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论文_胡玉萍 秦雨

公众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论文_胡玉萍 秦雨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更加注重绿色出行,光盘行动,以及全球变暖等环保问题。环境影响我们的生活,生态更是和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更深入了解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寻求更有效的措施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我们做了这项调查。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生态意识;意识提高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变化,绿色家园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正稳步推进。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我们分为两组,一组居民区,街道上,学校里进行观察,过往行人是否有乱扔垃圾的现象,另一组则向市民发放问卷调查,进行深入研究。

一、公众的环境生态意识

从9月8日及9月9日的观察记录上看,居民区内每栋楼下,交叉路口都设有垃圾桶,随手丢垃圾的现象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垃圾桶容量不足,一栋楼居民的生活垃圾全部扔进楼下垃圾桶,导致垃圾溢出,地上脏乱不堪。其次,垃圾桶没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的区分,从敞开的垃圾袋里,我们看到空的玻璃瓶,电池,菜渣等五花八门的生活垃圾。在一些主要街道上,我们发现,虽然每隔20米设有一个垃圾桶,但是过往行人还是有乱扔垃圾的现象,大部分市民依旧不会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学校里,我们观察到几乎没有随手乱扔的现象,但是垃圾桶也没有做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区分。

9月8日及9月9日,我们在顺江小区,龙湖时代天街,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发放了市民生态环境意识的调查问卷,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在第一题,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号中,绝大多数市民表示不知道,还有市民干脆表示不关心,不需要了解。像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卫生日等关于环保的节日,大多市民也表示不知道,这说明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还不够,这方面的意识也是模糊的。在第二题,是否周边存在生态环境污染现象,大部分市民表示存在,少部分市民表示不清楚,极少部分市民表示不存在。这就表明市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不重视,同时也表明政府的教育宣传力度不足。在第三题,是否愿意参加环境保护的活动?大部分市民表示没有时间,也从来没有这种环保意识这种想法,大部分学生和极少数市民表示愿意参加,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新时代的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加。在第四题,平时购物会不会使用环保袋?绝大部分市民以及学生表示去超市购物时,都会提前准备环保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塑料袋危害环境极难以分解,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商场的购物袋不会免费提供都会进行收费,这也实质性地促进了消费者自己准备购物环保袋的意识,塑料袋不环保又花钱,自带环保袋,既省钱又可以造福自己的子孙后代,避免他们生活在白色污染中,何乐而不为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政府针对广泛使用塑料袋这一块开展了实质性的工作,不仅从教育入手而且在生活中也开展了塑料袋实施收费的工作,这样一来,塑料袋的使用较之以前的使用率大大减低。在第五题,你认为环境的目的是?有的人认为保护环境可以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地球环境中继续赖以生存;有的还认为保护环境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就这一点来看,不难看出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会破坏我们的环境,就比如现在备受热议的雾霾环境,这就是因为工业的发展过快加上环保的力度不到位,才会导致如今必须要改善的残局,发展虽然很重要,但是没有了生存的基础何来谈发展问题?同样还有人认为是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确如此,如今全球温暖化加剧导致北极熊的数量急剧骤减,人类的日常活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在六题,您觉得哪些措施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一下几个不同方面的回答;1,加强环境生态保护教育宣传;2,政府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3,加大对污染惩治的执法力度4,加大对媒体公共场所的宣传;5,促进公民参加社区环保实践活动;6,增加生态 环境治理的科技研发。

二、如何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

1、与实际相结合,加大宣传生态环保意识

从这份市民生态环保意识的问卷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明显高于老一辈人的生态环保意识,在学校里,很难看见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但是在一些居民区里,街道上,这种行为发生的几率明显上升。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人类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必须保护好它。随着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也随之加强。国家和政府每年在环境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比如柴静揭露的雾霾事件,短时间内得到广泛关注,事情发生后,国家和政府也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治理雾霾,保护公众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想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就要让公众深刻体会到自然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首先,从政府来说,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要结合实际,充分向民众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就像前几年的雾霾事件,空气中的pm2.5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丧失了生命。通过媒体向社会传达生态环境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生活,呼吁大家一起努力保护环境。其次,想要短时间内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就要结合实际,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小事上着手,加大宣传力度。例如:每逢环境保护类节日来临,在社区内张贴横幅,分发给市民环境与生活想联系的小册以及播放视频,进行宣讲等等方式来提高民众生态环保意识。

2、保护环境从学校教育抓起

从上述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明显高于周围市民。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管是国家还是公民,对环境的关注度与环保意识都越来越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提高青少年的环保意识迫在眉睫,这对于国家和世界而言,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子孙后代着想,我们应该从小加强保护环境的相关教育。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传播知识的殿堂,同时也是传播思想的重要地方。相比与其他的方式,学校更能集中展开环境教育的宣传工作,受教育人数也更加广泛。就我们学校而言,每逢与环境有关的重要节日,学校领导都会带领全校同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生态环境思想教育宣传活动。在学校中的环保教育要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体系出发,建立起终身环保教育体系,让青少年的个体成长中离不开环保教育,离不开环保意识的提高。既然是环保教育,无论是在哪一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充当的是重要的角色,需要通过老师来进行传播,这样才能把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进行灵活的开展。例如,学校领导及老师应教育学学生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从青少年做起,由个人影响到家庭,家家户户都分类,政府,学校,企业等常年累月宣传、法制、配套设施、监督体系等等一一完善。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植树活动,全面保护水资源,不砍伐树木,不破坏植被。学校全部都进行保护环境工作,开展绿色环保,不是简单的喊喊口号,是由学校带动,将环保植入工作中,比如无纸化教学,减少电源损耗、排放损耗、可循环利用,可降解等理念

3、结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公民环保认知度

理论仅仅只是理论的话,不管是对教育还是实际都没有多大的作用,只有在我们了解理论的同时还需要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出环境教育的真正效果和价值。那我们在我们生活中如何才能够做到环境保护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呢?不让理论成为口头上的说教,第一,在进行环保理论教育的过程中,目的在于让市民知道生活中周围环境的情况以及这样的环境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这样理论加实践的教育例子才会让市民有所思考,让市民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例如,在全球气温升高并不断恶化的温室效应中,需要清楚地向市民讲解为什么全球气温会升高,不仅仅只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增加,还要了解到哪些生活行为或者某些工业行为所导致的温室效应,这样的理论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才会引发市民的蝴蝶效应的思考。第二,在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过程中,同样要结合与我们国家相关的法律条约,让市民们养成懂法的意识,通过法律在精神方面的约束从而使市民更有环保意识,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同样可以结合植树节、世界环保日等进行宣传在进而展开下一步的环保教育工作。第三,除了结合法律条约同样要结合近几年的环保问题来进行教育宣讲,展开这样的教育工作会让市民的焦点放在具体的环境问题上,并引导市民从周围的生活出发,做一位爱护环境的好市民。对于庞大的环境问题,市民的关注显然是微不足道的,这时要引导公民关注到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中来,并通过实际的环境保护策略让公民从实际出发,为环境保护工作作出贡献。

三、结论

通过利用周末的时间,和组内成员进行了公众环境生态意识以及测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到了周围生活的的市民以及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的认知以及关注情况,就问卷调查来看,大部分的市民以及学生是有环境保护的意识,但是相对于来说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总体是要比周围的市民强,这也说明了环境教育在学校的宣讲工作很到位,对于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加强,这方面的提高需要政府的力量,可以多进行组织教育工作,开展社区的居委工作,让环境保护意识与行动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居民的生活中。作为一位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知识,同样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作者简介:胡玉萍(1997.07-),女,四川省达州人,现为成都市郫都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日语专业在读本科生。

论文作者:胡玉萍 秦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公众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论文_胡玉萍 秦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