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智能控制;电厂热工自动化;应用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自动化产业的发展,通过研发实现了智能控制与自动化的结合。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智能控制促进了其发展升级,加速了自动化运行,应用非常广泛,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促进了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
一、智能控制的发展历程
1965年,傅京孙在相关控制系统中提出了智能控制的思想理念。1971年,傅京孙详细论述了人工智能,认为其是智能控制的前身,并阐述了理论及思想观点。“智能控制”一词确定于1967年,并在1977年研究人员提出可在傅京孙的观点基础上加深其与运筹学的联系。因此,在未来智能控制的发展中,逐渐加入了信息论,并已趋于成熟。近年来,智能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将出现新的突破。
二、智能控制研究现状与主要控制技术
1、研究现状。在现代工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企业的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应用的设备类型在不断丰富、应用数量在不断增多,对控制工作及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因此,自动化技术开始被广泛的应用在电厂热工系统中。并且在智能控制技术和方式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们也逐渐加大了对智能控制系统的关注力度,并通过固定的数学模式和智能化算法实现对系统运行数据的有效运算。在电厂热工系统中应用智能控制,为安全运行和生产奠定了有效基础,并实现了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通过不断的优化电力企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推动企业向智能化方向的不断发展。
2、主要控制技术
1)专家控制。专家控制系统是指智能工程控制与相关的专家两者结合的控制系统。这一控制系统的优势就是有关方面的专家将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与传统的PID控制设备相结合,这种控制系统能有效地进行定性、不确定的信息资料的处理,通过系统来进行推理推算,从而在情况不明的环境下,依照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实现智能控制这一最终目的。在专家控制系统中,根据专家控制所发挥的作用可分为间接性和直接性两种控制系统。在直接性的智能控制中,控制设备根据经验等,直接模拟专家来对整个过程进行即时的控制:而在间接性的智能控制中,系统中存在一个常规的控制设备对整个生产实施控制,但这一常规设备可进行人为地调整,因此是间接地进行智能控制。
2)模糊控制。模糊控制技术主要应用在给水、加药流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在电厂热工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给水不足等现象,且资源应用缺乏科学考虑,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针对此问题,应创新和改进,加强智能管控的应用。在此过程中,主要应用了模糊控制技术控制给水电动旋转设备,从而实现自动给水、加药,这样既能确保给水质量,又能提高电厂热工生产效率。
3)神经控制。神经控制是对神经网络的控制,它起源于1992年,H.Tolle和E.Ersu在其专著《Neurocontrol》中提出神经网络有很强的逼近非线性函数的能力,首次提到了这一理论。1994年在国际自控联杂志《自动化》中首次使用神经控制这一词。神经控制是实现智能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近年来获得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4)遗传控制。遗传控制是指遗传算法学习,它模仿生物界生存竞争的模式,在一条生物链中采用优胜劣汰的方法,不停优化技术实现全面智能控制,淘汰落后的技术,从而使先进的技术得以生存和发展。
三、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
1、对过热的温度进行控制。热工自动化设备进行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也是正常生产所需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型锅炉中包含很多附属设备,在额定范围内的热量各种测量仪器可完成正常工作,超高温则会将设备烧坏会失去正常运转的能力。厂区内的锅炉设备较多,人工进行温度观察与测定需要经过很长时间并且存在误差。智能控制技术能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传送至居民楼内的热量先通过系统进行检测,程序内还包含了自动调节装置,若温度超过规定值,会启动减控设备,将温度调节合理后再进行输送,从而保障了供热系统的稳定。在燃料的投放过程中也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计算,减少了燃料浪费造成的财务损失,对保护设备和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对给水加药的控制。电厂在传统的给水加药管理中存在严重的不足,严重阻碍了电力生产的进程,导致资源过剩未能被合理应用的情况尤为突出。在智能控制技术中,模糊控制技术在给水加药的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存在的多种问题,有效实现了对电动旋转控制器的智能控制。自动化加药作业的有序进行、给水作业的有效供应,促进了电厂热工自动化的进程,从而满足了电力供应的需求。
3、控制锅炉燃烧的整个过程。智能控制技术不仅能有效控制热工自动化工程中锅炉燃烧过程的不稳定性,而且还能对整个运行系统的精确度起到促进作用。影响锅炉燃烧的因素较多,而且锅炉燃烧其本身的制约因素也很多,所以企业应对电厂自动化锅炉燃烧的过程进行智能控制的制约,并对其具体的应用控制进行研究,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由于智能控制对燃烧全过程的操控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多,从而导致其实际的控制效果下降,电力企业可根据智能控制系统在运用中得出的数据进行自动化发展的参考,进而展开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和内容的研究,促进智能控制的完善及电厂热工自动化过程的全覆盖。
4、智能控制在负荷装置中的应用。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的机组负荷装置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将智能控制应用在企业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单元机组负荷装置中,能有效使其自动化的准确度得到提升,使机组负荷装置在智能测试中的抗干扰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在技术应用的适应性方面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加快系统运行的速度。电厂热工自动化通过智能控制的有效应用,在中储式制粉系统面临的难题解决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智能控制中的数学模式能使模糊语言元素带来的影响降低,同时能使其更好地接收电厂热工的控制信号,在扩大电厂热工自动化应用范围的同时,也使其自动化发展步伐得到加快。
5、对中储式制粉系统进行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储式制粉系统对智能管理的实际需求,可在中储式制粉系统管理工作中灵活地引入智能控制技术。从中储式制粉系统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管理工作中容易受到管理信息,如磨粉信号难以进行检测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管理措施难以落实,进而阻碍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发挥真正的应用效果。而利用神经元解耦模糊管理计算方案,合理设计全新的磨煤机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优化磨煤机制粉系统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管理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以此来保障电厂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目前的电厂热工中,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应用,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性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厂热工自动化中逐渐引入了智能控制,这种智能控制使电厂热工自动化的技术安全有了极大地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梓陶,朱群峰.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19):92-97.
[2]钟思怡.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36):90.
[3]付琳.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5(07):60.
论文作者:秦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智能控制论文; 电厂论文; 热工论文; 技术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制粉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