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黄巷街道刘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046)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患者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社区接受护理的60位社区老年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主体,在取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本次的临床研究。以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各30人一组的治疗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均以接受骨折手术治疗,在术后,治疗组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护理,常规组则通过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之后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有效率,来对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患者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判断。结果:通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各项相关数据,治疗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平均为98.85分,总体恢复率达到了96.67%,共29人,而常规组满意度仅为69.98分,总体恢复率为76.67%,共23人。结论: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患者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满意度更高,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社区老年患者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应用效果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指患者的骨骼部分或者完全断裂,骨折部位多为一处,也存在多处骨折情况,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以及儿童居多。患者在骨折之后如果及时接受诊断治疗与护理康复,就有可能恢复正常的功能,但是也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后遗症。临床上治疗骨折的方法主要为进行骨折手术,在术后配合科学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健康教育是护理的一大重要环节,患者在术后的康复阶段,由于疼痛以及各种心理问题一般会产生抗拒功能锻炼的情况,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克服恐惧情绪,积极的配合功能锻炼和各项护理工作。本文主要对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患者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探究。具体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段时间内在我社区接受护理的60例社区老年骨折患者为案例。我院在取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允许下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已接受骨折手术治疗。其中在治疗组中,性别为男的有19例,性别为女的有11例,患者年龄最大为70岁,最小为61岁,对于治疗组采用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中性别为男的有18例。性别为女的有12例,患者年龄最大为69岁,最小为59岁,对于常规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意识清晰、精神良好,且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不大,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我社区对常规组主要采取常规护理办法。第一,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功能锻炼动作规范进行指导和示范,告知患者必须每天适当锻炼身体,并且按照指定的方法进行锻炼。第二,叮嘱患者健康饮食,多吃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多微量元素多的食物。第三,叮嘱患者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告知家属进行监督。
治疗组:治疗组患者主要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护理。第一,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解答患者的问题、排解患者心中的担忧,为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相关知识以及作用,使患者明白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护理,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增进医患感情;第二,在不同的时期给予患者不同的功能锻炼指导。
在骨折手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指导内容(接受骨折手术后的1-2周):第一,由于在早期,患者刚刚接受完骨折手术,因此患者的手术部位及其周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红肿现象,因此社区护理工作人员可指导患者每天在保证患肢关节不动的情况下进行患肢锻炼,主要作用是促进患肢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该锻炼每日进行15次左右,每次保持在20回即可;第二,了解患者的骨折部位及伤情,从而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加速患者病情的恢复。
在骨折手术后中期的功能锻炼指导内容(接受骨折手术后的3-6周):第一,在接受骨折手术的中期,患者的患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此时患处一般已经形成了骨痂,肿胀也逐渐褪去,骨骼情况区域稳定,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患肢关节进行运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进行的运动一定不能破坏骨折处的稳定性,而且运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磕伤碰伤。第二,指导患者进行连续被动活动以及屈髋运动,连续被动活动主要作用是促进患者韧带和肌腱的再次生长,加速患者软骨部位的愈合,方法为使用关节功能训练机使患者的患肢进行1到2小时左右的活动,每天最少4h,待到患者的患肢疼痛感消失即可终止此项活动;屈髋运动为在患者的床前固定绳子,使患者牵拉绳子直至上半身离床直至呈坐直状态,逐渐增加训练,每天进行3小时左右。
在骨折手术后后期的功能锻炼指导内容(接受骨折手术后的7-12周):在接受骨折手术后期,患者的骨折处基本上已经愈合,需要拆除固定患肢设备,因此需要进行全身性的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拄拐杖进行一定的负重活动,使患者的全身肌肉以及关节处得到一定的锻炼,该活动每天至少应该进行半小时,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可以逐渐增加负重的重量以及锻炼的时长。
1.3观察指标
护理的最终判定结果主要是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判定,恢复情况可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划分为显效、好转和无效,满意度则是根据我社区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判定,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在试验结束之后,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恢复数据进行再次检查,进行记录并且和试验开始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征询患者的治疗反馈,将其作为试验结果分析的重要一部分参考。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以χ2检验验证组间差异,以t检验验证组间差异;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具体情况见下表。
3.讨论
根据上述的数据以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健康教育对于社区老年骨折患者护理的指导意义良好,它大大提高了老年骨折患者的恢复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依从度,可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邓伟明, 陆广仁, 陈笑芳. 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患者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青岛医药卫生, 2015, 47(4).
[2] 潘贤民. 健康教育在社区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6):82-83.
[3] 郭维平. 健康教育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 2015, 5(9):272-273.
论文作者:吴文卫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5月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术后论文; 社区论文; 老年论文; 常规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5月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