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供电所管理优化方案论文_罗友

分析供电所管理优化方案论文_罗友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惠东供电局 广东惠州 516300)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供电行业的整体发展势头越来越良好。供电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逐渐成为我国具有支柱型的重要产业,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用电需求,而且还能够推动供电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供电所管理优化方案的制定以及落实进行分析,为供电所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供电所;管理优化;优化方案

供电所是电网企业的神经末梢,在两大电网公司一体化、规范化管理的深入推进下,已成为县级供电企业最基层的组织单元,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的作用。近年来,供电所管理始终朝着适应职能新定位、坚持融入一体化的步伐迈进,组织结构日益健全,业务流程、人员配置不断优化,在提升农配网供电保障能力、营业管理和优质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同时,由于供电所的历史沿革、管理因素等多种原因,两网公司部分地区的供电所在人员结构、硬件设施、生产服务、车辆配置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影响着供电所管理的精益化发展。针对供电所管理中的这些问题各基层单位不断探索实践,寻找解决之道。从近年各网省公司对供电所管理优化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供电企业对供电所管理的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方面,加强专业化垂直管理,使各项工作上通下行;第二方面,扎实推进规范化管理,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第三方面,优化配置现有资源,实现专业管理延伸覆盖。

1目前供电所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缴纳电费的问题

电费缴纳困难是在我国的一些供电所经常出现的问题,有的用户可能因为忙的原因经常拖欠电费,不按规定时间缴纳。目前,部分地区的供电所仍然采用按月缴纳的方式,规定几号到几号是缴费时间,这期间会有相关电力人员入户登记用电量和费用。本来用电缴费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有部分用户总以各种原因为理由,不按时缴费,从而影响到供电所相关人员的正常工作[1]。

2.供电所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不明确

有的供电所没有对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做出明确,从而使部分人员出现笼统收电费和维护用户的工作。一些用户提出相关的疑问,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给予解答,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员工的职责不清楚,不能为用户提供实时的服务,最终造成客户对工作人员不信任、对其服务不满意等情况。

3.供电所个别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

供电所员工的素质低是目前仍然存在的现象。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供电所选聘人员的标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于参加应聘的人员必须要通过相关内容的笔试和面试后才能被供电所录用,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供电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虽然供电所也在按照相关文件进行实施,但是免不了有漏洞,再加上专业型人才少,造成供电所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2]。

2对供电所管理优化方案的分析

供电所的电力问题已经关乎到国计民生,并对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只有加强对供电所的管理,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满足各行业人们的用电需求。

1.实现供电所的规范化管理

目前在一些供电所的运行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其管理进行优化是很有必要的。规范化是提高供电所优质服务的首要任务供电所的规范化管理主要包括工作人员岗位的设置、明确职责、基础管理、明确服务标准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对工作人员岗位的设置与职责的明确:供电所应当自觉遵循岗位定人、一岗多责、按需设定、一人多岗的用人原则。对供电所职务的设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满足整个电力行业发展的要求,严格按照设置原则进行人员和岗位的设定。对供电所的管理环节中要设立所长、统计、电费管理、专职电工、计量管理等多个岗位,从而实现用电所的规范化管理。所长职责是:根据国家对供电所的相关要求,以及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从而进行电力生产制度的制定,考核标准的评定,定期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核实、检查,召开企业内部管理会议,总结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定期对供电所人员进行培训,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电费管理的职责就是,及时对各地区用电情况进行登记,查询操作,主要负责对电费缴纳情况建档,并定期维护,还有就是对客户在用电中存在的疑问,以及具体用电情况做调研。计量管理是完成对用电量的分析与计量统计。核算管理是负责对用电量上缴清单做报表的制定。电工来区域电力负责的维护人,主要负责对用户抄表机的收费,并将用户在使用抄表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上报并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宣传[3]。

(2)供电所的基础管理:这里说的基础管理是指管理制度、相关资料整理、规范的明示等内容。在供电所的规范标识的过程中,需要对供电所外墙、员工的胸牌、企业外部的标识语等做出统一的规范,并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规范办事。供电所的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三个重要部门:基础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基础制度包括供电所的例会、定期会议、费用管理、考勤、员工档案、用户资料建档、客户回访、后勤部门的管理等;生产制度包括:对电压的检查、线路设备的维护、电子设备的管理、送电制度、停电制度、运作制度、电源管理、配电设备管理、电力故障处理等;销售制度主要包含线损的分析、电费的收取、抄表等。

2.供电所专业化优化方案的分析

供电所的管理优化不仅体现在服务以及设备上,还应当体现供电管理的专业化。因此供电所的专业化管理包括安全管理,线损管理、营销管理等。供电所营销管理的工作重点是:积极执行相关政策,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加强对区域用户设备的日常管理;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及时完成抄表和收费的工作;对用户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建立档案库;对区域的电表进行维护和校正,从而保障电力的正常运行;加大对节约用电的宣传力度,可以采用发宣传单,广播安全用电知识等方式,有效减少浪费现象;总结一些节约用电的经验并及时分享给用户。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是,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查区域内用电装置有无漏电情况、设备运行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对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对区域的用电安全进行宣传和监督,并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从而有效提升人们的安全用电意识。线损管理的工作内容:及时对区域内的高压线路、电能亏损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估;将线损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并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供电所考核机制来完成线损的指标。关于供电所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分析:根据上级有关安全用电的制度制定出适合供电所发展的规章制度,并制定短期内工作计划,加强对考核制度的管理与监督,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相关人员定期对供电所的可靠性做必要的登记,并分析,建立相关的数据档案上报给部门负责人,以便于相关人员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供电方案。

3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供电所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供电所数量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国供电行业的整体发展势头比较良好。但是同时也表明了供电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供电企业效果要想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就需要提高对供电所的管理。在针对一些由于经验不足、缺乏人才等各种因素导致的问题进行处理时,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为供电所的供电质量提供有效保障,而且还能够最大限度推动供电企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薇薇.承德电力通信网络优化方案设计与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2]潘福荣.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多种管理体制对比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3]顾伟.上虞供电公司供电所服务导向型绩效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论文作者:罗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分析供电所管理优化方案论文_罗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