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在制造业的合作前景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国论文,中韩论文,制造业论文,前景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11(2007)06-0089-(07)
随着东亚各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该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其中,中国和韩国是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国家。韩国的汽车、造船、化工产品、非金属制品、电子·电器产品、精密机械等资金密集型领域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中国的纺织、服装、杂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电子和电器产品的出口也在急剧增长。
韩国的制造业已经基本完成了量的扩大的任务,今后的主要课题是质的提高。中国的制造业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也要实现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日用消费品生产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中韩两国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两国产业界的努力,但同时也离不开与国外产业界的合作。
一、中韩两国经济与产业合作的现状
随着两国经济合作的发展,两国的经济合作主体从单一的企业合作发展到了包括政府在内的各个层面,合作方式也从单纯的商品交易发展为资本交易、直接投资以及技术开发合作等多方位的经济合作。产业合作一词,很多人都在使用,但是至今仍没有见到准确的定义。本文件将产业合作定义为:以企业或行业机构为中心所组织的、以实现共赢为目的的、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内部展开的合作。按照这一定义,产业合作主要指的是制造业领域的合作,其内容主要包括相互投资、企业联盟、共同开发和其他合作方式等。
(一)相互投资
中韩两国的产业合作正是在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后开始的。其中发展最快、成效最为显著的是韩国企业的对华直接投资。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我国批准韩企业对华直接投资4 262项,协议金额123.2亿美元,实际使用39亿美元,按照实际到位基准,韩国是中国第四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截至2006年底,韩国累计对华实际投资350亿美元[1]。另据韩国统计,中国也已成为韩国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据韩国财政经济部统计,进入外国市场的韩国制造业企业中,有1/3的企业投资选择了中国。韩国企业正把中国当作“第二个产业前沿基地”,对华投资已占韩国企业对外投资总额的40%以上[2]。韩国对华投资初期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领域,近年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项目所占比重迅速上升。投资地域也逐渐由山东、天津和辽东半岛等环渤海地区向江苏、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及四川、湖南等中西部内陆地区扩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对韩国的投资也开始增加。中国企业对韩国的投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从中韩建交前至建交后的1998年为准备阶段,从1999年开始为发展阶段。
中国企业对韩国的投资从中韩两国建交以前就开始了,当时主要是受了1988年汉城举办奥运会和当时韩国政府北方政策的影响。但这一时期中国对韩国投资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盈利性的,而是为了了解韩国,带有很高的偶然性。当时,得到认可的投资项目为5个,投资金额为359万美元。1992年的中韩两国建交使中国企业实现了对韩国的正式投资。2006年中国对韩国投资韩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96万美元,截止2006年9月,对韩投资累计8.9亿美元。我国企业的对韩投资主要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小规模投资。从项目数来看服务业比制造业多,占投资总项目数的92.5%,在服务业中又以贸易、饮食、批发零售等行业为主。
(二)企业联盟
企业联盟包括业务合作和资本合作两种形式。业务合作包括技术合作(技术引进和共同开发)、生产合作(OEM)、销售采购合作(共同利用销售或采购渠道)三种方式,资本合作包括相互持股、建立合资企业、业务部门转移(收购部分业务部门或工厂)、公司并购等方式。
在迄今为止的中韩企业联盟形式的产业合作中,技术合作、生产合作、建立合资企业和企业并购是主要的合作形式。从技术合作来看,在中国的技术引进中,韩国排在欧盟、日本和美国之后,位居第四。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同韩国签订技术引进合同151份,合同金额52 953.46万美元[3]。中韩企业之间的生产合作更为普遍。韩国三星公司的笔记本、电冰箱、空调等许多产品都已经交给中国企业进行OEM生产。中韩企业之间合资公司的建立更为普遍,由于缺乏相关的统计数据,我们难以对合资企业的数量进行说明。
在企业并购方面,不仅有韩国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并购,还有中国企业对韩国企业的并购。最近中国对韩国的投资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03年中国京东方科技集团(BOE)收购Hynix半导体TFT—LCD事业部、2004年中国上海汽车(SA2IC)收购双龙汽车以及中化集团(SINOCHEM)收购仁川炼油等几项大型投资,使得投资金额由2003年的5 000万美元增至2004年的11.65亿美元,增加了2 230%[4]。
(三)共同开发
随着中韩两国合作的不断发展,一种由两国政府牵头的产业合作已经正式步入实施阶段。在1994年3月中韩两国领导人商定中韩两国开展产业合作,同年6月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成立中韩产业合作委员会的协议》,成立了中韩产业合作委员会,建立了由11个部委组成的高层双边经贸合作机制。双方商定首先在民用航空工业技术与开发、汽车零部件、高清晰度电视(HDTV)和程控交换机(ATM)新技术研制等四个领域开展合作。随后,双方每年在北京或汉城举行一次产业合作委员会会议及各专业小组会议。1994年10月双方又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协定》,将产业合作扩大到核能领域。1998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韩产业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韩双方一致同意对原有的合作小组进行调整和重构,重新组建了科技产业化、产业政策及能源和环保合作小组。取消民用航空小组,把原有的汽车零部件、HDTV、ATM3个专家小组一并纳入科技产业化小组。第四次会议之后,根据韩国方面的建议,双方又在科技产业化小组下增设了石油化工小组。上述5个方面的产业合作,是以两国政府为中心来组织和进行的。委员会和合作小组通过各种会议积极交流信息,沟通产业合作领域。两国企业根据信息和政策反馈投入合作,积极推动这种双边经济合作。
中韩两国的产业合作起步时间不长,但在企业联盟、直接投资和技术开发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中韩两国开展产业合作的目的是要提高两国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双赢。探讨中韩两国产业合作的前景,首先必须明确两国制造业的特征及关系。
二、中韩两国制造业的特征及关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韩两国的国际分工已经从垂直分工发展为水平分工和产业内分工,两国在制造业的竞争性也在逐渐增大。
(一)中韩两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
表1中的数字显示了中韩两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特征。从表1来看,两国的机械·运输机械制造业在整个制造业中均占有最大比重,分别为31%和34%,而两国的食品·饮料·烟草、纤维·衣料、化学工业的比重差别不大,分别占制造业的10%左右。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两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表2和表3分别显示了中韩两国的出口结构。从中国的出口产品构成来看,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和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分别占前两位,两类产品占到中国出口产品的42.8%。出口产品的第三位和第四位是劳动密集型的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部件和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部件,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6%和4.5%。其他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均较小,在4%以下。韩国出口前三位的产品是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铁道车辆除外的车辆及其零部件和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分别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6.3%、13.1%和13%。从贸易结构来看,两国的出口都是以制造业产品为主,出口结构较为相近,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和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是两国共同的主要出口产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两国经济结构的相似性越来越强,经济的互补性逐渐变弱。韩国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出口导向的基础之上,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具有很高的依赖性,中国的情况也极为相似。经济结构的相似性就必然带来两国经济的竞争性。
(二)中韩两国的比较优势和出口市场构成
从表4的数字可以看出,中国在杂项制品、纺织品、皮革制品、消费电器、服装、基础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韩国的纺织品、皮革制品、消费电器、电子零部件、运输设备、木制品等产业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这样,纺织品、皮革制品、消费电器是两国共同的比较优势产业,而非电动设备、化工产品、加工食品、矿产品、新鲜食品成为两国共同的劣势产业。因此,两国在比较优势上具有互补性的产业是杂项制品、电子零部件、服装、运输设备、基础制造业以及木制品行业。杂项制品和运输设备行业的互补性最强。
表5反映了中韩两国出口商品市场的构成情况。两国的主要出口市场都集中在以欧盟、美加和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以及东亚各国。中韩两国不仅在出口产品的结构上,而且在出口市场的地区分布上也具有很强的相似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家电行业为解决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积极扩大海外出口,彩电、洗衣机等6种家电产品近4年来的出口增长率达到年均40.7%。吸尘器、微波炉、冰箱、空调等4大品种近5年在国外市场的占有率增长了20个百分点以上[5]。在技术方面,手机、PDA、工程机械等领域的技术能力紧逼韩国90年代后期水平,韩中之间的技术差距正在逐步缩小[6]。在造船业,中国企业也对韩国提出了挑战。
韩国产资部、贸易协会、大韩商工协议会、大韩贸易振兴公社等政府机关和民间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国市场活用对策小组”在对韩国国内主要产业研究分析后撰写的报告认为:“目前中韩两国之间的产业竞争力,在半导体、石化、汽车、造船等方面韩国仍占优势;而在电子、纤维、制鞋方面中国已经超过了韩国;机械、钢铁产业正处于激烈竞争阶段。但到2005年后,在造船、半导体、石化等行业,中国将成为韩国最大的竞争对手”。[7]此外,韩国产资部以各行业团体自评为基础进行的中韩技术差距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在数字电视、DVD、MP3等数字家电领域仅落后韩国3年左右,且中国目前还在迅速吸收日本、欧洲的尖端技术;韩国出口主导产品半导体领域,虽比中国企业领先10年左右,但比在华外资企业仅领先2~3年;韩国具有整体技术优势的中小型汽车领域,中国的A/S用低价零部件的竞争力已基本与韩国持平;在造船领域,中国已具备尖端的LNG运输船的建造技术。此外,最近在中国消费量激增的高级服装领域,中国缝制技术已达到韩国同等水平,商品知名度也将在5年后接近韩国50%的水平[6]。中韩两国的制造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已是一个基本事实。
(三)中韩两国间的相互贸易结构
中韩两国间的相互贸易结构更加清晰地表明了两国之间分工关系的变化。从表6和表7的数据可以看出,中韩两国间的相互贸易结构也呈现出十分相似的特点,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和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是两国向对方国家出口的最主要产品。在向对方国家出口的前十位主要产品中,有六类产品是相同的,不同的四类产品也是从对方国家的主要进口产品,只是比重略少一些。
中韩两国间的相互贸易结构相似性的特点说明,两国间的分工已经是产业内分工。从总体上看,中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在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要追赶韩国尚需时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两国产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低价商品和中档商品领域中国都将成为韩国商品有力的竞争对手。近年来,韩国的制造业已经把重点放在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的产品的发展上。在同一产业领域,韩国企业生产高级产品,中国企业生产普及型中低档产品,这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国产业分工的基本格局。今后,中韩两国产业合作将是在以上分工格局的框架下展开的,合作的领域和方式也将随着两国制造业力量的变化而变化。现在,两国产业合作正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三、中韩两国产业合作的机遇与前景分析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之间需要开展广泛合作。中韩两国的产业合作,正是为了适应在竞争中战胜强大的对手,实现共赢的需要。开展产业合作,可以有3种基本的形式:以分工为基础的合作、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在产业合作中,以分工为基础的合作主要是指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合作的内容是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优势互补泛指同类企业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互惠互利,这一合作的内容主要是共同开发新产品、相互利用对方的销售渠道等;强强联合指的是处于竞争优势的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建立一种绝对优势或垄断的力量,已达到控制整个市场的目的,强强联合的做法包括共同制定行业标准等。
(一)中韩两国以分工为基础的产业合作的机遇与前景
中韩建交以后,韩国企业在华投资迅速增加,主要企业均已在中国投资建厂。韩国企业有自己的国际战略,在华投资后,自然会把中国纳入到该企业的世界战略之中进行考虑。多数韩国企业对于中国的定位是:市场、生产基地和原材料供给基地。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以低廉的价格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最主要手段。韩国企业无论是在中国生产,还是在韩国生产,或在第三国生产,都必须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降低成本的途径可以有很多,其中最基本的办法之一就是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成本。由于中国的生产成本较为低廉,机械、电子领域的韩国企业不仅能加大在华投资企业的中国采购,而且在韩国国内的工厂也开始大规模使用中国产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在韩国企业看来,要和其他国家的企业在世界市场竞争,就必须大量使用中国的廉价原材料和零部件,以保持在成本上的领先地位。以三星、现代为代表的韩国的制造业企业正在加速这一进程。韩国造船工业协会近日表示,现代重工业、三星重工业、大宇造船海洋等三大造船企业计划2007年将中国产厚板进口量从今年的57万吨增加到90余万吨,最高增加36万吨左右。2006年,现代重工进口中国厚板最多,达到50万吨;三星重工仅进口4万余吨,但计划2007年增加到进口11万到17万吨;大宇造船海洋也计划将中国产厚板比重从3%提高到5%,在2007年110万吨的厚板消耗量中,进口5万吨中国产厚板。
韩国制造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渠道的变化为中韩两国企业在原材料和零部件领域开展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韩国企业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生产领域的良好的技术和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有效地结合起来,既可以提高中国的技术水平,也可以为韩国企业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廉价供给提供保证。
(二)中韩两国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产业合作的机遇与前景
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产业合作主要是指共同开发新产品、相互利用对方的销售渠道等合作方式。
企业的创新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比成本因素更为重要。与发达国家相比,中韩两国在一部分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有很大差距,这些差距主要集中于技术方面。包括中韩两国在内的东亚各国擅长模仿,但缺乏创新能力。仅仅依靠个别企业的力量开展技术创新,难度大,时间长。中韩两国制造业在这一领域发挥各自专长开展合作,可以大大地缩短技术开发的时间,节约开发费用。1994年开始的中韩产业合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在这一方面的合作,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后,这一合作将扩大到更多领域。适合在中韩两国企业间开展合作创新的领域是民用航空工业、汽车零部件、石化、精细化工、食品等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中韩两国相对较弱、但技术上有各有特长的产业领域。未来几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成长,汽车也可以归为这一领域。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已经开始起步。尽管目前的投资还主要是在餐饮和服务领域,但未来中国制造业对韩投资将逐渐加大,并将成为对韩投资的主要产业部门。无论是中国企业在韩国投资建厂,还是将产品销往韩国,都需要在韩国开辟自己的销售渠道。同样,韩国企业在中国销售产品,也需要在中国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
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可以在中韩企业之间引入海尔与日本三洋公司的合作模式,中韩两国的企业相互利用对方企业的销售渠道,可以减少进入对方市场时所需的投入。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合作将成为中韩产业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三)中韩两国以强强联合为基础的产业合作的机遇与前景
包括中韩两国在内的东亚地区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以后,中韩两国在家电、钢铁等领域已经成长出一些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大企业。随着东亚地区竞争力的增强,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些需要中韩两国产业界共同面对的课题。
1.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的合作
随着东亚地区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共有25个国家(地区)对我发起86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同比增长37%[8]。世界贸易组织官方网站最新公布的反倾销半年报告显示,2006年下半年,中国仍然是最频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国家,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有36起。从1995年起,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韩国也同中国一样,是受到反倾销调查件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中韩两国因反倾销受到的损害最大,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
与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作斗争,仅仅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东亚各国联起手来,共同捍卫自己的利益。中韩两国的制造业更是责无旁贷,有必要连起手来,一同与贸易保护主义作斗争。同时,随着中韩两国间贸易额的增长,两国间的贸易摩擦已经出现。避免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仅是两国政府的事,也是企业的事。在这一领域的合作也应成为两国产业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的合作需要政府的配合。这一合作的最主要的手段是中韩两国产业界和政府联合起来,共同影响WTO的谈判和规则的制定,利用WTO的力量反对和排除贸易保护主义。
2.在减少重复投资和生产能力过剩方面的合作
中韩两国都是工业化的后发国家,为了在竞争中获胜,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两国产业界经常采用的竞争手法是先于其他国家和企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实现大规模的生产。韩国企业对于DRAM和中国家电产业的大规模投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持续的大规模投资导致了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与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比较,中韩两国的出口产品价格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贸易条件日趋恶化。
中韩两国在制造业的重复投资和生产能力过剩都很严重。在这一方面可能进行合作的领域是,家电、钢铁、电子、机械、铝制品等两国较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在这些产业领域有必要建立两国产业间定期的信息交换机制,加强沟通,在减少重复投资,避免新的生产能力过剩方面展开合作,避免不必要的恶性竞争。
3.共同推进中韩两国技术成为世界标准
尽管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该地区的技术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但是,几乎所有的技术标准仍然都是由欧美企业制定的,中韩企业处于被动地位。标准的制定是力量与力量的抗争,要打破欧美企业在标准制定上的垄断地位,仅仅凭借一个国家的企业单枪匹马的作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个国家企业的配合。在中韩两国企业力量相对较为薄弱的今日,即使两国企业联起手来,也难以推进世界标准的产生。一个可行的选择是中韩两国的企业联合其他国家的企业共同努力,首先重点将联合开发的技术和产品推进为世界标准。
4.共同探讨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机制与东亚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式
如前所述,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开始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有许多的模式可供选择,东亚地区应当建立什么样的一体化机制,目前尚无结论。此外,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促进三国之间的贸易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利用,但同时也必然带来一些领域的竞争加剧和经济结构转换的加速。这种结构的转换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对一些产业的打击可能是巨大的。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已是大势所趋,中韩两国的产业界有必要共同探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机制,并研究如何在充分利用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结构转换过程中的成本,以便更好地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