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原构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沈阳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形式。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包括:节约资源、绿色环保、改善施工环境、提高建筑工人的劳动效率等)越来越广泛。现阶段,我国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品已经逐渐的完善,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深入研究以及实施,积极的促进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应用。本文就重点介绍了预制装配式的结构特性以及分析和阐述对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结构特点;建筑领域
1.预制装配式结构特性分析
1.1施工难点较多
施工难点较多,主要是指在进行预制板制作过程中由于其各边的甩茬连接钢筋的根数和施工的位置要相同,因此使得施工具有较高的精细程度较高。除此之外,施工难点较多还体现在由于需要确保连接时精确对接,因此施工人员往往需要在预制楼板甩茬连接钢筋的设计完成之后与施工单位进行详细的交底工作,从而能够更加合理的确定甩茬连接钢筋的位置与数量。另外,施工难点较多还体现在施工过程中的固定件位置与机电管线的走向要紧密配合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固定件安装时损伤机电管线,在这一过程中构件种类繁多且多为相近并且非常容易造成安装位置混淆,因此如果不精细的进行施工则无法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
1.2施工精度要求高
施工精度要求高首先在对于构件的尺寸要求高并且对于固定件连接要求可靠中体现。除此之外,施工精度要求高还集中体现在施工人员需要非常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来进一步深化设计并且预制施工规范。除此之外,施工精度要求高还体现在施工人员需要保证相应的临边安全防护到位、可靠,并且还不会影响到施工的精度和质量。另外,施工精度要求高则严格的要求施工人员需要持证上岗,并且还需要经过相应的现场交底工作。
1.3关键施工技术
关键施工技术主要是指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的施工需要某些核心的施工技术作为其整体施工环节的支持。众所周知我国上世纪70、80年代所采用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往往会因为其构件生产工艺粗糙而导致安装施工效果无法令人满意。除此之外,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往往还包括了相应的抗震技术和防裂技术,从而能够使得结构的连接强度足够并且具有足够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另外,在对于关键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墙板内的暗梁、楼板往往多采取叠合的形式,因此对于钢筋进行绑扎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其结构强度。
1.4施工工艺流程
对于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的影响来说,施工工艺流程是显而易见的。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需要进行弹线定位工作,即施工人员对墙柱进行精确定位时首先根据设计图纸,然后在进行外围防护架体的搭设。除此之外,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于连接件进行安装,在这一过程中上铁钢筋采用现场施工,现场浇筑,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的解决了拼装工程整体性差、抗震等级低的问题。并且在合理简化现场施工的前提下确保了其实际应用效果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2.1外挂板固定施工
在进行外挂板固定施工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在吊点设置的时候进行仔细计算,进而能够更好的确定吊点的位置、数量并且能够保证承载能力的要求。另外,在进行外挂板固定施工时,工作人员应该及时的按照定位线的位置来检测墙板的定位,当出现检测程度不够准确时,应该及时的查询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当进行外挂板固定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对墙面的垂直度进行仔细的检测,假如在检测过程中出现高低差,应该及时的调整顶托使高低差位于规定的范围内,从而能够保障施工水平的质量,促进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2.2粗略安装
在进行粗略安装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注重用螺栓将预制墙板的斜支撑杆安装在预制墙板及现浇板上的螺栓连接件上,并且在这—过程中对其合理的进行调整。除此之外,在进行粗略安装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将斜撑固定点标注在楼面上,而在下层机电布管时需避让开斜撑固定点,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固定斜撑时膨胀螺栓将机电管线打穿。另外,在安装连接件的时候施工人员应当注重避免紧固螺栓拧得太紧,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造成相邻板面接缝错位,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应用效率的持续提升。
2.3保证挂板稳定性
在保证挂板稳定性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确定外挂板和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且保证连接点能够承受可靠的外荷载。另外,为了加强外挂板的稳定性,工作人员还应该将对拉螺栓设置在外挂板侧面的预埋套筒中,来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在保证挂板稳定性的时候需要选用特有的连接构件和连接方式对预制板进行连接。在此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注意保证预制板接缝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应该达到相应的要求。
2.4内隔墙板吊装施工
在内隔墙板吊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内隔墙板全部为非承重墙,因此这意味着施工人员在吊装前应当注重弹好控制线。除此之外,在内隔墙板吊装施工的过程中墙板就位前,操作人员不宜靠近,并且确保构件距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另外,在内隔墙板吊装施工的过程中,当隔墙板就位时施工人员应当注重用撬棍对构件位置进行校正,并且通过斜撑对构件垂直度进行调整,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应用精确性的日益进步。
3.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
3.1政府推广装配式项目
与现浇工艺相比,预制装配式结构更加安全、环保、并能一体化施工。所以政府要加大宣传和推广,使人们接受装配式的住宅。政府还可制定有关的激励性政策制度;向有关研发机构投入资金支持;组织建立一个综合平台;并尽快颁布相关的全国统一的标准。此外,在政府主导项目中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技术,促进预制装配式结构被市场接纳。
3.2预制构件生产优势
不仅可以减少施工的时间,还能降低项目成本。例如:制作预制梁柱构件;墙面预制板中已预留穿线孔,无须后期再开槽作业等方面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预先制造预制部件后运送到施工地,使工人施工时更加方便,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3项目管理一体化
现浇施工相比,装配施工技术从设计、生产构件到施工都有严格的要求,于此适应,项目监理也出现了更高的标准。面临新的挑战,监管机构在规划设计、生产构件、施工、运行维护阶段都要有全面详尽的管理标准,各阶段各环节之间不能有所缺漏,监督系统更完善。
结语:
当前我们国家发展的速度可以说是飞快的,因此建筑行业在当前经济发过程中也开始扮演了支柱产业的一种角色,可是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还是有很多的弊端,其中主要有比较高的资源以及能源上的消耗和高污染等,可以说这些都是我们一定要面对并且处理的问题,而发展装配式建筑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处置办法,也是对我们国家稳定发展战略的回应,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主要的意义。可是任何事物在最初进行发展的时候都是会遇到困难的,装配式建筑在进行建设初期的投入需求相对较大,如果只是从短期投入分析,经济效益并不具备一定的优势,可以如果基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去进行考虑,那么则能够获得比较好的经济优势,因此我国需要大力的对其完成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龙飞,杨正.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6,22(1)
[2]石帅,王海涛,王晓琪.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4,26(15)
[3]段浩.试论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J].门窗,2017,19(9)
论文作者:乔辉,李晓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构件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领域论文; 预制板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