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论文_张雅惠

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8例高危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9)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59)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统计分娩方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6.45±1.67)分和抑郁评分(7.48±3.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72±2.08)分和(11.28±4.04)分(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71.19%)明显高于对照组(50.85%)(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危妊娠;心理状态;分娩

高危妊娠常见高危因素包括产妇高龄、糖尿病、心脏病、妊高症、贫血、肾病、母婴血型不符等,容易增加产妇难产风险,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健康,因此有必要加强临床护理。为了探讨更加合理的护理模式,本文就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展开了下述探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来本院收治高危妊娠患者118例。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高危妊娠;②自愿接受阴道试产。排除标准:①精神病;②临床资料缺失;③沟通障碍;④阴道分娩禁忌症。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9例。观察组孕妇年龄22~42岁,平均(28.37±2.08)岁;包括初产妇43例,经产妇16例。对照组孕妇年龄23~41岁,平均(28.67±2.31)岁;包括初产妇45例,经产妇14例。孕妇均获知情权,组间基线数据比较同质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包括膳食搭配、遵医嘱检查、告知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1)心理疏导,用和蔼的态度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辅助检查的必要性,结合患者文化素质、心理状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和交流,耐心倾听患者主诉,选择合适的途径转移患者注意力,如听音乐、阅读、养花等,使患者放松心情。(2)信息支持,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数胎心、听胎心、自我监护和记录的方法,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一对一讲解、案例视频介绍等方式,介绍高危妊娠患者的疾病知识,做好答疑解惑工作。(3)社会支持,积极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使患者丈夫等家属意识到家人陪伴和支持对调节产妇心理情绪的重要性,叮嘱丈夫尽量陪同产妇产检。针对患者家属展开心理指导,使公婆、父母在整个家庭中形成积极的氛围,共同支持和鼓励患者。(4)产前监测,对患者行全面检查,包括血压、体质量、腹围、宫高、胎心率、饮食情况、胎儿方位等,及时制定应急预案,降低患者分娩风险。

1.3观察指标

(1)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价参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前者共24项,采用5级评分法评价(0~4分),临界值如下,重度抑郁(24分),中度抑郁(17分),轻度抑郁(7分);后者共14项,5级评分法评价,临界值如下,严重焦虑(21分),肯定焦虑(14分),可能焦虑(7分)[1-2]。(2)比较分娩方式。

1.4统计学处理

将118例高危妊娠患者的数据录入至SPSS23.0内处理,以X2检验分娩方式等计数资料(%、n),以t检验计量资料(x±s),P小于0.05,象征有差异。

2结果

2.1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护理前组间负性情绪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表示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2.2分娩方式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本文研究证实,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情绪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护理前,充分说明两组采用的护理方案均可有效调节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但观察组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更加明显。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初步分析,本文观察组采用的护理干预模式通过心理疏导、社会支持、信息支持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增进患者及其家属对高危妊娠相关知识的认知和了解,促使患者在家属的关爱和鼓励下更加积极的配合产检等工作,缓解内心负面情绪,达到预期护理目标。与上述分析结果相吻合,宋亚琴等[3]对100例高危妊娠患者研究后发现,采用护理干预患者的剖宫产率为20%,远低于常规护理患者32.5%,且前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 采用护理干预方案对高危妊娠患者展开临床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调节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提高自然分娩率,因此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波, 许明智, 高亚丽. 汉密顿抑郁量表6项版本(HAMD-6)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6, 32(2):117-120.

[2]方芳, 王亚光, 汪作为. 焦虑敏感问卷中文版对焦虑障碍患者测试的信度和效度[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3(12):1360-1364.

[3]宋亚琴, 徐惠英, 冯桂兰. 产前护理干预对于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7,32(3):248-251.

论文作者:张雅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论文_张雅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