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需要时间长,投资资金大,技术专业,作业人员多,施工难等特点。而质量管理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如果是因为管理不善或者是质量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最后的结果,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想象。所以在工程建设期间,严格按照工序,有效的配置劳动力,基础设施的保障,不仅关系到工程的进度,还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社会基础设施投资的合理利用,工程单位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一、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一些重点、难点环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如果施工单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道路质量很可能无法达标,如果投入使用,会造成严重的安全后果。比如回填土问题,如果回填土的土制不达标或者含水量超出标准,就会造成路基不稳,容易引发路面塌陷。市政道路工程面临着车流量大、使用率高的考验,一旦道路质量出现问题,所引发的后果不可想象。所以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必须符合施工要求,能够处理道路施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1、路面的裂缝病害
路面裂缝病害也是市政道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裂缝病害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形成舒适度与安全度,还会降低市政道路的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路面裂缝病害出现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混凝土质量问题,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拌合过程中的水灰比控制、振捣不够彻底、浇筑不科学等都是导致市政道路路面出现裂缝病害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对混凝土的收抹压光不合理、人为养护错误、道路为达到规定强度就通车以及超负荷行车等行为也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病害。其具体表现为路面开裂、起砂、蜂窝麻面等。
2、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路基及沟槽回填土的不均匀沉降病害是市政道路工程当中最为常见的通病之一。路基及沟槽回填土的不均匀沉降能够直接造成市政道路出现跳车等问题,这样不仅会降低行车的舒适程度,还会为行车带来不安全影响因素。导致这种痛并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回填土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是压实问题。
3、混凝土的冻胀问题
混凝土冻胀也是极其具有代表性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病害。该病害出现于冬季,其对市政道路会造成路面起伏不平、翻浆等行车不安全影响。根据混凝土冻胀的形式区分其可分为混凝土基底冻胀和表皮冻胀两种病害。其中基底冻胀的形成原因是因混凝土板成型后两侧有水浸入到基层的当中或基层本身含水量过高,在未充分排出后,温度骤降,水凝结成冰,出现冻胀病害,进而将混凝土板顶起并发生位移。
4、施工难度大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涉及到对地下管道定位的工作,像排水管、天然气管、供水供热管等众多管道,位置难以确定。如果管道被挖断,会造成较高的危险性以及带来一系列维修问题,增加施工难度。在进行排水管道施工时,如遇连续降雨,路面积水严重,还要采取人工排水措施,也增加了施工难度。还有桥梁施工,高架桥施工属于高空作业,具有一定危险性,特别是高架桥施工时若桥梁两侧通道还在通车,一旦发生危险,还会对道路行人和车辆造成伤害。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多方面的安全风险和不可控因素,施工难度较大。
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防治措施
1、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任何工程都需要设计方案,整个施工过程必须按照施工方案来进行,所以设计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施工前期,必须严格勘察施工的路段,对路段的各个情况了解透彻,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方案,保证施工工作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在材料检查中所采取的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与使用的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使用和寿命。原材料、管构件的质量对道路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保证施工质量的第一道关口。道路及其附屬结构的养护和畅通,为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对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创建优质工程打好基础。构造物不仅要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常年暴露在大气环境下,经受各种环境复杂变化的影响,对其使用的原材料,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项目质量监管部门对工程材料的监管,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道路工程材料来源渠道往往变化较大,种类复杂,特别是砂、石的来源变化频繁。所有材料在工程验收之前,监管工程师都有权进行检查、抽样测试和复试,对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工程材料(水泥、砂、石集料、钢筋等),必须提供”三证”并按有关标准规定抽样检验,执行见证取样制度,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应给予清退。在工程材料检查验收工作中,监管工程师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供应来源,加强对材料的抽检工作,以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把好原材料、管构件质量关。
3、跟踪检查管理及程序的规范
做好工程项目的跟踪检查管理,能够找出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很多隐藏质量问题。对于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来说,必须要做到勤跑工地、善于观察、仔细记录,尽可能的将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中,避免经济损失。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应该做好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尽可能的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材料和施工器械都能够符合施工的规范要求。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者,应该在施工现场为施工人员进行准确的示范,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应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而不是将责任推给施工人员。只有做好了跟踪检查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要做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流程进行约束和规范。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流程一般为:监理人员在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之后应该检查施工单位的自测文件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之后再进行签字批示;监理人员在质量监督过程中如果发现工程存在施工质量隐患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对工程施工材料和相关器械设备进行仔细严格的检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施工器械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下;在工程施工建设时应该定期进行施工现场抽查,委派专人进行实时检查,从而实现全方位动态化的质量管理。
4、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施工单位要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为施工人员定期提供具体路面施工的操作技术的技能培训,以及施工安全意识的培训工作,不断地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施工人员的素质的高低是影响道路施工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保证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满足道路施工所必须要求的。在施工前,要对施工的关键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和素质考核,通过考核之后才能入职使用,并对员工实行责任制管理,严格保证工人在施工中根据相关条款法规进行,在施工中,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素质考察的抽查,不具备道路施工要求的给予下岗。
5、加大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
各地政府要建立健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监督控制机制,组织和委派专业人员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进行建设施工的全程质量监督管理,完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并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细分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去,明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奖惩制度,并全面推行质量监督责任管理制,将问题责任具体到施工小组或个人,严格执法,加大惩处力度,从而更好的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事关政府形象和城市的市容市貌,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城市事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畅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作为一座城市的窗口,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因此,要千方百计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沈丁.浅谈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13.
[2]姜相群.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
论文作者:赵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工程论文; 病害论文; 道路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路面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