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景村融合”理念研究论文_林雪明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景村融合”理念研究论文_林雪明

广州新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思路,并提出了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景村融合”理念的应用,为今后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思路;理念;规划布局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升工程。美丽乡村是广东现代化美丽乡村示范点,把乡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最美乡村品牌,既是规划师的责任,又是其内在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实现城乡统筹、城乡共进的生态文明发展目标,我们有必要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村经济续稳定发展。下面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思路进行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1 乡村现状

某乡村,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村域面积1.7平方公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村下辖5个合作社。村共有农户240户,人口1500人。2016年,村集体收入12万元,社人均收入5100元。乡村主要产业有现代生态高效农业,基于生物高科、基础材料、竹木家具、建筑地产、食品服装等的工业产业,以及以旅游为品牌的商贸休闲旅游产业。

2 规划思路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活水平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与繁荣的建设策略。在本“美丽乡村”的规划过程中,其整体思路如下:①重心要从物质建设规划转向综合发展规划,也即从以建新村为主转向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发展。②以宜居、富民、和谐为重点,加快功能转型促升级,打造美景提环境;产业联动促增收,落实项目大发展;提炼特色创品牌,积极培育新文化。

此外,在规划中重点处理好建设数量与质量、特色与内涵、村建与民富、阶段建设与持续发展等几大关系。村庄规划建设项目要体现实质内涵,一是从村民的需求和意愿出发,规划要统筹考虑社会发展规划;二是规划建设的项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是否能为村庄、为村民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三是形成村建与民富的互动机制,在宜居新村建设的基础上研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对空间的落实要体现促进村民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有。

3 规划理念

“美丽乡村”的核心是以美的内涵发展现代产业(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养现代农民。由此在规划中提出了要以产业经济为核心,提升及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村富民富、生态良好,生活美好的共同发展。

3.1整合资源、统一规划

在花园集团的带动下,乡村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其拓展空间受到了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瓶颈的制约,同时,乡村周边村庄虽有空间资源但缺乏产业支撑,由此形成了花

园村缺空间资源,周边村缺产业带动的局面,两者在空间上的互补使得富裕的乡村和落后的邻村最终实现了并村共富,从空间资源到经济福利进行全面的有机整合,成功地开创了村庄规划建设的新模式。在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下,统一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实现更大区域的优产富民。规划从布局、建设到配套等进行全面的统一整合,同时,在统筹的前提下兼顾各小区的经济增长项目和设施布局,促进全面共赢共富。

3.2 产业兴村、互动发展

产业发展是村庄持续发展的内生力量,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途径。规划突出产业兴村动力机制的核心作用,促进乡村形成具有链式联动发展的产业经济。一是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建设,如在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已延伸成为乡村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的基础上,规划从基地设置、旅游产品、线路组织等角度提炼并促进现代农业规模和内涵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工业经济产业链的延伸,如该乡村规划建设中的竹木家具产业基地,构筑了从原木到木材木线市场销售贸易完整的工贸产业链,同时要进一步延伸为旅游观光、休闲购物的重要节点,进一步刺激并促进产品创意设计、信息物流金融等产业发展。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提供了大量的创业就业机会,同时,由此引发的外来人口大量集聚又为村民带来了消费、房租等稳定可观的收入。

在众多链式产业支撑下的乡村又进一步凝练成现代美丽乡村的品牌,从而扩大了美丽乡村的知名度和增加了竞争机会,有效地回馈并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持续良性循环发展。这种链式互动发展的产业机制及其产生的波及效应成为“创业增收生活美”的实体内涵,也从本质上增强了全域美景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4 规划策略

本方案中的“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大工程,也是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因而规划也就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生态环境等全方位的内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5 规划布局

规划根据乡村创建“全国一流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以“生态文明、美丽乡村”为规划主题,基于“集约高效、功能升级、产业驱动”的规划机制与创新理念,从乡村域的角度进行全域规划,规划设计内容重点围绕用地布局、功能配套、生态美景、项目建设等方面展开。

5.1 用地空间布局

根据乡村现状建设用地布局的特点,结合建设发展元素,规划形成“两心三轴四区六组团”的用地布局结构,并从产业发展、用地建设区块增长、有机整合等角度进行乡村域统筹规划布局。在空间上采取整体开发和改造提升等规划措施,强化乡村政治文化和商业金融两大中心。同时,本方案以村庄主要发展轴线,并以此划分四大产业功能区;根据居民点现状结合服务半径,以社区有机整合的理念形成六大居住组团。

5.2 设施配套规划

本规划提出要根据城市社区功能的标准要求来配套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以实现乡村从农村型向城市型功能的跨越,全面提高乡村的村庄建设及其生活品质。①根据用地布局和功能结构的要求,有机整合了道路交通等为主体的基础设施规划;②按照幸福花园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乡村的社会服务设施系统规划,重点加大了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管理服务等功能设施的规划设计。通过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乡村庄功能,以配套设施功能“质”的提升来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5.3 生态景观规划

本规划根据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村庄生态设施建设和生态空间景观建设。①村庄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规划,改善村庄生态环境,如规划中对部分已搬迁的闲置居民点进行整理,实施“退宅还耕”,同时加大对村庄生态景观节点、景观带的规划建设,并提出了村域生态功能建设的规划要求。②规划充分利用闲置地、边角地和一些棚户区改造地块,在建设模式上融入绿色低碳科技并积极推进多层、小高层项目业态的建设,并以现高层建筑为中心规划形成空间景观制高建筑群,从而集约用地,提升形象。

5.4 建设项目规划

建设项目规划是乡村实现规划综合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美丽乡村”规划的要点,因此规划明确制定了项目建设的内容、项目空间的布局和项目实施的步骤计划。规划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新产业集聚区、红木家具产业基地、生态休闲公园等重点功能区块及其项目的建设,实现以建设项目为载体的乡村产业多轮驱动、合力快速推进美丽村庄的建设发展。

6 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大工程,也是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品质提升、人村共美”目标的前提。因此,在美丽乡村规划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以美的内涵发建设现代化农村,实现村富民富、生活美好、生态环境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陶德凯,彭阳,等.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规划工作思考[J].规划师,2010.

[2]李迅,刘琰.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11.

[3]王雪.新城市主义对小城镇规划的借鉴及实例研究[J].建筑与环境,2010(1):36-37.

论文作者:林雪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3

标签:;  ;  ;  ;  ;  ;  ;  ;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景村融合”理念研究论文_林雪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