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现代意识主体的基本消解_哲学论文

马克思对现代意识主体的基本消解_哲学论文

马克思对近代意识主体的根本消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近代论文,主体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3)01-0032-04

意识主体是近代哲学的基本范式。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活动逐渐从这一范式中突围出来 。随近代意识范式的突破而来的是范式的多元化。黑格尔之后包括整个20世纪的哲学景 观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描述何其相似:“从施特劳斯开始的黑格尔体系 的解体过程变成了一种席卷一切‘过去的力量’的世界性骚动。在普遍的混乱中,一些 强大的国家(指哲学派别——引者)产生了,但是立刻又消失了,瞬息之间出现了许多英 雄,但是马上又因为出现了更勇敢更强悍的对手而销声匿迹。”[1](p20)在英美有语言 分析哲学,在欧洲大陆有意志主义,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都 曾领风骚。扑朔迷离的景观使哲学在当代不断受到拷问:何为哲学?实际上,只有在近 代意识主体的的哲学批判这个视域里哲学才能保持自身的同一性,在这个视域里哲学的 近代形态和现代形态才界限分明,现代哲学的众多范式的自我理解才得以可能。

只有在这种视域里,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意义才得以呈现。马克思哲学是人类特别是 西方思想文化总图景中的风景线,是思想道路上的里程碑或路标。马克思是对近代意识 哲学范式进行思想突围的先驱。马克思的这一革命性的原则高度在许多研究者那里是蔽 而不明的,在这一领域充斥着各种歪曲和退化的理解。这使得“回到马克思”,在“存 在论革命的高度上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2]成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劳动异化与意识异化:近代意识主体的发生学考察

对近代意识主体的批判和消解,大体上都要对意识主体进行发生学考察。在尼采看来 ,近代意识主体无非是整个西方虚无主义历史的一个阶段,因为意识主体原则把超感性 的抽象思维、逻辑范畴、纯粹精神作为实在,把真正的感性的实在作为虚无。海德格尔 则把近代意识主体原则思想为西方形而上学历史的近代阶段——理性形而上学,是通过 理性的思而遗忘存在的一个阶段。人被预先思想为具有抽象理性的“在者”,与此同时 ,自然界则是具有同一性的另一个“在者”。而“在者”之“在”则蔽而不明。在后现 代主义阵营里,德里达用“逻各斯中心主义”归结理性主体的神话;福柯用泛权力话语 揭示理性知识的合法性危机;而利奥塔则把它作为整体性叙事、元叙事加以拒斥。当近 代意识主体原则确立自身的时候,黑格尔是把它当做长期漂泊航行之后发现的“陆地” ,人类精神的“家园”,它作为时代精神成为近代思想文化的主流话语。而在现当代, 它则被作为时代反思和批判的对象。

马克思也对意识主体原则进行了发生学考察。这种考察无非是要探究“意识主体是如 何可能的”,在现实历史上而不仅仅是在逻辑精神上是如何可能的,它如何具有人类历 史发展的本质必然性。这里立刻涉及到马克思思想话语的现实历史的境域,而正是这一 基本境域使马克思与西方现代思想家之间的界限判然分明。在现实历史境域里,意识主 体原则,包括其他一切意识现象,都能得到充分的透视。它向西方现代思想家证明,马 克思早在19世纪中叶的教诲至今仍然是有价值的:“它们(指意识——引者)没有历史, 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 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 p31)“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1](p43)因此,对马 克思来说,对意识主体的发生学考察,与其说是在考察意识主体,不如说是在考察使它 得以可能的现实的历史。意识主体原则只是作为现实历史的一部分而被揭示出来。

现实历史的基础是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感性活动的生产劳动。劳动创造的和劳动借以进 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上的更替就是劳动的历史性。劳动断不能被 归结为纯粹工具理性的运用过程,因为这是预先设定一个与自然客体对立的理性主体, 而劳动就是内在意识客体化的过程。这种劳动只能是劳动的一个阶段或一种形式,而不 是一般的劳动或劳动一般。它是劳动的唯心主义阶段。劳动也不能仅仅从人的生存的自 然必然性方面去理解,虽然劳动不得不以满足人的“吃、喝、住、穿”等自然需要为前 提,但人“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3](p97)。劳动的纯粹自然 主义的理解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劳动历史的这个阶段被马克思指称为 异化劳动。作为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的劳动,一方面作为人的自身再生产把人的社会性 本质感性地展示出来,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异化自身而把这种本质遮蔽起来,这种遮蔽就 会导致意识的异化,导致抽象的意识主体的确立。下面通过对异化劳动诸规定的讨论来 揭示社会的感性本质和感性的社会性本质是如何被双重遮蔽的。

异化劳动的基本规定是,人与自己的劳动对象相异化,劳动对象不属于自己,是在自 身之外支配自己的力量。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人同自身相异化,即自己的活动不属于自 己。人在活动中不是肯定自身而是否定自身,是自己失去现实性。由于活动的本质在于 类,因而活动的异化就是类本质的异化。人同自身相异化与人同类相异化的结果是人同 人相异化。人同劳动对象相异化,这种规定直接指涉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马克思 说:“工人同劳动产品这个异化的,统治着他的对象的关系,同时也是工人同感性的外 部世界,同自然对象这个异己的与他敌对的世界的关系。”[3](p94)这个规定表明,通 过异化劳动,自然界的感性本质已被遮蔽,自然界与人处于抽象的对立之中,而这个过 程同时就是人的自然本质被遮蔽的过程。其结果,一方面是抽象的自然界,另一方面则 是抽象的人,这个人可以随便称之为意识、理性、绝对、惟一,乃至于神。近代哲学正 是这样来指称这种存在物的,其实它不过是虚构的非存在物。但这种虚构不是完全出自 理智的随意性或纯粹哲学的遐想,这种虚构已植根于劳动的本质历史中。

人的类本质就是社会本质,社会性是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基本原则。异化劳动使人同类 本质相异化,即类本质从人疏离出去与人相对立,人的劳动的类意义被遮蔽了,它以异 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劳动不再直接表现为人的类活动、类生活,而是孤立的个体的活动 。个体活动与类活动的分离使人与他人相异化,从他人疏离出来,个人不再通过他人而 成为自身,他是先天自足的。这种与他人相异化的先天自足的个人就是非社会的个人, 就是抽象的、纯粹精神的自我,即自我意识。

可见,异化劳动不仅使意识抽象化,而且使意识自我化。异化劳动理论揭开了近代意 识主体的神秘的哲学迷雾,给人类的自我理解归还一个真理的青天。这可以避免在意识 范围内对意识异化作无结果的斗争,而专注于对实践和劳动中的神秘东西的批判和革命 改造。

二、意识的感性本质与纯粹意识的消解

意识是近代哲学的主题。哲学要为刚刚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的人的生活原则和劳动 原则提供辩护。近代意识哲学不能仅仅被理解为单纯为知识的可靠性提供基础,仅仅是 近代自然科学的卫道士。在更为本质的意义上它是近代生活方式的精神概括和哲学形式 。意识主体原则在黑格尔那里达到了它的最纯粹的形式,即达到了它的抽象性、完全绝 对性,这只是表明意识的异化因为劳动的异化而更加彻底以及人的抽象化的完成。

意识也是马克思哲学的主题。对于马克思来说,一方面要通过对近代意识的批判而突 破抽象的意识主体范式,另一方面又不能无视意识这一人的基本属性。只有在生存论境 域中才能突破抽象的、知识论的意识范式。当马克思把人的最基本的感性活动——生产 劳动作为理论的基本原则时,这一境域已然打开。通过生存论境域,马克思提出了“感 性意识”概念。这一概念在近代意识范式中根本无法得到理解,因为近代意识正是要摆 脱感性的纠缠,与感性隔绝,达到自身的纯粹性。“感性意识”这一概念意味着整个近 代的意识神话的终结。它表明,纯粹意识不过是在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分工的条件下感 性意识的抽象化和异化。

要在抽象意识的王国中揭示意识的感性根源,就不得不首先澄清感性本身。显然,马 克思并不是单纯使哲学之思“回归”被理性原则边缘化了的“感性”。这种“回归”大 体上是费尔巴哈的思路。费尔巴哈的“回归”的确引起了一时的“哲学骚动”,但它最 多只能作为某种哲学革命的前兆,它终究不可能是这种变革本身。也就是说,费尔巴哈 的理论归宿是不可避免的。他不可能从旧的意识范式中实现真正的哲学突围。马克思的 “感性”根本不是在旧的意识范式下与理性相对立的感性,因为这种感性在本质上是理 性的产物,是理性虚构出来确证自身的“他者”。马克思的感性是感性的活动,它不是 对事物、现实、感性在“存在者”层面上的直观感觉,而是当做感性活动去理解,从而 避免了抽象的物与同样抽象的人的抽象的对立,从根本上突破了近代的意识范式。

感性意识就是在感性活动中的意识,或者说是对感性活动的意识。马克思不仅不是一 般地否定意识,而且把意识作为人与动物之间相区别的标志,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 规定。马克思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 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 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 接区别开来。”[3](p96)“对生命活动的意识”不能被了解为近代的抽象意识。这种抽 象意识在感性的生命活动之先进行着纯粹活动,并通过对象化自身而创造对象。感性意 识是“通过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3](p96)。感 性意识不是内在自足的实体,而恰恰是先期在外的。这种意识“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 体的那种规定性”[3](p96),即不是作为人的本质规定的那种纯粹意识,那种“我思” 。对于作为“我思”的纯粹意识,“对象世界”即被改造的无机界是它的外化、外在化 和实现。而对于感性意识,对象世界只是证明了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性。这是对意识 的先验性的根本消解。

以意识的感性本质为出发点突破近代抽象意识范式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主题 之一。在该书的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在揭示了以生产和交往为感性前提的人类历史 的真相之后,立即指出了意识的真相:“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 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 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 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而“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 ,“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做是有生命的个人”[1](pp30~31)。德国哲学的意识是脱 离感性的个人的,与感性生活隔绝的纯粹意识。个人被归结为自我意识,而生活则是纯 粹精神的生活,这种意识从感性意识异化出来并支配感性生活,而“具有独立性的外观 ”。德国哲学是这种思辨神话的集大成者。当马克思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及其活动 为出发点,把德国哲学的意识范式与“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 质生活过程”[1](pp30~31)相联系时,这种“德国神话”的秘密就被彻底地公开出来 。纯粹意识作为一种谎言、一种对意识本质的歪曲真相被揭示了出来。人就会愉快地告 别自己的抽象意识的本质的假象,而回归自己的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

三、意识的类本质与自我意识的消解

近代意识范式又被归结为自我意识。黑格尔认为意识的本质就是自我意识,它是人比 动物的高贵之处。动物永远说不出一个“我”字,因为它们没有自我意识。人无非就是 自我意识。人类历史不过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历史,是人的通过自我而完成的精神的生产 史。其实,随着笛卡尔“我思”原则的提出,自我意识就成为近代哲学的基本范式。

虽然近代自我意识的目的是把人从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权威和自然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以启蒙的姿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是自我的觉醒,然而它却在另一个方向上使人迷失自 我,遗忘自我,而且这种“忘我”是极其彻底的。一方面,近代自我意识所建构的是抽 象自我,而遗忘了感性的自我。马克思指出:“把人和自我等同起来。而自我不过是被 抽象地理解的和通过抽象产生出来的人。”[3](p164)这种自我或人只能是作为理性、 精神、纯粹思维的自我意识。而感性的自我、自我的感性即经验的自我,则表现为抽象 自我的外在化。另一方面,自我意识的封闭性、自足性和内在性又遮蔽了自我的社会本 质或类本质。我们知道,孤立的原子个人是整个近代市民社会的社会原则,这种个人失 去了中世纪那种作为社会结合力的精神的统一性和人身的依附性,他们是在物质经济利 益的竞技场上自我谋划和自我计算的自私自利者。这种原子个人的哲学形象就是自我意 识。马克思指出:“被抽象化和被提升到思维的利己主义者的人,就是在自己的纯粹抽 象中被提升到思维的利己主义。”[3](p165)以利己主义为原则的个人以及这种个人的 哲学形象自我意识,意味着人的社会本质或类本质从个人那里分离出来,以及个人从他 人那里分离出来。人们之间的联系仅仅限于作为抽象的意识主体之间的抽象的联系,而 现实的、感性的社会联系则遁入晦暗之中,从而直接完成了人的非人化。

近代自我意识的抽象性和非社会性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意识始终是以社会为 对象的普遍的意识,社会或类是意识的本质。对此,马克思说:“因而,意识一开始就 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p35)可是,如果 社会是异化的与人对立的,在人之外支配着人的社会,即这种社会不是人的自我实现而 是人的自我否定,不是表现为人的联合而是彼此的孤立和对立,作为社会的共同体不是 真实的共同体而是虚幻的共同体,那么以社会、类为对象的意识就异化为自我意识。关 于意识的这种异化,马克思指出:“我的普遍意识不过是以现实共同体,社会存在物为 生动形式的那个东西的理论形式,而在今天,普遍意识是现实生活的抽象,并且作为这 样的抽象是与现实生活相敌对的。”[3](p122)

马克思也强调人的“为我性”,但是这个“我”不是内在的“我”。反之,“我”是 以类和他人为前提的。马克思指出:“但是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 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3](p169)这种“为 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就是人的“为我性”,这不是先验的自我。先验自我是近代哲 学的基本原则,它是近代的社会原则的哲学表达。而这种社会是在自然状态中的原子个 人通过缔结契约而构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仅限于这种形式的而非实体的联系。马 克思是以自我和类的同一为出发点来消解先验意识的。类本质使自我成其为自我。自我 的存在就是通过感性活动把自身的类本质建构起来。“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是类存 在物。自我在本质上先在地是类和他人。由此可见,意识在本质上首先是意识到类和他 人,然后才具有自我意识。他人的存在是自我存在的前提,同理,对他人的意识使自我 意识得以可能。马克思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 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1](p35)这里强调的就是意识和语言(语言就是意识)的“为 他性”的优先性。

可见,意识首先是社会意识、类意识。自我或自我意识是感性意识的类本质的异化。 人既在自己的劳动历史中现实地异化自身,也在自己的意识中理论地异化自身。人在现 实历史中的异化形象必然导致思维中的异化的理论形象。然而,意识的异化的扬弃与异 化本身一样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扬弃就是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使人的社会本质成为感性意 识的对象,实际地占有自己的本质。

收稿日期:2002-11-10

标签:;  ;  ;  ;  ;  ;  ;  ;  

马克思对现代意识主体的基本消解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