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最近几年中,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速度随之不断上升,相应的,电网规模也在不断变大。变电站是电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变电站一定要稳定、可靠、安全,电网运行能否保持正常,深受变电站的影响。随之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是重要发展趋势,这对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
1.智能变电站技术及继电保护技术相关概述
1.1智能变电站概述
一般而言,所谓智能变电站技术,就是指一种通过对自动化技术、数字化技术进行利用后,以能够高效采集、传输变电站信息的技术。在我国电网建设发展过程中,智能变电站技术是一大重要发展趋势,通过利用智能变电站技术,能够有效实现信息网络化、运行自动化、设备智能化、协议统一化。通过对智能变电站技术进行充分利用,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造价,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变电站电磁互感器的有关问题,电力技术实现了新的发展。通过大量深入研究后发现,智能变电站共包括3大层面,即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只有将以上3个层面构建出对应的数据连接通道,才能够促使数据同步的实现。变电站中的过程层,是保证数据稳定的关键因素。
1.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概述
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主要凭借继电保护技术中的软硬件条件,才能够有效采集、传输、处理数据。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关键,就是数字核心部件。实际上,数字核心部件就像是一台小型计算机,可以高效控制、处理多个变电站继电保护空间。另外,在继电保护装置中,模拟量输入接口控件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件,通过利用模拟量输入接口控件,能够有效互相连接以信息采集为重要条件的外部控件和计算机。
2.智能变电站技术对继电保护产生的影响
和传统变电站比较,智能变电站技术对继电保护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即:
第一,传统二次电缆硬连接被二次信息网络传输所取代,将继电保护数据的传输方式予以改变,设备的信息共享在二次信息的网络传输作用下得以实现,能够更加方便促使跨间隔保护的实现,可以促使继电保护的跨电站、跨间隔的实现。
第二,继电保护源数据的性质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即从电磁式互感器发展变成电子式互感器。在这种发展背景下,需要相应改善和调整电磁互感器传变特性设计的整定原则和算法,需要重新评估电子式互感器采样就地数字化可能引发的一些问题,如延迟、数据同步等问题。
第三,继电保护数据的利用方式和处理方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智能变电站中,通过使用IEC 61850,使得设备之间的互通互联、互操作、互换得以实现,进而有助于二次信息、IED设备的分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分析
3.1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在在智能变电站中,变压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有效保护有关元件。在安装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装置时,安装模式是比较合适的运行模式,通过利用这种模式,可以是继电保护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变压器继电保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其核心是非电量保护,所以一个直接连接电缆和电量保护。另外,还需要直接连接继电保护装置。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只要变压器遭受危险因素的影响,则便会出现非电量保护模块自动跳闸现象,因此必须要对以上现象进行有效避免,同时确保变压器的运行处于正常稳定状态,保证继电线路的安全性。
3.2过流电的限定保护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智能变电站中的电流过载,则电力系统外部非常容易发生短路现象,进而导致电力系统外部出现故障问题、线路出现跳闸现象等。因此,在电力系统智能变电站中,为对电路进行有效保护,需要使用过流电限定方法。只要出现超负荷电流现象,必须要向变电站及时发送预警信息,在接收到信号以后,智能系统便会自动进行自我保护,进而能够对继电保护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有效保证。
3.3线路继电保护技术
针对智能变电站线路安全的维护、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线路继电保护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线路继电保护过程中,应选用实施监控模式,以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随时掌握和了解,针对其发生的故障问题,监控系统能够对其进行及时发现,同时及时发出警报信息,继电保护技术人员可以合理处理故障问题,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另外,还可以根据当前的具体,在智能变电站中安装测控装置,全面检测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同时向网络体系及时传输测控获取到的有关数据,继电保护能够科学分析接收到的所有数据,根据获取的结构,将具有针对性的命令下达给智能变电站,以确保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4.小结
随着我国智能变电站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关于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方面,我国对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包括安全性、灵敏性、可靠性等,同时常规性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法变得越来越完善。在电网建设中,电力系统中的智能变电站是重要核心,必须要深入研究继电保护,包括架构系统、新原理、组织模式等,以促使智能变电站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保证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确保继电保护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军,丁书国,冯卫霞.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分析[J]. 低碳世界.2016(28)
[2]陈琳.智能变电站技术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 科技与企业.2015(22)
[3]蓝应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管窥[J]. 山东工业技术.2015(11)
[4]高伟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缺陷的分析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2)
论文作者:李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变电站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互感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