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独特的产品形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特论文,形象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今市场上的保健饮料名目繁多,举不胜举,其中有些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消费偏好,对后进入者造成不小的进入障碍。作为一个新开发的保健饮料品种,生产厂家的名气还不是很大,要想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就要拿得出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树立与众不同的产品形象,这个“东西”和“形象”就是产品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支柱。
“银杏叶片中含有治疗人类心脑血管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银杏内脂、白果内脂等药用成份;银杏萃取物能清除人体自由基,银杏还具有护肤、美容等诸多功效。”以上是新保健饮料可以仰仗的一些优势,但这些优势能否转化成胜势,还有待进一步的细致工作。
首先,这些优势能否在一罐保健饮料中体现。这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技术,第二是一定的有说服力的数据资料,如临床辅助治疗情况等。第二个条件看似多余,实际上却决定着消费者是否相信厂家的说辞,这要求产品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东西,不具备的东西宁可不提。很多企业就是因为夸大其词,胡说乱侃而痛失阵地。如果长生宝集团想长期作战的话,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给人一种包治百病的感觉。中国的保健类产品消费者已趋向成熟,能否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对产品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假如这些优点无法在一罐饮料中体现的话,就可以考虑进行产品细分,搞一个系列,制作各种产品,投向不同的目标市场。例如,强调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为一类;强调消除自由基用于一般保健类的为一类;突出美容的再开发一种(不一定要饮用,也可以外用或制成沐浴露之类的东西,但要有一定的相关开发能力)。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可以初步对这种新产品进行两种定位。一种是作为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饮料,目标市场为50岁以上的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出生在建国以前或建国初期,在生活安定、事业有成之后开始对“保健”、“长寿”感兴趣,一般来说不喜欢易拉罐式的包装,偏好瓶装或小桶装的式样,一次倒半杯,慢慢品尝。银杏与大熊猫同有“活化石”之称的古老树种,其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非常长,有“长寿”的形象,这一点在作形象广告时可以予以强调,同时银杏又称“公孙树”,即儿时栽种银杏,至花甲之年才长成结果,这中间可以挖掘“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和“祖孙亲情系一树”的意境,因此作为晚辈孝敬老人的礼物,寓意独特又合情合理,产品可以借题发挥,营造氛围。
另一种定位是作为消渴、补充营养、清除身体内自由基的功能饮料,适合运动或脑力劳动后饮用,目标市场为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中青年,这部分消费者对“自由基”之类的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喜欢那种具有浪漫的、充满活力的产品形象的产品,爱好运动,产品可以采用易拉罐形式,同时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赞助某项体育运动,扩大在目标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上对产品的定位实际上还停留在“有形产品”这个层次上,这是不够的,有形产品只是消费者借以满足某种欲望或需求的物质载体,因此需要进一步从中提炼出消费者真正想要的东西,即“核心产品”的概念。不管是上文的哪一种定位,其实都可以提炼出“健康”和“希望”这两个核心的东西,这才是消费者真正想要的东西。但光有这两点还不够,因为这与别的同类产品的区分度不高,要想有所突出,必须要提高立意。在本案例中由于银杏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历史悠久,可以挖掘出“文化内涵”,而中国人是很重视文化的,将这一点与“健康”和“希望”相结合,就能形成自己的卖点。因此,策划时在突出“健康”和“希望”的同时要注重体现文化背景,注意目标市场的欣赏口味。在设计形象广告时,可以采用春夏秋冬四季银杏林的不同景象加入人物的活动加以表现,传递一种“四季更迭,生命永存”的信息。之所以这么考虑,是因为本产品的卖点不是能治什么病或能消除什么有害物,而是在于通过银杏这种特殊的植物传递“长久、活力、健康”的意思,卖的是“健康”和“希望”这两样东西。这两样东西才是消费者所真正想得到的,抓住这两点做文章,新产品投放可望成功。
标签:银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