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论文_牟万里

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论文_牟万里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夏津县供电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调度运行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了进一步提高调度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对电力调度运行中调度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文章就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力调度;调度运行;安全风险;风险防护

引言

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用电的日益广泛在促进电力行业发展的同时也给电力调度带来了挑战,如何对电力调度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防护也成为电力企业要面临的重要内容。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防护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将电力调度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防护,才能避免电力调度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在规避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的情况下保证人们的正常用电,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的价值和作用

当前的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和电紧密相关,工厂的生产也需要着使用大量的电力。这种巨大的用电消耗增长,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使电网的负荷有了明显的增加。如果电网出现了严重的故障导致电力无法正常输送,就会造成社会瘫痪,从而造成巨大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为了避免电力系统出现问题,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对电力进行调度,该项工作和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时能否得到及时维护有很大的关系。同时,电力本身的危险性,使得电力系统的维护工作是存在很多危险的,设备复杂性的提升对于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电力使用,也会威胁到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电力调度,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维护工作的开展,减少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时对社会的影响。

2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

2.1电力调度人员能力不足

电力调度工作的特点是复杂繁琐。这对调度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拥有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还应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保持沉着冷静。由于电力调度员只需要在日常调度工作中进行发电和开关操作,一些电力调度员工作不积极,忽视了理论知识对于电力调度的帮助作用,无法掌握电力调度设备的维护方法,因此在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来减少安全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

2.2自动化的电力调度技术存在安全隐患

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情况下,自动化的电力调度模式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应用自动化调度模式,通过计算机参与监管的方式节省了许多人力。同时,一些先进的技术也被应用到变电站管理中,为电网运行提供了便利。然而,自动化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会因工程建设失误产生安全隐患,不利于电力调度的正常进行。同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会使电力系统受到众多无用信息的影响,造成重要信息的忽略,进而产生安全问题。

2.3安全风险

电力调度运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才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如果过于随意,可能会引发安全风险,不仅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重视教育宣传工作,目标是最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缺乏对电力系统的监控,都是等到问题出现之后才去解决,这种处理效果不是很好。只有及时发现隐患,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操作的时候要按照规范执行,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影响,才能提升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

3.1提高人员素质

为了保证电力调度安全运行,人员要肩负起自身职责,对待工作足够认真负责。对于在职人员要定期组织培训,让他们学习最新理论和技能,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有利于提升工作水平。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要面向社会招聘人才,坚持择优录取原则,为内部注入新鲜血液,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和大家一起讨论,发挥出集体智慧的作用,制定出最完善的方案,可以大大提升效率和质量。人员是电力调度运行的主体,所以要具备较强专业素养,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合理手段解决保证正常运行状态。

3.2优化和完善管理机制

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是所有工作流程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电力调度也是如此,在没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会出现各种懈怠的情况,在工作过程中不会遵循工作规范和标准,并且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和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相应的电力调度工作质量可想而知。因此,实施电力调度工作时,要进行管理机制的优化和完善,确保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得到有效地监督和控制,从而确保电力调度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电力调度工作规范和标准要求工作人员,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激励,在相应的工作环节中安排管理责任人,让这些责任人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保证工作环节的效率和质量,为整体的电力调度工作打好基础。在实际的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定期定时让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工作,确保设备都处于正常工作运行的状态。

3.3利用操作控制预防安全风险

所谓操作控制,具体是指掌控人为风险,去除自然风险,其是电力调度运作中的严重安全隐患。要想充分运用操作控制,第一步要依据电力调度室的设施容量、调度范畴以及工作属性等方面编制科学合理的操作标准和要求,以及工作人员技能培训规范、职工上岗安全认识培训制度等。帮助职工拥有危机认识,让其能敏锐的察觉出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安全风险,怀揣质疑、认真的心态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对电力调度展开全方位的检查,确保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职工的具体操作行为规定一个范畴标准是明确操作标准和要求的主要目标,以此杜绝人员擅自操作导致的安全风险。培训职工的工作技能目的在于提高其操作专业性,防止其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不良操作、漏诊等问题。此外,还要创建一个操作控制的数据体系,让职工能把自身操作的信息资料录进计算机内,其中主要涵盖:操作人员、监护人员、操作环节、操作对象、使用技术、操作结束后设施情况以及操作项目等有关操作和操作转变的全部资料,方便未来发生问题是能及时找到问题根源。当然,这样做还能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落实责任制度。

3.4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一方面要根据电力调度运行的要求购买合格设备,保证质量、性能、型号、规格等方面都符合要求。由于市场上设备类型比较多,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不能一味追求价格低,要考虑到质量,和商家签订协议,一旦使用中出现故障可以保修或者更换,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建立完善检修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及时发现其中存在安全隐患,在最短时间内消灭掉。设备是电力调度运行的载体,所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保证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真正意义上做到万无一失,从而为系统运行提供强大保障,顺利实现预期目标。

结语

电力调度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因此,需要从设备的选购开始,就采取严格控制,保证电力系统设备的质量,并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管理相关人员,并组织人员学习,提高人员素质,从而提高调度工作的质量。制定合理的政策,保证调度的工作效果,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保证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立轩.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7):179-180.

[2]马玉龙.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南方农机,2017,48(23):169+172.

[3]赵峰.简析电力调度运行操作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科技资讯,2017,15(17):23-24.

论文作者:牟万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论文_牟万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