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乡土性的认知与思考论文

对中国乡土性的认知与思考论文

对中国乡土性的认知与思考

邰义晴 刘京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6)

摘要: 《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老先生在早年编写的一本著作,这本书中有着他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深刻剖析,其中包括对“差序格局”和“文字下乡等见解更是创造了我国对社会结构分析的历里程碑。《乡土中国》不仅影响了我国社会研究界,更是传向海外,不断被重译和重编,在世界上被广泛认可和学习。下面我将根据我的阅读,谈谈我对乡土中国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中国;乡土性;社会

导论

费老先生提出了早在很多年亲就提出了他对教书的看法,在他看来,教师的任务并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给学生,学生们大可自己去书本上学习,而是要主动地引导学生向未知的领域进军,哪派结果不一定能使学生们获得准确可靠的知识,也该这样去做。费先生的教学理念令我觉得受益匪浅,作为学生,我们的确应该主动去攻克那些未知的问题和课题,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自己研究和发现的往往比被动听老师讲来的更为令人印象深刻,主动地学习正是我们通往进步的桥梁。在我看来,费先生所描绘的也并非是我国社会的具体写照,而是包含在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体系,它和其他的体系共同对中国社会产生着作用。

1 熟人社会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说到乡土,我们的的确确总说乡下人土气,可我们的民族是确实和土分不开的。我们民族的人不管到了哪里还是离不开勤勤恳恳地耕地,直到现在,离开故土的人也要带上一小捧家乡的泥土,避免水土不服,“土地神”在中国的乡下也是备受敬仰的神明。对于一个把土奉为神明的民族来说,我们是注定与土紧紧相连。而与土地的不可分割造成了我国乡村居民世代定居一地的现象,不仅如此,中国农民还形成了聚村而居的现象,为了更好的耕种、合作和保卫他们的土地。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这些农民的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积攒起来,就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相当大的村落。而这种聚村而居的现象使得一个村落的农民们彼此熟知,世代为邻,构建了一个熟人社会,而另一方面来说,村落与村落之间的往来确少之又少,彼此成为了孤立的社会圈子。正是因为这种熟人社会,使这些彼此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们彼此产生了一种不假思索的可靠性。对于现在社会中的我们来说,人与人之间并不熟知,因此我们要制定协议、设立法律,我们要在进行贸易前把一切事项讲个清楚,而乡村社会中的人们则不需要。他们早已对彼此再熟悉不过了,甚至连彼此家中的成员和祖辈都了如指掌,因此对他们来说,法律也就成了没必要的所在。

城里人总说乡下人“愚”,而在费先生看来,“愚”并非是大家所认为的,智力不及别人,而是知识不及别人。对于城里人来说,乡下人不识字就是文盲,就是“愚”的表现,而对于乡下人来说,城里人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也是“愚”的表现。而文字这种间接表达感情的工具对于熟人社会中的乡下人来说确实没有太大的必要,在他们的村落中,一切交流和表达都可以通过面对面的直接表达实现。对于熟人来说,我们往往会直接用声音进行表达,甚至是使用一些彼此之间才能领会的“特殊语言”。由此看来,我们说乡下人不识字是“愚”的也变得有些牵强,他们并非智力不如城里人,而是社会本质使然。所以在广泛推进“文字下乡”之前,我们也要重新思考一下“文字下乡”对乡土社会下的农民来说意义是否还是那般重大。在这个话题上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早已不是乡土社会,对于我们来说,别说有着一整个村落的熟人圈了,包括我在内的年轻人们甚至连隔壁住了多年的邻居姓甚名谁,长什么样子都一无所知。如果以乡土社会下,村落中邻里间对彼此和彼此的家庭的了解程度作为熟人社会的基准的话,那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我们的同学和朋友间也远未达到这种熟悉和了解的程度,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甚至是对亲人和父母也会开始有所隐瞒。这样开来,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我们所谓的熟人圈也必须需要微信、QQ、邮箱等社交软件的维系。

2 乡土型社会的影响

乡下人世代不移的结果就是,人们不光在熟人社会中成长,还要在熟悉的土地上成长,而这个地方也是他们的祖辈生长的地方,因此他们无需不断地积累经验,而只需要将祖辈们的经验一代又一代保存传递下来即可。定型的生活使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于这样的生活来说,其他额外的学习和记忆都成了多余的。桃花源记中人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正是这种定型生活的写照吧。对于这样的人们来说,人生中所能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询问上一辈人得到答案,因为他们做的都是同样的事情,经历的也是同样的人生。在这样的情境下,文字的确成了没有必要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陌生,陌生的人际关系,陌生的工作学习环境,我们不得不不断拓展知识,不断搜集资料,才能找到应对的方法和答案,因为没有哪两个人的人生和经历会是完全相同的。这使我想到了我们现在总说的主流人生,即使已经与乡土社会完全不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与众不同的,可还是形成了主流人生现象。我们的父母和长辈从小为我们报名各种英语和奥数学习班,因为其他学习了这些的孩子获得了成就,长大后我们时刻被教育要好好学习考上重点中学,这样才能上重点大学,这样毕业才能成为一名有着“铁饭碗”的公务员。我不知道有多少青年人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又有多少人最终真的走上了这条主流人生的道路。我们并非乡土社会中世代耕作的农民,我们的社会中有着太多的选择和挑战,我们的成长环境与他人截然不同,这塑造了与他人截然不同的我们,而经历和成长环境和社会圈子完全不同的我们又为何一定要走上同样的道路呢,似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与还存有着乡土社会理念的长辈们似乎产生了深深的鸿沟。

甚至于中国和朝鲜地图中非洲大陆为什么朝南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图形学或艺术史方面的解释。把非洲南端表现为朝东,是同时期伊斯兰地图的普遍做法;上述二图把非洲大陆表现为朝南,确乎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22]

书中提到,乡下人最大的毛病是“私”,可其实这是城里人和乡下人的通病。村落里的人们都是“各扫门前雪”,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这里所谓的“私”的问题是个群己、人我的界限怎么样划分的问题。我们每个人的社会圈子都是以自己为中心辐射开的社交网络,自己永远是圈子的中心。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许许多多这样以个人为中心的网络所构成的。可我们国家的法律和法规都是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文章中提到许多平日里破口大骂贪污的人,而当自己的父亲贪污的时候非但不骂还种种帮助其隐讳和逃避。我觉得这一点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通病,我们其实都是戴着有色眼镜的人,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言。对于我们的亲人和朋友,我们的内心中喜爱他们,重视他们,因此我们往往会选择看他们好的一面,无条件的信任他们。而对待内心中不喜欢的人,我们就会总去看他不好的一面,越看越不顺眼。当我们的朋友或亲人和爱人和他人发生冲突或矛盾时,我们会下意识的站在他们这一边,当他们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比起指责和说教,我们更倾向于安慰和相信他们以后会转好,这其实就是我们的私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在家庭的关系上,中国乡土社会和西洋社会也有着诸多不同。在西洋社会中,家庭是以夫妇为主轴的,夫妇的子女在成年后便要离开家庭独自生活了。而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确是以父与子,婆与媳为主轴的。在中国,夫妻双方依然对彼此保持一定的尊敬和距离,这也是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夫妇的关系会逐渐走向淡漠。男子清早出门劳作,女子在家中完成家务,照顾孩子,彼此合作共同经营着家庭,对于男子来说,比起回家,他们更乐于去街头巷尾下下棋,喝喝茶,从中获得乐趣,回到家中,还是相敬如宾的面对妻子。在中国,这种类似于西洋的亲密关系往往是在同龄和同性的人们之间,人们把除了生育之外的功能拉入了社群当中。在两性上,中国人往往更加矜持和有所保留,并不像西洋人那般开放,在我看来这其实也与不同国家的语境相关。中国是典型的高语境国家,人们在表达上往往是含蓄的委婉的,而西方国家大多是低语境国家,人们更倾向于直来直往,有一说一。在我几次出国旅游经验来看,在西方国家,恋人们开放热情,举止亲密,在日常交流中也要深情注视着对方,并时不时的亲吻对方的脸颊,“我爱你”三个字也是再平常不过的日常表白。而在我们国家,夫妻间很少会在公共场合举止亲昵,甚至要刻意保持一定距离,更是很少会向对方说出类似于“我爱你”这样直接的表白。

“长子情怀”是辽宁人民一直秉持信守的精神品质,是辽宁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化传统的凝结 [2],体现着辽宁人民重德尚义、坚忍担当、开放包容、乐观豁达的品格和胸怀。

3 结语

《乡土中国》中其实还有很多令我有感悟和启发的内容,费先生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我们在研究一个地区社会问题的时候,不应该仅仅至着眼于这个地区,而是更深的去挖掘居住在这里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甚至将这个地区的现象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现在我们并不生活在乡土社会,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圈子与乡土社会中的一部分截然不同,但我们的骨子里还是随处可见乡土民族的影子和特征。费先生让我看到了更加真实和易懂的中国社会结构,也让我在他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他对于社会学研究的态度和热忱。全世界已经没有人还停留在划地自守的时代里,我们该做的是了解自己的同时看清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让自己充分的了解新人文思想。除此之外,回顾费先生的研究历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他在这本著作中的观点也正是他亲自走下乡间生活和调查的结果,这也正是我们应该在学习上所保有的精神和态度。

参考文献

[1] 感悟《乡土中国》——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100周年[J].束锦.广西民族研究.2011(01)

[2] 费孝通与《乡土中国》[J].王铭铭,杨清媚.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4)

[3] 费孝通《乡土中国》内蕴及价值的再探讨[J].刘博.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中图分类号: G51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8(C)-0046-02

作者简介:

刘京伊(1997.01-),女,北京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广告学

邰义晴(1997.12—),女,北京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广告学

标签:;  ;  ;  ;  

对中国乡土性的认知与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