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图强[1]2000年在《浅析社会转型对城市住宅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由于经济领域改革的逐步深化,使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社会转型开始加速,其明显标志就是城市化明显加快。在城市与人密切相关的住宅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本人应用社会转型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对社会变迁和住宅演变的联系作了分析,探讨了社会型态与城市住宅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城市住宅继续发展构成影响的因素,提出了城市住宅规划布局和住宅建筑类型设计的对策性建议,然后对全文归纳后提出了几个观点。
刘军[2]2013年在《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首次提出的面对郊区土地无序蔓延、解决城市建设失衡、恢复城市人居活力的规划思潮,其中,住区规划是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内容。然而,新城市主义理念在西方社会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对前人大量相关规划理论成果的继承与提升,这些成果面对工业革命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与现代主义建设的弊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中国住区规划而言,虽然社会发展进程不同,但新城市主义所提倡的具体住区规划方法并不陌生。我国住区规划因紧密关系民生,始终是学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城市建设的核心,而借鉴融合西方理论、推进发展本土理论则一直是我国住区规划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自建国初期至今,我国住区规划与新城市主义理念表现出紧密的契合,经过不断学习、补充与完善,在新世纪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导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所以,本文以理论发展为主体,深入研究新城市主义的本质与内涵,辨析其在西方和我国社会进程中发展路径的内在联系,对于梳理我国住区规划发展脉络、引导我国住区规划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整理与实践指导意义。天津住区规划紧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以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和高度的城市发展定位,基于政府对人民居住问题的深切关注和住宅建设的大力投入,自建国初期至今始终保持着先进性,成为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典型代表和有力例证。本文基于对新城市主义在我国的理论发展路径的探寻,提出以新城市主义为视角研究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演进,将天津住区规划按时序分为五个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由此对天津住区规划进程中新城市主义要素的体现展开脉络性梳理,以期初步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随后,本文从结构组织进化、住区混合提升、城市设计优化、生态策略凸显四个方面提炼出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突出的新城市主义特征,包括: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住区的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住区的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建设等四个方面,从规划布局和住宅设计两个层面入手,选取自建国初期至今天津大量优秀住区规划实例,分别对以上特征进行规划方案和建设指标的比较分析,旨在研究新城市主义特征在天津住区规划中的具体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通过丰富的实例资料论证与充实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最后,基于对天津住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本文提出建议性的优化策略,引导未来天津住区规划中人居环境的优化与自然和谐的提升,最终在可持续发展主导下达到多元目标的平衡与多重效益的实现。
楚先锋[3]2002年在《中国住房商品化时期的城市住宅设计观念及发展趋势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住房问题一直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历来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但是我国多年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又受到“先生产后生活”观念的影响,城市住宅的设计也受到职务级别以及住房分配的面积指标的种种限制,我国城市住房的发展严重滞后,城市居民的住房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1998年实行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一下子将人们多年积累下来的压抑情绪释放了出来,住房的商品化使居民的购房热情很高,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但在住房商品化的初始阶段,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混乱:房地产开发商热衷于引进各种居住理念,居民在掌握了购房主动权的同时,却被各种概念弄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设计者一定要保持清醒,负起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本论文以设计者的眼光对中国城市住房商品化时期住宅开发与设计的观念及发展趋势进行初步探讨。首先在第一章介绍了一下论文工作的背景——中国城市住房的商品化及房地产开发与设计的现状,然后在第二章详细剖析了目前商品住宅市场上流行的一些新概念的起源、特点、利弊,并对它们的设计方法加以总结,如SOHO居住办公模式、CBD内的居住、联排别墅TOWNHOUSE、“藏酷房”(仓库房)LOFT、新型复合型商业和居住形态MALL、亲水住宅、DINK一族和CEO家庭的居住理念等,同时也分析了在住宅区规划设计中出现的一些新事物,如社区会所、社区商业、社区园林等。第三章则以第二章的内容为基础,对我国住宅商品化时期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予以探讨,归纳为“五性和五化”,即:健康性、生态性、经济性、适应性、文化性、智能化、无障碍化、郊区化、个性化、产业化。最后,在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无论是第二章里的哪一种概念,也无论是第三章里的哪一种发展趋势,它们的要旨都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健康、为了人住得舒适、为了每一个人也为了人类的子孙后代,“以人为本”的概念扩展为“广义的人文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居住。文后还附了两个我曾经参与设计的实例——兰州康乐花园和烟台锦绣新城A区,以为佐证。
秦玲[4]2015年在《建国以来杭州居住小区变迁浅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目的是呈现杭州现存建国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居住状况,浅析杭州建国以来居住小区的演变。该文章分为三个时期:1948年-1978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这个时期住房作为福利进行分配。1979年-1991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住宅开始作为商品对待,由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共同负担。1992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这个时期住宅已经完全商品化,房地产市场日益成熟。这三个时期分别选取棉北里居住小区、翠苑一区居住小区和山水人家居住小区进行调研分析,结合我国和杭州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住宅相关政策,以这三个小区为例,进行介绍及分析。一方面,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分析,探讨其设计后的原因和变迁的动力因素;另一方面,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自下而上对当下居住状况的调研,反思存在的问题。
冯齐[5]2015年在《近代天津与上海里弄住宅的地域性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近代里弄住宅源自传统的本土化居住模式,在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背景的影响下,融入了西方商品化和集居化的居住文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居住需求,开创了这一独具特色的住宅形制,是我国居住建筑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篇章。近代里弄住宅作为居住文化的载体,受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沿革、文化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较其他建筑类型更能够诠释当地的人居生活状态,折射出丰富的地域文化。天津和上海作为我国近代最早开埠的沿海商贸都市,在里弄住宅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上都首屈一指,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性特征。本文选取天津和上海的近代里弄住宅为研究对象,以两地近代里弄住宅形态的差异性为入手点,通过对两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演进过程、整体布局、单体特征几个层面的比较分析,厘清导致天津和上海近代里弄住宅模式差异的地域性因素,从而进一步挖掘地域性特征在住宅设计上的表现手法和应用方式,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为我国当代的住宅地域性创作提供理论支撑。全文共六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研究的背景与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既往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和概念界定以及研究的观点、方法与论文框架。阐述了天津和上海近代里弄住宅地域性的含义和比较研究的意义,为后文针对各个层面的比较论述定下了基调。第二部分(第二、三章)首先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入手,对天津和上海的近代里弄建筑的地域性根源进行比较分析。其次,将二者的演进过程置于城市住宅近代化的语境下进行探讨,论述了客观因素对里弄住宅模式的地域性影响。第三部分(第四、五章)针对两地近代里弄住宅的总体布局和单体设计特点进行研究,内容涉及交通空间、住宅环境、户型平面、空间利用、构造技术、饰面材料等多个方面,比较研究天津和上海近代里弄住宅在地域性的驱动下产生的形式反馈。第四部分(第六章)比较研究的总结及对当今住宅地域性创作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宋明星[6]2016年在《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迄今为止,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中同步进行了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保障性住房制度经历着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的过程。本论文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视角,对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构建、城市空间分布、建筑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涵盖从体系建设到建筑细节全过程的策略。论文按“国内外保障房制度建设比较研究——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分析保障房城市空间形态——保障房体系制度、城市空间、保障房住区设计等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设计策略”路线开展研究。首先,梳理出保障性住房制度在住房制度改革五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和发展过程,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进行了专项研究。这部分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城市关联性视角下的保障房建设,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构建、城市非平衡性、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相比其他建筑学背景的研究者而言,本文花了更多笔墨于这个过程分析的原因。选取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境外地区和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的启示包括: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设计严密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市场与政府角色;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注重资金平衡;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租用和购买的渠道;“体面住房”标准的全面性;更新计划的公众参与度、关键工作者的住房保障问题等。论文结论部分借鉴了他们的先进做法和理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显性问题,如边缘郊区化、大型化趋势、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给城市形象和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等。传统研究方法是从城市选址和规划层面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往往失之于表面。本研究基于保障房与城市关联性视角,提出了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之间、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之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之间这三个彼此关联的本体间存在的问题,其关系对保障房在城市空间中规划、建设、分配、运转等会有深层次的影响,形成了保障性住房与相应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包含:城市非平衡性、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混合居住模式和空置房等方面。从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密切程度来看,保障性住房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三大类型和六种子型:自我完善型中的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城市叠加型中的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主城区叠合发展子型;斑块融入包含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论文对每个子型的存在基础、规模、与主城区距离、配套设施完善度、就业岗位特点和交通方式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保障性住房形态构成分析是本文主要创新点之一。通过前文的分析,研究尝试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层面的宏观策略,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营造与住宅设计微观策略。这几个方面同时也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宏观策略。包含立法和制度两个方面。首先确定保障性住房体制社会公平性、保障适度性、长期动态性、地区非平衡性等基本属性,这些属性有的是各国之共性,有些则是我国特有的。从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几个主要方面做出法律构建的建议,尤其针对农民工、新就业大学生、各类引进人才、老龄化人口等保障对象做了长期趋势的预判。制度建设主要是操作层面的构建,包括:资金筹集的方式、建设与管理的框架建设、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开等几个方面。2、中观策略。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提出: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公共交通导向;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复合界面等四大方面十三点针对性策略。针对这些通用性的策略在三种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又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细则,例如自我完善型中提出了产业与生活安置的关系、相应的大运量交通体系、相对疏离与城市的邻里单元塑造、产业远景下的住区更新等策略。城市叠加型提出了快速聚集人气带动发展的方式、构建网络化交通、推动居住中复合化社区模式等策略。在斑块融入型中,棚户区改造等方式如何与保障对象和空间结合、当居民置换后,中心城区二次开发中保障性社区的社区活化方法和原则等策略。3、微观策略。保障房设计策略主要提出了小区总图层面的空间策略,户型和单元层面的类型和组合设计策略,单一空间内部的利用与改造策略,总体而言也是一步步将空间尺度由大及小,全方位对保障对象的居住条件进行研究。在小区整体空间层面重点在于提取了保障房与普通商品房不同的特点开展研究,这也是改变设计师只看到二者居住的共性,忽视了保障对象特殊性,从而提出的专门的设计策略。户型与单元策略上,收集了近百种近年来实施的保障性住房户型与商品房小户型,通过ldbk的功能体系分类法,对各种不同户型做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按多层与小高层、高层住宅研究了外廊式、内廊式、单元式、塔式、跃廊式等不同单元的组合特点。另外从人体行为需要的具体空间尺度、关联空间尺度、单一空间的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了套型间的空间置换、套型的合并与拆分、套型内部空间的局部重组、空壳支撑体等方式。
蔡天然[7]2016年在《住宅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研究》文中认为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一直以来在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建筑活动,特别是住宅建筑的营造,对于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伴随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居住品质,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然而,国内传统粗放的建筑方式已经不能应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住宅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必须从观念和技术上予以革新,当下我国的住宅产业已经到了转型与升级的关键与必要时期,工业化的住宅建造模式已然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新型的工业化住宅建造方式不仅仅是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上的进步,也是人类所倡导的绿色营建技术的体现,更是住宅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整理、实地调研的方法,梳理了国内外住宅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历程,总结各时期发展的特点,通过典型案例的研究了解其先进的建造体系与设计方法,对比分析得出国内外在住宅工业化发展上存在的差距。再采用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标准化与模块化的设计原理,以具有现时发展意义的套内关键部品——整体厨房与卫生间为代表,进行了模块设计方法的研究与设计;对适应本土发展的CSI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的起源、内涵、特点以及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结合成功的CSI住宅项目实践,探索今后国内的住宅工业化发展策略,最终获得指导住宅产业实现绿色营建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设计启示。论文从结构上可分为五个部分:首先,以时间进程为线索,梳理了发达国家和地区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通过各时期典型项目案例的研究总结出工业化发展各阶段的特点与规律;其次,以同样的方法,整理国内住宅工业化的发展过程,结合现阶段工业化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国内住宅工业化发展的特点,对比国外,总结差距与不足,并提出影响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再次,作为发展工业化的核心环节,展开对标准体系与模块设计方法的研究,以套内关键部品为例,着重探讨了整体厨房与整体卫生间的模块设计原理与设计实践;然后,落实到国内的住宅产业现状,找到适应本土发展的CSI工业化住宅体系,研究其原理、特点与方法,结合实践案例,体会CSI住宅体系在生产过程上的先进性与不足之处,分析国内未来住宅工业化发展的相关策略与设计启示;最后,从两方面得出结论,提出走住宅工业化发展之路的必要性以及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住宅工业化发展之路的可行性,坚持以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理念,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周陶洪[8]2005年在《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现阶段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城市更新满足了对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长的需求,城市中的旧工业区成了更新的首选目标。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退二进三战略的实施,大量工业企业搬迁后带来的工业用地更新正在改变着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对不同的城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冲击,而一些老工业城市却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困扰着,城市的旧工业区都面临着主动或被动的更新。西方发达国家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进程中,传统工业区普遍衰退,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更新实践,以促进旧工业区的复兴。虽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国外有关的更新发展策略却同样可以指导我国实践,促进旧工业区的成功更新。国内外对于旧工业区更新案例的研究很多,但很少将其作为一个专门的对象加以系统研究。论文首先通过对旧工业区概念、分类和国内外发展进程的回顾,提出了我国旧工业区更新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问题。其次,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归纳了旧工业区的发展策略,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不同侧重,提出了运用综合发展策略更新旧工业区的观点。接着,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研究了工业用地调整的可能途径,包括维持工业用途,更新为居住、公共设施、绿地等,在工业区更新中引入了混合利用的观念。然后,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旧工业区更新的相关机制,包括政策制定、合作组织、公众参与、效率公平及资金组织等不同方面。最后以北京为例探讨了我国城市旧工业区的更新策略。
曾穗平[9]2016年在《基于“源—流—汇”理论的城市风环境优化与CFD分析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面临着大气污染严重、城市雾霾频发、热岛效应严重等诸多环境问题的挑战。在规划设计中,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基于低碳、生态与节能的目的,通过城市结构优化和空间形态控制,进而达到改善城市微气候环境的目的,是当前城市规划研究中重要的前沿科学问题。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系统科学思维,针对上述城市微气候和风环境问题,研究城市风环境与城市形态的耦合规律,探索不同气候条件下风环境规划的对策,构建适应国情的低碳城市风环境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论文融合多学科理论成果,从系统的规划视角出发,建构城市风环境生态规划理论框架,并运用CFD软件模拟、遥感图像反演以及GIS分析手段,在掌握在大量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天津市中心城区风环境规划实证研究。论文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重点展开:首先,本文通过借鉴环境生态控制的“源—流—汇”理念,建构了城市风环境“源—流—汇”系统的生态规划理论框架,提出城市风环境多层级的构成要素与分类标准,总结了不同空间层级的风道类型与功能构成特点,归纳了风环境系统生态协调原则;并根据不同结构、不同功能区、不同密度与空间形态条件下的城市通风需求,探讨了适应地域气候的生态规划原则。同时,基于“富氧源——扩散流——补偿汇”相互衔接的规划思路,通过ENVI与PHEONICS等计算机模拟与分析软件,建立舒适度与污染防控并重的评价标准。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层次化、系统化的分析框架。其次,分别从“源”的适应——多角度气象特点分析与规划应对、“流”的调控——多尺度风道系统的气流组织策略、“汇”的优化——城市空间构成分析与风环境优化策略三个层面,探讨了风环境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耦合关系、互动机理与协调对策。在“源”的适应层面,根据风源的风向、风速条件,总结了多尺度风源区域的特征,并提出多层级污染源控制及富氧型风源的保护规划方法;同时,针对不同的建筑热工气候区划,提出“避风防寒主导型”、“导风与避风兼顾型”、“导风驱热防尘型”,以及“导风祛湿与除热型”等风环境规划策略;在“流”的调控层面,沿着“流的载体——流的层级——流的构建——流的管控”的思路,总结了不同空间层级的风道类型与功能构成特点,阐述了风道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并提出了城市设计导则;在“汇”的优化层面,归纳了城市级、街区级以及建筑群级别的多层级风环境布局优化与设计要点。最后,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源——流——汇”风环境系统研究视野,从城市风道系统与城市功能结构的整合关系、城市风道与城市典型区域的协调发展、典型居住模块的风环境特点分析与优化三个层面,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确定模拟的基础条件及参数设置,采用ENVI温度反演与CFD软件风模拟的技术路线、以风速、风压、风速比、不良风速面积比等物理参量作为评价标准,指出了风环境系统与天津高密度区域功能和结构协调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风源与风道、风道与风汇区、风道系统相协调的规划设计技术方法,并针对天津市中心城区风道的规划设计实践,提出具有实践参考价值的设计策略。
廖永伦[10]2016年在《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视角为切入点,着重对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小城镇──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详细分析阐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第二,辨析了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与小城镇等几组概念,并首次对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作了明确的空间范围界定和空间层次分析,提出了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观点。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典理论和经验模式,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第三,重点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发展的外在关联和内在建构。小城镇发展与国家整个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和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紧密相关,包括与国家选择何种城镇化道路、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关系以及小城镇与农村的关系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城镇体系构建、模式形成、产业支撑和规划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内部建构问题,认为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提出必须构建起适合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小城镇体系,进行合理的空间分层,完善小城镇的功能;选择适合不同地域小城镇发展的类型模式;建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大力发展产业;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力度,创新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模式,规划建设功能完善、产业发展、人文特色、生态和谐的美丽小城镇,为农村人口迁移到小城镇实现就地城镇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最后,提出促进新型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应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为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实施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通过上述系统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国内外背景发生重大变化,国家重视发展小城镇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意愿和迁移方向发生明显变化。中国城镇化路径模式已经发生转变,从传统异地城镇化主导的路径模式逐渐转向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路径模式,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符合中国的现实发展要求,能够满足老百姓实现城镇化的愿望和需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的现实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 浅析社会转型对城市住宅的影响[D]. 盛图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00
[2]. 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D]. 刘军. 天津大学. 2013
[3]. 中国住房商品化时期的城市住宅设计观念及发展趋势探讨[D]. 楚先锋. 清华大学. 2002
[4]. 建国以来杭州居住小区变迁浅析[D]. 秦玲. 浙江大学. 2015
[5]. 近代天津与上海里弄住宅的地域性比较研究[D]. 冯齐. 苏州科技学院. 2015
[6]. 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D]. 宋明星. 湖南大学. 2016
[7]. 住宅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研究[D]. 蔡天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8]. 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D]. 周陶洪. 清华大学. 2005
[9]. 基于“源—流—汇”理论的城市风环境优化与CFD分析方法[D]. 曾穗平. 天津大学. 2016
[10]. 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 廖永伦. 清华大学. 2016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新城市主义论文; 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市设计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空间设计论文; 天津历史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