决策目标的具体化和量化,全面推行成本预算管理是电力企业关于成本控制达成的共识。不同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不同,成本预算管理系统也必须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以企业、部门、项目等特定对象实际情况为依据,个别设计,不能单纯照搬别人经验。实施过程中情况发生较大变动,还应及时调整预算编制方法。
2.4.1 为了加强部门内部信息沟通及协调,电力企业应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和独立、完善的内部审计部门,并培养一批专职成本管理人员,负责预算的科学编制及预算动态实时执行情况的差异分析与监督考核。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审计,不断完善并提高成本管控的薄弱环节,对不合理的地方做出及时调整,以保证成本管理的结果质量。
2.4.2 电力企业内部应深化预算考核制度改革,形成以成本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分配约束机制,并根据实际把具体的责任、权利、利益下放到具体员工,全面发挥预算管理的激励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分配制度。
2.5 培养企业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增强企业成本效益观念
目前,在电力企业中,复合型人才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大多数的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都只专注于某一领域,而对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与管理意识缺乏,这就需要企业在广大员工中推广成本管理的相关教育和培训,增强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以此争取使得大多数人成为有成本管理意识的员工,改变目前不利的局面。另外,企业还要增强自身的成本效益观念,在收益一定的条件下,成本的绝对或相对降低,都意味着企业的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对管理标准数值的标准细化,令企业成本管理中心的风险分散并有效转嫁,这样既有利于企业对战略时机进行把握,又能使企业适应市场的风云变化。
2.6 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精细化智能管理
在信息技术现代化的今天,企业财务管理也逐步依赖新的信息来辅助,企业要想高效率地管理,离不开信息化的帮助。那么对于成本控制工作中的信息采集以及业务分析等工作也可以借助信息网络完成,从而实现对于成本控制以及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另外还需要企业在整个自上而下的管理中完善相关的信息数据,方便不同部门的人对于不同环节信息的需求。通过这些准确无误的信息,及时有效地进行精细化管理。
结束语: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加的激烈,电力企业想要更好的进步和发展,便必须重视自身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科学的进行成本管理。在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电力企业需要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手段,不断的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切实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只有成本管理做好,电力企业的利益才可能实现最大化,电力企业在赢得市场竞争的同时,也能够将自身的社会价值更好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新经济形势下对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 刘彦博.财会学习,2015(12)
[2]新经济形势下对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 周晓玲.科技经济市场,2015(07)
[3]浅析电力企业成本管理[J]. 张莹.企业研究,2014(12)
论文作者:张义敏,陈媛,姜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成本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企业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预算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