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的回顾与思考
郑 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北京 101100)
摘 要: 从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回顾和思考角度入手,分析了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历史,并对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发展前景做出展望,旨在为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能力提高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强化国防力量和科技水平,将理论作战方式逐渐演变为实战作战方式。
关键词: 直升机 固定翼飞机 空战
自从直升机被研发出来之后,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便不可避免,尤其在朝鲜战争之后,各国军事专家加大了对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发展的研究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飞行演练和空战演练,从而总结空战环境对直升机的影响,对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系统进行深入了解。
方案一:给爷爷做的小台灯利用了家里报废的旧台灯做外壳,将内部的零件都拆掉。在灯罩内用硬纸板固定两排并联的led灯泡用来照明。led灯泡亮度高,省电。将导线从支撑杆内连到底座里。底座里面固定废弃的手机电池,电池串联开关、二极管2后再和led灯连在一起。二极管2是用来分压的,大约分掉0.7V。没有二极管2,手机电池电压为3.7 V,led灯泡电压3.0V左右,led会很快烧掉。太阳能电池板是两块串联使用,连接二极管1后直接接到电池正负极上就行了。太阳能电池板用线固定在底座和支撑杆之间。图2和图3是给爷爷做的台灯的正面和背面照片。
1 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的回顾
1.1 首次作战
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在历史上的首次空战发生在朝鲜战争中,空战对象为一架米格-15战斗机和一架美国海军S-51直升机,最终两架飞机均未能够击落对方。
当φ> 0时,D-P的屈服面是六角形的M-C屈服面的一个外接圆锥面;当φ= 0时,D-P则退化为Mises准则.
1.2 直升机首次取胜
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中,直升机首次取胜是在越南战争中,空战对象为一架美国“休伊”武装直升机和三架北越安-2“小马”飞机。在此次空战中,尽管固定翼飞机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由于飞机上未配置攻击武器,并且尚未了解直升机运行方式,导致直升机直接将一架固定翼飞机击落,并严重摧毁了一架固定翼飞机,剩下一架固定翼飞机成功撤退[1]。
1.3 固定翼飞机占据优势
在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中,最重要的都是及早发现对方,并对其进行瞄准和攻击,如果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发生在低空和中空位置,固定翼飞机飞行员需要意识到直升机在低空和中空位置灵活性较强,一旦固定翼飞机不能先发制敌,便可能会在随后空战中被压制,例如1982年10月27日,一架伊朗米-24直升机击落了一架伊拉克F—4战斗机;1984年3月,一架伊朗RH-53直升机和一架AH-1直升机,击落了一架伊拉克战斗机[4]。
20世纪80年代,新雷达技术和激光制导技术被应用在固定翼飞机制造中,这进一步提高了固定翼飞机空战中战斗能力,在先进雷达及其应用技术指导下,通过超视距激光制导导弹成为了固定翼飞机对战直升机的主要模式[2]。
但是在现代战争中,也有高科技不如传统攻击方式的情况出现,例如1991年,一家美军第926战术航空大队A-10攻击机在完成攻击任务之后,准备和前来支援的两架A-10攻击机共同完成下一次攻击任务时发现有两架伊拉克BO-105观察直升机飞来,但是由于攻击机在高空不能制导,于是给了直升机翻转的机会,直到第三次攻击才将一架直升机击落。此后,一架美军F-15E战斗机在空战中击落了一架直升机,从此便拉开了固定翼飞机击落直升机的序幕。
2 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思考
2.1 直升机战斗系统逐渐完善
虽然当前直升机搭载雷达远不及固定翼飞机搭载雷达能力强,但是直升机搭载雷达近距离搜索和攻击能力并不比固定翼飞机差,而且随着各国对战斗机追踪系统功能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直升机被广泛应用在低空战斗中。
可以发现,谢灵运等经典作家高度自我代入的创作,和六朝人叙事文史边界不清晰的学术发展局限,是造成本文所讨论这一类现象的两大主要原因。
在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交锋历史中,可以看出固定翼飞机占据了较大优势,这是因为固定翼飞机武器系统在不断完善,而直升机武器系统和预警系统均存在发展滞后等问题。近年来,各国对低空武器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直升机开始受到了广泛关注,科研人员也在合理应用直升机灵活性强基础上,不断完善其感知能力。
2.2 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注意事项
在随后的越南战争中,固定翼飞机开始对直升机进行报复行动,并一度击落三架直升机。在后来的六日战争、印巴战争以及阿以战争中,均有固定翼飞机击落直升机的记录。在此阶段内,双方势均力敌,但固定翼飞机占据更大优势,这种优势在阿以战争中得到了明显体现:1973年10月6日,以色列F-4“鬼怪”Ⅱ型战斗机与18架埃及米-8直升机相遇,最后9架直升机被直接击落,9架直升机撤退,在整个阿以战争中,共有51架直升机被固定翼飞机击落。另外,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战斗机击落了5架阿根廷直升机。
21世纪以来,直升机被安装了大功率发动机,使得直升机不仅能够完成横滚和筋斗等动作,而且可以完成固定翼飞机不能完成的悬停、倒飞、垂直起降等动作。另外,直升机开始携带制空导弹,例如俄罗斯卡-50直升机能够携带12枚制空导弹;意大利A-129能够携带4枚制空导弹[3]。同时,直升机飞行系统也克服了天气和夜间等影响因素,具备了全天候作战能力,例如俄罗斯武装直升机米-28H可以在黑暗和恶劣天气中瞄准攻击目标;而卡-50更是直接搭载了光学电视系统,能够使飞行员发现8~10km内的目标,大幅度提高了直升机空战能力。
如果直升机面对固定翼飞机的强烈攻击,直升机则需要先俯冲到最低位置处,并在固定翼飞机转弯时迅速加速,以此来抑制固定翼飞机空中制导能力,并且还可以尽早接近固定翼飞机开展攻击;如果直升机面临的是来自固定翼飞机的红外制导导弹攻击,直升机需要尽早进行红外隐身,但是这又会和目视隐身需求产生矛盾。另外,直升机对阵固定翼飞机时还需要考虑天气等外界因素,根据飞行员视实际情况做出灵活调整。
按照该权重系数分配方案计算各个候选父节点的综合评价值。即将该权重系数带入式(5),即可求得各个候选父节点的综合评价值。再由式(6),即可选出偏好父节点。即选择综合评价函数最小值对应的候选父节点为偏好父节点。
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在空战中战斗能力差别较大,直升机应当避免和固定翼飞机发生空战,尤其是能够搭载制空导弹的战斗机。直升机在面对固定翼飞机时,需要做的是及时发现并进行合理躲避;当直升机面临固定翼飞机攻击时,直升机需要通过迅速变化战术来获得胜利,如急跃升进攻机动、突然减速防御机动滚转攻击等,而飞行员想要做出上述高难度动作,需要接受长期专业训练和实战演习[5]。由此可见,直升机空战能力虽然在逐渐提高,但面对固定翼飞机攻击时,直升机仍处于劣势,想要致胜,一方面要及时发现敌机位置,及时规避风险和躲避不必要空战,另一方面还需要飞行员掌握高难度作战方式和直升机操作技术,对直升机上先进设备和系统进行熟练应用。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完善,固定翼飞机在空战中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未来直升机作战也会和高科技技术紧密连接在一起,并会被广泛应用到与固定翼飞机空战中。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为我国空战研究发展做出贡献,提升直升机应用范围,完成空中作战、火力支援以及火力攻击等作战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德和,王斌,夏小同.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的回顾与思考[J].国防科技,2017,(10):69-73.
[2]尹健,宋劲松.直升机空战与空空导弹[J].航空兵器,2016,(4):1-5.
[3]宋振峰.权威论直升机空战[J].航空兵器,2017,(6):32-38.
[4]陈松.雕青镌玉嵌玲珑——访空空导弹设计师郑志伟[J].航空兵器,2015,(3):47-48.
[5]许强.高速固定翼飞机导弹逼近紫外告警的战术应用[J].光电技术应用,2015,(4):1-7.
Retrospection and Reflection on Air Combat between Helicopter and Fixed-wing Aircraft
ZHENG Hui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viation School, Beijing 101100)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ir combat review and thinking of helicopters and fixed-wing aircraf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ir combat history of helicopters and fixed-wing aircraft,and forecast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air combat between helicopters and fixed-wing aircraft,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air combat capability of helicopters and fixed-wing aircraft. Based on this, the defense force and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theoretical combat mode will gradually evolve into a practical combat mode.
Key words: helicopter, fixed-wing aircraft, air war
标签:直升机论文; 固定翼飞机论文; 空战论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