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合作下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模式及演变传导路径研究——以浙江宁波海天和海太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天和论文,为例论文,集群论文,横向论文,供应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产业集群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作用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但各地产业集群普遍存在无序同质化竞争,以及技术创新环节缺失的现象,阻碍了地方产业集群产业的升级和跃迁[1].基于这种情况,在某些地方,集群企业为了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抵御创新能力被碎片化和被市场边缘化的风险,采取了相关企业的横向和纵向供应链一体化整合行为.如在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集群中,华工激光、光谷激光和楚天激光三家集群企业进行横向合作,而武汉光谷其他位于不同链节的中小激光企业,如恒信激光、众泰激光、三浦激光等8家中小激光企业抱团组建“武汉LOEB激光·光电子产业发展联盟”,以期形成集群内中小企业供应链一体化,通过技术共享突破技术创新障碍,提升集群市场整体竞争能力.
目前对集群式供应链创新的研究中,大量文献主要体现在一维的纵向供应链技术创新方面,如Sobrero和Roberts[2]、Croom[3]探讨了供应链中的供应商与生产商技术创新模式;Gilbert和Cvsa[4]、Kim[5]则分析供应链中创新协同效应;张巍等进一步将供应链创新的协调与利益分配结合起来分析[6];Propris则给出了供应链纵向创新的实例分析[7].但是上述供应链技术创新研究都是基于同一供应链来进行,而对于多链技术创新,国内学者余向平分析了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的内涵及其运行模式,并分析了该网络的六大优势[8];蔡猷花等通过博弈论分析集群式供应链链间技术创新合作和竞争问题[9],但较少从横向技术创新的合作角度对集群式供应链多链际间创新行为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将以宁波注塑机产业集群为例,通过思辩和实证方法,分析集群式供应链横向合作下技术创新三种模式,以及这三种模式各自及相互间的演变和传导路径.
1 集群式供应链与技术创新
集群式供应链是产业集群和供应链之间的耦合.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从较低层次的某个环节沿价值链向附加值高的战略环节扩展,以获取集群产业升级和跃迁,Gereffi将此定义为“组织续衍”(organizational succession)[10].无独有偶,Bair称之为本地一体化集群发展(full-package sector)[11],实质上都是指产业集群在集群地域形成完整一体化供应链的发展趋向,我们将其称为集群式供应链(cluster supply chain).在集群式供应链系统中,存在着多条平行的单链式供应链,这些单链不仅包括上下游企业之间相互合作,而且单链与单链之间也存在跨链间的协调与合作(如图1所示).
Fig.1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luster supply chain
图1 集群式供应链与技术创新
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产业集群中沿着每个单链的上下游企业,基于战略合作基础上的技术创新;②单链与单链之间的链际间,基于无合作的、自发性的技术创新[12,13].这两种形式的技术创新的特点如表1所示.
单链内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是集群企业在纵向一体化合作中,为了强化上游研发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需要将下游营销企业反馈的市场信息及时和准确地传达给上游研发企业,保证研发企业技术研发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降低研发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度;另一方面,上游研发企业为了保证研发技术成功移植到产品中去,也需要中游生产制造企业和下游营销企业的参与,让中游生产制造企业并行参与到技术创新中技术产业化的工艺设计,让下游营销企业启动体验营销策略,激发市场需求,来缩短研发技术推向市场的时间.
集群式供应链中单链与单链的链际间无横向合作的、自发性技术创新,源于这些单链位于临近的集群地域中,而且产业相同、产品相似、生产人员频繁流动,促成了单链与单链间技术交互,从而引发技术创新的灵感,所以这种技术创新是不经意的,但确实存在于集群式供应链系统中.
需要说明的是,集群式供应链链际间自发性的横向同阶的技术转移中,各单链都清楚意识到,一旦技术转移给同阶环节的竞争性对方,自身损失将难以避免,因而在集群式供应链中同一环节的企业都努力防范这种现象的发生,任何没有防范的一方都将面临被窃取信息和不公平利用的风险.这意味着这种自发性的集群式供应链中链际间同阶协同创新,难以实现基于单链上下游企业跨阶的创新效率.
2 集群式供应链横向合作下的技术创新模式
横向合作为规避集群式供应链同阶链际间的技术创新合作提供了新的途径.一般来说,基于知识属性的集群式供应链技术转移的难度和外部性是影响其转移方式的决定因素.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估价难度越大,越难通过市场定价机制发挥作用,它的外部性就越大,应尽量安排在组织内部来转移;而对于转移外部性小的技术则尽量用市场手段来实现.因此,集群式供应链链际间技术创新可通过横向合作的组织制度安排,在防范创新风险的同时,也实现了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技术创新.故基于单链与单链间的链际横向合作,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的互补、吸收、内化提供了通道.根据集群式供应链链际间横向合作的链节位置不同,将其横向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为三类:生产链节横向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production cooperation,PC)、研发链节横向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RDC)和营销链节横向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marketing cooperation,MC),如图2所示.
2.1 生产链节横向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PC)
生产链节横向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是集群式供应链中单链与单链的制造型企业进行横向合作的技术创新行为.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相对于其他的链节企业,集群地域往往聚集了较多的生产制造环节企业,专业化的分工使得生产制造环节的集群企业生产系统刚性很强,难以适应市场对多样化与个性化的产品需求驱动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发展趋势.为了强化集群内自身单链的制造产品品类增加,范围经济性扩展,集群式供应链中对于那些具有差异化产品和互补性技术的多单链,就诉求于集群式供应链的横向合作模式,通过生产制造环节战略合作互通有无,增强供应链生产技术的柔性和适应性,满足市场对制造环节差异化的需求.同时生产链节横向合作必然促使集群式供应链链际间生产管理模式的改变,生产环节的技术创新也在不同单链间交互,使得人员、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从单个刚性向整体柔性方向发展.
2.2 研发链节横向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RDC)
研发链节横向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是集群式供应链中单链与单链的研发企业进行横向合作的技术创新行为.集群是基于同一产业的企业聚集,不同单链所生产的产品在发展中很容易相互复制或抄袭,类似度高,而且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中,研发环节也是利润最丰厚的链节,研发的成功往往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但是集群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受资金和实力限制,其供应链的研发环节或缺失,或很弱小,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承担起投入大、风险高和周期长的技术创新开发.但是集群式供应链中不同单链中的研发企业横向合作和整合,将改变中小集群研发企业势单力薄的情况,通过合作形成通过共同的研发平台,实现由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转变,并通过技术共享为各自单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证.
图2 集群式供应链横向合作下的技术创新模式
Fig.2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s of cluster supply chains under horizontal cooperation
2.3 营销链节横向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MC)
营销链节横向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是集群式供应链中单链与单链的销售企业进行横向合作的技术创新行为.一般来说,大部分集群企业并不具备营销核心能力.集群式供应链中,位于下游的零售企业属于典型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行业,只有规模足够大,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渠道话语权”.因此,基于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营销,核心能力构筑、强化和获取是集群式供应链中各个单链进行销售链节横向合作行为的驱动力之一,也是集群式供应链上游研发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基石,没有营销企业和销售渠道的互动,技术创新最终难以实现.如果各单链依赖自身力量积累来构筑品牌、商誉和市场营销渠道,提高顾客管理水平,其过程将相当漫长,投入也将非常巨大,但通过资源的互补,即集群单链通过横向合作形成商业网,把另一单链中有良好店址的零售企业以及相应网络作为主要合作对象,可以快速取得网点优势.
在三种横向合作模式中,研发链节的横向合作在现实中最为普遍,发生频率高,但由于竞争性和排他性强,合作成功较少,难度大.一旦成功,其影响和效果则远远大于营销链节和生产链节的横向合作(见表2).
3 横向合作下技术创新演变传导路径
集群式供应链横向合作下的技术创新虽然有MC、RDC和PC三种模式,但是这三种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发展联系和潜在的演变传导路径,即RDC→MC→PC,如图3所示.
图3 横向合作下技术创新演变传导路径
Fig.3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volution pathway under horizontal cooperation
一般来说,基于RDC的技术创新模式是集群式供应链横向合作最频繁和最起始的横向合作.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大多产业集群都是围绕着附加值低、非核心的生产制造企业构成,并逐步形成了以生产制造企业为核心企业的多条单链式供应链.由于自身实力的制约,集群单链在早期往往由于缺少技术人员、技术基础薄弱等原因,导致研发能力有限,上游研发型企业缺失.但随着产业集群逐步发展升级及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迫使基于制造企业为核心的单链向外寻求相关技术支持.在中游制造企业发展带动下,产业集群下游相关配套企业也逐步完善,原来集群外合作的研发机构纷纷被吸引到集群中来,以更加便利地服务于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随着产业集群产业发展升级,这些研发机构演化分工成具有弹性专精的特点,以适应和满足不同的集群单链对技术的需求,形成了具有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多条平行单链式供应链,即集群式供应链或供应链集群.
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与竞争变革不断加剧、技术变化频率加快、技术和产品复杂性提高、R&D的高成本和高风险,以及下游企业对技术提出更高要求,集群中各个单链研发企业在此复杂环境下逐渐认识到,依靠自身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为下游制造企业提供市场所需的技术,唯有通过各个单链的研发企业间技术合作才能获得较大的技术创新空间.但单链间研发企业间的竞争关系与技术的专有性和核心性决定了企业间简单的合作将无法在技术创新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故基于集群式供应链研发机构的横向合作,将有效消除合作时因竞争性关系与技术的专有性和核心性等外部因素导致的技术转移困难等障碍,并且由于集群式供应链网络性结构使得合作企业技术呈网络状扩散,增加了企业间技术交流.另外,集群内企业还能通过与外部交流,发掘和利用外部技术.由此,集群式供应链要成功地通过合作实现基于技术创新的核心能力的构筑和培育,必须分析合作企业自身特征,以及技术创新载体—组织和个体的特征,保证合作后所获取的外部与内部资源能尽可能快地实现低成本匹配.
从上述基于RDC的技术创新模式的历程来看,其经历了集群外部研发企业介入、集群内研发企业形成、集群研发企业横向合作这三个阶段(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RDC的技术创新模式的历程
Fig.4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cess of RDC mode
基于RDC的技术创新,使集群式供应链整体科研实力得到增强,为集群式供应链MC的技术创新铺垫了基础.因为RDC模式使下游企业在上游研发企业支持和带动下,在生产、市场应变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上均得到提高,企业载于产品的技术研发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了竞争力.在早期,一般来说,集群各个单链下游销售企业销售渠道较狭小,往往不能适应上游研发和生产制造企业能力扩张的需要.虽然各个单链采取自行增加直营零售店、与下游零售企业合作等措施,但环境不确定及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集群单链销售环节缺乏相应信息技术支持和配送销售网络而无法及时把产品送递到分布较广的消费者手中并及时获取消费者需求信息,从而制约了上游制造企业和研发企业的发展.因此,通过集群不同单链下游销售渠道的横向合作,以期相互利用对方的销售渠道,在不增加销售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对同属于一类产品的集群式供应链各单链来说,能快速获得市场适应性和规模性,以此来推动技术创新的转化以及原创性技术的产生.
MC模式是“从传统依靠各个单链销售企业开发市场→联合其他单链销售企业协同合作拓展市场→相邻链间销售企业横向合作共享市场渠道”的转变过程,其中每一次转变都是依据市场变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各方面需求发展而成.基于MC的横向合作不仅壮大各单链销售实力,扩展了营销渠道,而且使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实现共享,有利于上游研发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合力推广(如图5所示).
图5 基于MC的技术创新模式的历程
Fig.5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cess of MC mode
研发和营销环节是供应链附加值高、战略核心环节,基于RDC和MC的横向合作正是集群式供应链加强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而基于PM的横向合作,也正是将集群式供应链中上下游附加值最高环节联系起来.集群单链上游开发出新技术扩散到中游制造企业,使制造企业产品技术、生产工艺得到提高和改善;下游销售企业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改进,把大量消费者反馈信息沿着信息流逆向传递给中游制造企业,使制造企业得以据之引导技术创新和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和扩大生产规模.位于研发和销售之间的制造企业依托集群式供应链网络性结构和竞合关系的优势在技术创新上实现连带发展.由于单个单链生产的刚性难以单独承担其联系上下游企业研发和市场需求的复杂变化,因此需要同处于一个区域中生产相似或同类产品的制造企业采取协作(包括横向合作)方式来实现技术创新在集群式供应链之间的相互利用,技术创新呈现双向流动,产生前向、后向和侧向的效应,即带动上下游企业以及相邻供应链上企业的技术创新.
总之,对于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域的集群,其演变传导路径存在着一定差异和组合,但其基本路径均包括在“RDC→MC→PC”的发展模式中.
4 案例分析:宁波海天和海太注塑机为例
浙江宁波生产注塑机的产业集群,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基地.该产业集群不仅拥有140余家优势明显、竞争力突出、在国内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塑机制造生产企业,如宁波企业“海天”、“海太”、“海明”、“海雄”、“海达”、“海强”、“海泰”等,以及“通用”、“永泰”等塑机企业,还吸引了世界知名塑机企业,如德国“德马格”、日本“住友重机”、韩国“宇进”、中国香港的“震雄”、“力劲”、中国台湾的“富强鑫”、“南嵘”等.与此同时,还包括了数量繁多的塑机零配件配套厂家,形成了规模庞大、影响广泛、区域性强、集聚特征明显的集群式供应链系统,其年销售总额75.69亿元,产量和销售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7.2%,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塑机之都”.
在众多塑机企业中,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和海太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太)是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纵观宁波海天和海太的技术创新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们组成的集群式供应链系统中,其技术发展经历了“RDC→MC→PC”这三种技术创新模式.下面以宁波海天和海太为案例,说明集群式供应链跨链间企业横向合作的技术创新发展过程(见图6).
图6 海天和海太基于集群式供应链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演变
Fig.6 Dynamic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Haitian & Haitian in cluster supply chains
第一阶段(RDC阶段):宁波海天塑机成立于1966年,当时缺乏必要的技术人才,其技术来源主要是通过向宁波以外的高校、科研院所购买获取,从北京化工大学、上海轻技集团研究所以及集群外国有企业获得技术支持,使产品技术开发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积累.1987年海天与这些位于宁波以外的科研机构开发出了750克注塑机,1992年开发出了我国最大的HTF2500注塑机,这时海天与国内其他企业同处于最先进水平.有了海天塑机的技术带动和市场拓展,宁波当地有许多注塑机生产企业也应运而生,包括宁波海太机械制造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借鉴了海天的技术获取经验和方法,同样与北京化工大学进行技术研发合作,借助外部研发实力,开发了HTL110-C螺杆和HTL68-B螺杆等注塑机,实现技术创新.在这个阶段,宁波海天和海太同时选择了集群外的北京化工大学进行研发合作,引进生产技术,使北京化工大学起到了一个技术综合平台的作用:一方面不断向集群内企业(海天和海太)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研发;另一方面,通过与两企业之间的实际技术开发和交流学习,北京化工大学间接促进了海天和海太之间技术创新知识的交互.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宁波注塑机产业集群逐步发展起来,涌现出许多塑机企业,并形成了本地集群式供应链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宁波在低端塑机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行业竞争激烈.与此同时,高端市场主要由跨国塑机企业牢牢占领,此时宁波集群内塑机企业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挑战.
面对这一急剧变化的市场形势,宁波海天和海太都开始整合各自供应链上游研发企业并加大投入.一方面,继续坚持合作研发和强化技术整合能力的战略;另一方面,企业在已积累的技术能力基础之上,进行创造性研究学习和独立研发,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即建立集群式供应链上游研发环节.在这一时期,海天和海太都分别在集群内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院所.海天在1998年成立“海天塑料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于2001年开发出国内第一家全电动注塑机,2002年开发出HTF3600亚洲最大的注塑机以及国内第一台双色注塑机,2004年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成立了“海天北化研究院”.而海太在2003年5月成立了“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分中心,同年12月,海太HTL10800注塑机被评为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海太”与北京化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建立了首家企业工程研究院——“海太工程研究院”,其生产的HTSC2500伺服节能、高效、敏捷型注塑机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到了这一阶段,海天和海太各自的供应链技术创新能力由外源性向内生性转变,企业技术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和提升.
宁波产业集群内企业在不断发展,全球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集群内供应链间的核心企业虽然存在着竞争关系,但是各个企业在复杂环境下也逐渐意识到依靠自身企业的研发技术能力已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唯有通过各个供应链上研发环节之间的技术合作(或者跨链的横向合作)才能获得较大的技术创新空间.因此,2006年由宁波市委政府牵头成立了“宁波研发园”,海天和海太于2007年先后正式签约并入驻宁波研发园,与相关企业一起进行技术研发活动.通过研发园这个共同的研发平台,对集群内企业的研发机构进行合理整合,实现供应链上游研发环节跨链间的横向合作,同年合作开发出为广州本田公司量身定制的汽车塑料饰件专用注塑机HTF3000X,结束了中日合资汽车企业高端注塑机均从日本进口的历史.这样的横向合作不但降低了集群内企业的研发创新成本,而且园内资源共享、信息畅通的良好创新环境,能够很好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阶段(MC阶段):宁波注塑机集群下游营销环节跨链的整合和拓展也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完善不断发展.在2003年成立的“宁波塑机网”(www.nbsj.net),通过该网络平台海天和海太向市场提供销售供求信息、产品名录、行业信息及相应的经贸服务,并能实时反馈产品、配套厂家的供货状况以及产业集群中的物流配送状况.同时“宁波在线”也积极介入其中,实现销售渠道的共享.
第三阶段(PC阶段):在对研发环节和营销环节进行横向合作的同时,海天和海太对中间制造环节也加强了基于两单链合作的应用,目前由国家科技部牵头、由四川省制造服务业信息化研究院对海天和海太所主导的两单链实施跨供应链的横向企业群的供应、销售、服务和物流的协同技术,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从分别支持两单链式供应链企业群的业务协同向支持集群式供应链企业群的业务协同跨越,促进海天和海太上下游供应链横向整合,对提升各自集群式供应链制造环节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5 结论与启示
在产业集群中,单纯的、分别基于纵向或横向合作的技术创新行为,条块化了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割裂了纵横两个维度技术创新的内在联系.而横向合作下的纵向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范式则整合纵横两维技术创新模式,为当前以政府主导的集群技术创新提供思路.
(1)这些源于产业集群内企业分工普遍发达,导致每个单元企业具有弹性专精的特点,为了对市场需求进行快速响应,这些只从事某个特定环节且专业程度很高的企业,不得不进行基于集群本地一体化的纵向供应链协作,以强化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集群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即使进行基于集群式供应链的整合,由于中小企业拥有的知识、资金和人力等资源有限,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层次受到较大程度制约,故此集群企业为了深化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层次,从原来单纯延长链节的纵向供应链一体化整合转向基于拓宽特定链节的横向合作,而集群内位于同一产业同一链节的诸多企业,为集群中小企业进行横向合作提供了实体基础和现实条件.
(2)集成和整合纵横两个维度技术创新有三种模式:生产链节横向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PC)、研发链节的横向合作技术创新模式(RDC)和营销链节的横向合作技术创新模式(MC).这三种模式之间有着内在的发展联系和基本的RDC演变传导路径,即RDC→MC→PC.每种模式下也有着自身的演变阶段,并且可能相互交织,平行发展.
(3)不同行业和区域下,横向合作下的纵向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模式可能存在差异,这将是以后研究和探讨的内容.
标签:注塑机论文; 供应链系统论文; 供应链物流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集群技术论文; 合作模式论文; 产品研发论文; 海天集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