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珊 黑龙江省密山市实验小学 158300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就阅读教学在第一学段明确指出:“学习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塑造。
关键词 朗读能力 培养 感情 范读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课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非常有帮助。特别是低段学生通过熟读、背诵,使书中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和文字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就阅读教学在第一学段明确指出:“学习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塑造。
一、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容易受身边亲人的语音影响,比如有的孩子就把“肉”读成“yòu”;把“ 鹅”读成“né”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因势利导,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说普通话。课堂上老师要先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课文,给学生一个示范,让学生体会普通话的发音。当学生练习读课文的时候,及时纠正不规范的读音。无论课上课下发现学生读音不正确就及时纠正,这样有助于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的能力。
字音的问题解决后,就要指导学生们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要想有感情首先就要知道文字所表达的意思,那么我们就要读熟文本,反复的读,甚至能到熟读成诵的地步,有感情就不是问题,当然,这里也要适当交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例如怎样重点,怎样断句,怎样抑扬顿挫,语气如何运用……这些能力的培养不可能是一天两天就可能达到的,教师要根据选择的适合朗读的文本材料,因地制宜的进行有目的的训练,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
二、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
学生对朗读课文有了兴趣,就会从不自觉朗读变为自觉朗读,由被动朗读变为主动朗读,把外在的规范要求变为内在的习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一)多种形式朗读,培养兴趣
一篇课文,如果要读准确,读流利,读出感情,那么就需要反复练习,一味的机械的反复朗读,势必会让学生厌烦,失去朗读的兴趣。所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调动学生朗读兴趣。
1、分角色读
对于角色丰富,以对话形式为主的课文,非常适合用分角色的方式进行朗读。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以表演的形式把文字生动的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对课文内容深入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我在执教《小红花》一课时,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这种创设人物情节的读把佳佳的诚实可爱以及爸爸对佳佳的关爱都读了出来。学生能通过朗读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2、评价读
在语文的教学中,我还经常让学生来当小评委、来评价别的、同学的朗读。学生们表现的非常有兴趣,认真地倾听别人的朗读,合理的进行点评,点评别人读得声音是否洪亮,有无读音错误,是否流利,是否有感情等等。通过当小评委,学生们更加用心留意老师同学们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朗读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3、学生比赛读
小孩子都争强好胜,通过比赛的方式,刺激他们的朗读的欲望,以此来达到最佳效果。比赛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师生赛读,挑战赛读等。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学生们会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展示出来,会用心的琢磨怎么才能读出最好的水平,其实,这也是老师想要的结果。
4、配乐朗读
如果说朗读赋予了文字生命,那么音乐与文字的结合便赋予了文字真挚的情感。恰当的音乐,可以使朗读者更好的抒发感情,把读者带人文字所表达的世界,同时也给朗读者和聆听者美的享受。《一株紫丁香》是一首写孩子关心老师,通过给老师栽种紫丁香,表达对老师的爱。在孩子们在熟读的基础上,配上轻音乐《童年的沙滩》,他们的感情就会很快的,很自然的随着音乐的节奏通过文字表达出来,那种朗读的美,意境的美,让我们师生都陶醉了。
(二)搭建展示平台,培养兴趣
学了本领,能有机会展示,这能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我每天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朗诵一段自己准备的内容,在这个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在欣赏与被欣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赞赏,彼此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我还利用微信家长群,让每个学生轮流发朗读视频,得到家长的赞许,孩子美得像朵花,那种被表扬,被认可,被赞许的感觉,一定会像甘露一样滋润着他们幼小的心田,让他们更加茁壮的成长。
三、适时的鼓励,树立学生朗读信心。
教学中,我经常运用鼓励,帮助学生建立朗读信心,激发他们的朗读欲望。每当孩子们朗读完时,我都会毫不吝啬地表扬他们:“你的读音真标准,是同学们的好榜样!”“你读的声音真洪亮,声音小的同学应该向他学习!”“你读得真棒!老师都佩服你!”“好样的!你越来越有进步,继续努力!”“哇!你读得太感人啦!情感把握得太到位啦!”等等的鼓励,学生们感受到了被欣赏的愉悦,朗读的想去高涨,表现的欲望也会更加强烈,会更加主动地练习朗读。
总之,朗读是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增强语感,学会朗读技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交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
论文作者:徐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感情论文; 能力论文; 兴趣论文; 普通话论文; 语文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