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处理论文_叶涛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处理论文_叶涛

陕西三秦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近年来,国内公路建设备受重视,公路发展也十分迅速,而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公路常用的柔性路面,因其无缝性,表面平整度良好,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及后期维护简单等众多优点,从而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沥青混凝土公路的广泛使用及其长期运营,路面裂缝、水损害、泛油等病害现象愈发凸显,不仅缩短了道路使用寿命,而且加速汽车轮胎磨耗,影响行车安全。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

一、沥青路面病害的类型

1、裂缝病害

一般来说,裂缝病害是由路面受到的外界因素而造成,但如果不对裂缝病害进行及时处理,会容易引起其它路面病害的发生,比如在出现裂缝病害之后,地表水就很容易顺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流入地下,破坏路面的内部结构,容易造成水损害。因此在出现裂缝病害时,必须要及时进行处理,尽量减轻危害。造成裂缝病害的原因由以下几点:(1)外界温度因素引起的裂缝损害;众所周知,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外界在短时间内出现极大的温度差,就会造成裂缝问题,也称为非荷载裂缝。(2)承载因素:路面一旦出现超重的情况,就会为其自身带来极大的压力,促使荷载裂缝产生。

2、水损害

水损害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造成的损害非常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水损害的作用点并不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表面,而是在水分渗透到路面深层结构后,直接对深层结构造成危害,其是由内而外所产生,同时其也是最不容易修复的一种病害。一般水损害有网裂、坑洞、唧浆、辙槽四种表现形式,通常造成水损害的环节大多是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如: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合理、生产搅拌不均、压实度不足等。

3、坑槽病害

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坑槽的原因主要有:(1)在对路面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混合料的温度太高,使沥青老化,造成沥青脆性增加,粘接力降低,加之混合料的温度过低,造成摊铺不均匀,压实不充分,导致路面在行车载荷的作用下形成坑槽;(2)路面下面层标高控制不严,造成沥青上面层结构厚度不够,导致坑槽的出现。

4、变形

车辙是变形类最为突出的一种沥青路面病害,其主要是车辆反复行驶时在路面上所形成的侧向隆起轮胎压痕。在路面损害中,车辙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病害,如果不及时处理,在积水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其形成原因有: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不足,沥青与集料黏结性差,矿粉含量不足,空隙率未控制在规范范围内;路面厚度设计不合理;基层、面层施工压实不足,没有满足规范的规定;超载车辆行驶致使路面产生车辙。

5、松散以及路面推移

沥青混凝土路面松散主要是因为混凝土表层中集料颗粒发生散落情况,并由表面向下发展的渐进过程,出现此类病害主要是因为覆盖沥青及集料之间粘结性比较小,不能满足后期使用过程中外力因素影响的需求,而路面推移病害的发生,主要是指沥青混凝土在道路纵向发生位移情况,而出现此类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施工环境温度过高。

6、泛油

沥青路面泛油病害主要是沥青在混凝土层内部或是下部进行偏移,使得沥青路面出现大量的沥青,行车道轮迹位置出现泛油现象,行车道中形成两条发亮的带,同一横断面超车道一般无任何泛油现象。一旦出现泛油病害,就降低沥青路面的承载力和使用寿命,急需解决。

二、沥青路面的病害处治措施

1、裂缝以及坑槽等问题的处理对策

要按照裂缝和坑槽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对于深度较小的裂缝和坑槽进行处理时,首先要将裂缝和坑槽损坏的部分清除干净,松动的路面要清除干净,之后对其补平即可。而对于裂缝和坑槽较深的部分(一般在4cm以上)来说,要对其实施分层填补。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

第一,填料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种方法主要用于临时性的裂缝坑槽修补,在进行修补时首先要将槽内部的杂物以及散料等清除干净,之后进行沥青混合料的填充,一般情况下每层填充的厚度在10-300px范围内,然后将填料整平并碾压成型。

第二,挖补法。对于面积相对较小的路面病害来说可以通过挖补法进行修复,具体方式就是通过公路养护车以及滚筒式搅拌器实施现场的再生修补,这种方法具有比较强的机动性,并且操作相对简单。

第三,局部加热修补法。此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红外线技术对路面实施加热,主要是通过热补板对坑槽和周边路面实施加热来软化沥青混合料,能够优化两者之间的结合情况,之后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耙松,并且加入还原剂以及全新沥青混合料,通过人工整平之后采用小型压实设备进行压实。

2、水破坏问题的处理对策

第一,增强路面压实度。沥青路面施工要严格遵照标准规范进行,确保表面的平整度,从而提升路面的压实度。所以在实际施工时需要采取合理的压实工艺,确保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质量,确保压实度在98%以上,并且要将孔隙率控制在6%之下。另外,沥青混合料在搅拌过程中容易出现离析的问题,会对孔隙率和渗水情况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在施工时要做好沥青混合料的搅拌,降低离析概率。

第二,加强路面材料的粘结力。路面使用的沥青材料,应该选择粘性较大的种类,或者可以有效应用聚合物改性沥青。对于沥青水稳定性较弱的问题,可以应用抗剥离剂。集料应该选择表面粗糙、呈憎水性、表面干净的。对集料的酸碱性进行测试,选择碱性集料,并对混合料进行合理配置。

3、变形类病害处理对策

因车辆反复行驶磨损而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车辙,在处理中,可以先将车辙路面开凿一定深度,先将槽内清理干净,在铺设之前先喷洒黏结沥青,再往槽里面填沥青混合料,接着铺开整平并进行压实。由于车辆行使使路面受到横向推挤生成的车辙,应按路面沉陷维修方法进行处理;对于不稳定夹层所产生的车辙,应对面层进行铲除,接着打扫干净再重新铺面层;由于基层原因导致局部下沉产生的车辙,要先对基层进行处理。

4、松散类病害处理对策

如果沥青路面松散面积较小,首先要对那些松散路面进行切割处理,处理为比较规则的形状,然后在在挖除的路面底部和周围喷上乳化沥青粘层油,再用沥青混合料对修补的地方进行填充,还需要人工整平,最后用压路机反复碾压,直到压实。如果沥青公路松散的面积较大,首先应该利用铣刨机,把松散的地区清理干净,用鼓风机强力清扫干净,然后再涂上乳化沥青粘层油,用沥青混合料进行填充,然后用压路机反复碾压,直到压实为止。

5、泛油病害处理对策

在泛油病害治理的过程中,要取样品进行抽提试验,计算该段路面的油石比,以此为依据采取针对性治理办法:

(1)针对严重泛油路段,施工人员要铺设一层粒径为10mm的碎石,使用压路机将碎石压入到路面中,基层稳定后,再铺设一层粒径为5mm的碎石进行嵌缝,一次碾压成型。同时,施工人员还要挖除油量过高的软层,重新进行面层施工。

(2)针对泛油较为严重的路段,施工人员要铺设一层粒径为10mm的碎石,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基层稳定后,再铺设一层粒径为3mm的粗砂进行嵌缝,使用压路机或是控制车进行行车碾压,将粒料压入到油层中,进而实现路面泛油病害的治理。

(3)针对轻度泛油路段,施工人员铺设一层3mm粒径的粗砂,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将粒料压入到油层中,进而实现路面泛油病害的治理。

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多数公路普遍采用的路面,其病害问题不容小觑,这些病害不仅对沥青路面造成破坏,影响道路车辆正常运行和行车舒适,为行车安全埋下隐患,甚至还会引发交通事故。安全无小事,因此必须重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履行各自职责,保证沥青道路的工程质量,延长沥青道路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王峰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交通标准化,2014,42(8):39-41.

[2]李亚春.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装饰装修天地,2017(24):251.

论文作者:叶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处理论文_叶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