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钱岗八一小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顶梁柱,是祖国的花朵,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日后的发展。如果在小学生这个最适合培养习惯,对世界建立正确认知最关键的年龄,不能让学生对责任有清楚的认识,充分的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那么对学生以及社会的未来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分析当前小学生责任心为何弱化,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责任心;教育培养
责任心是指人对某一事物或者某一现象有责任意识以及责任行为的体现,责任心能够让人在生活学习中不会忘记他人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在工作是学习中及时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生正处于培养正确三观、养成其个人习惯的关键时期,他们品质的好坏,对责任的认识程度对学生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当前社会的小学生因为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方式错误等多种问题导致当前小学生的责任心呈弱化的现象。基于此,笔者通过调查分析,通过对目前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切实的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份帮助。
一、造成小学生责任心弱化的原因分析
当前的小学生所在的家庭结构都是“421”家庭结构,独生子女的情况普遍,家庭常年的宠爱导致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自我意识”,当前小学生的行为以及思维方式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展开,凡事都以自我出发,在学校不会思考其他同学以及老师的想法。当今的校园,欺凌现象也频繁发生,小学生自私自利,对事物没有正确的认知,缺乏对老师同学以及家长的责任感,在做事的时候不计后果。其原因是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不足,不知道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价值,导致学生不尊重他人,缺乏感恩之心。读者通过探究探索,分析出了以下几个导致小学生责任心下降的“病因”[1]。
(一)家庭教育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在随之提高,这就导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将自己的思想带到孩子身上,通常以物质来奖励学生。在生活中,不少家长会因为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就会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反之,当孩子成绩下降时就冷眼相待,导致小学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另外,部分家庭的经济条件较好,父母对孩子仅仅是一昧的宠爱,导致孩子从小对事物没有是非认知,进而造成小学生责任心的缺失。
(二)应试教育的影响
尽管在新课程的改革下,要求学校对学生要展开素质教育,但是不少学校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单纯的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欠缺[2]。分数高低是目前部分学校判断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忽略了学生在思想品德上的发展,甚至在学校的思想教育课堂上都是以考试为中心,导致学生在思想品德上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育,对事物缺乏责任感。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尽管学生每天接触的环境大多是学校以及自己的家庭,但是社会环境对小学生责任心的影响还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多种不同的价值观冲击着小学生的思维。并且目前互联网的普及,让学生能有更多学习渠道的同时,接触社会的渠道也多了起来。开放的网络环境对未形成完整三观的小学生影响是很大的,落后的负面思想观念通过“微信”“QQ”等渠道渗透进小学生的生活中[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小学生责任心的弱化起到了侧面推动的作用,小学生不考虑家长以及老师的良苦用心,仅仅凭借自身未成熟的观念对事物进行判断,凡是都以“自我”为中心出发,缺乏团体意识以及集体观念,对责任意识的概念模糊。
二、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实际策略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下,责任心弱化的学生通常是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展开对学生责任心的正面教育,给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是非观,对责任有清楚的认识,笔者通过调查分析,为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法。
(一)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渗透责任教育
学生的成长历程本就是一件件小事发生的过程,家长以及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时,不要忽略每一件事情对学生的教育作用,通过一件件小事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对于在公共场合注意卫生,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公共场合注意文明礼让,家长与老师应该透过这些细节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建立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在学生出现乱扔果皮纸屑、与同学玩耍中自私自利的情况时,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这些“小事”不能一带而过,要从小事中让学生知道事情的对错[4]。
(二)奖惩教育
惩罚是学生出现错误之后,教师以及家长常用的教育方法,但是对学生的惩罚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做到适度。许多家长或者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惩罚的时候,无法掌握惩罚的力度,致使学生因为过度惩罚产生心理上的阴影,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自卑感,并且过度惩罚会影响学生与家长、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让家庭和课堂之间产生“隔膜”。因此,家长以及教师在惩罚时要以教育为中心,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仅仅对事情进行教育,不能进行人格上的侮辱,避免事情扩大化。惩罚对学生是起到警示的效果而不是真的要让学生付出多大的代价,通过适当的惩罚告诉学生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事情绝对不能做,在养成学生对事物判断能力的同时,提升家长以及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更重要的是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事情的对错,通过学生自己的内心信念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让学生明白“责任”是什么,以此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在运用惩罚策略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进行鼓励以及褒奖,鼓励和褒奖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该透过奖励传达出自信等情感,当学生通过努力将事情做好的时候,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对学生的行为表示认可,让学生知道现在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在表扬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也要注意表扬话语的多样化,通过分析事情值得表扬的地方让学生知道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觉到家长和教师对他的关切。
(三)言传身教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处于比较片面直观的状态,小学生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对周围成人的模仿,模仿也是学习的一部分,是小学生的重要特点。教师以及家长要抓住这个特性,在学生面前建立良好的形象。如果家长和教师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都有许多坏习惯,那么学生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比如,教师通常不按时批改学生的作业,那么学生也会因为老师工作态度的不积极,给自己找不完成作业的借口。因此,教育者在教育儿童的时候同样也是在提升自己,通过纠正自身的坏习惯,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以及文化素质,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学生,为学生做好人生的“导向标”。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还能通过用英雄人物的故事激励儿童,儿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也会对榜样人物进行模仿,通过“榜样”的建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五)改变教育模式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学校的考核中加入品德考核,改变传统教育下以分数为中心的思想,让教育者和孩子接受到的正面信息一致。学校还应该以公开课的形式,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展开心里教育课堂、安全教育课堂、感恩教育课堂。在儿童节等活动前后,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对学生开展“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以此改变目前小学生责任心弱化的现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责任心是一种重要的个人品质,也是新课改标准下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小学生责任心弱化的现状,每一位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对该现象展开相应的措施,对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进行分析,找出学生没有责任心的原因,并且通过自身的行动以及日常的小事对学生进行引导。只有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为儿童以及社会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桑学龙.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方法研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12):81-82.
[2]夏令媛.小学生责任心与责任感的培养策略[J].教育界,2018(4):116-117.
[3]钟晓蓉.调动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学生自控力[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3):144.
[4]荆晶.培养责任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读书文摘,2016(28):152.
论文作者:骆灿标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学生论文; 小学生论文; 责任心论文; 家长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正确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